【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也迅速展开,房屋的拆除产生大量的废弃混凝土。由 于对再生混凝土再利用的研究甚少,技术不够成熟,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 单位个人对废弃混凝土再利用的意识不强。现在废弃混凝土的传统处理方法主要有一是 运往郊外掩埋,占用和侵吞大量农业耕地;二是运往河道倾倒,影响汛期行洪,由此引发的 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另外,清运废弃混凝土还要支付一定的运输费用,占用耕地也要支付垃 圾处理费用。此外,大量的待建建筑使得混凝土的需求量增大,又造成世界范围内天然资源 的匮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应用,从而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 响。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一种再生混凝土,其原料按重量配合比如下P 032. 5水泥水细度模数为2. 3-3.0的中砂 再生粗骨料粒径为5mm-30mm的天然粗骨料10. 571. 42-1. 91. 82-3. 6 0-1. 21。所述的再生粗骨料为收集废弃混凝土块,利用压力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配合比如下: P.O↓[3]2.5水泥 1 水 0.57 细度模数为2.3-3.0的中砂 1.42-1.9 再生粗骨料 1.82-3.6 粒径为5mm-30mm的天然粗骨料 0-1.21。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配合比如下P·O32.5水泥 1水 0.57细度模数为2.3-3.0的中砂 1.42-1.9再生粗骨料 1.82-3.6粒径为5mm-30mm的天然粗骨料 0-1.2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粗骨料为收集废 弃混凝土块,利用压力机将其破碎,人工进行敲打、分筛,得到粒径为5mm-30mm的废弃混凝 土碎石作为再生粗骨料。3. —种再生混凝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作道路基层的混凝土时步骤如下1) 再生混凝土重量配合比P 032. 5水泥l,水0. 57,细度模数为2. 3_3. 0的中砂1. 71_1. 9,制成水泥砂浆,水泥 砂浆再加再生粗骨料3. 28-3. 6,制成再生混凝土 ;2) 在灰土垫层顶面用再生混凝土作基层,所贴灰饼的双向间距为2. Om ;3) 泵送再生混凝土之前,先将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中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 的,然后给拌料斗加入水泥砂浆润滑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萍,厉国栋,张文浩,杨冰,冯凯,张梁,王秀秀,黄敏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