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360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6
按照本公开的一方式的连接器具备连接器壳体(33)、在第1位置(P1)和第2位置的范围内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3)能沿着第1轴线(X)相对移动的杆(34)、以及与杆(34)驱动连结并伴随杆(34)的相对移动而转动的臂(35)。连接器壳体(33)具有狭缝(33b),构成为随着杆(34)从第1位置(P1)向第2位置移动而向与对方侧壳体(23)的嵌合状态接近。臂(35)具有在杆(34)配置于第1位置(P1)的状态下嵌入到狭缝(33b)的卡止突起(51),杆(34)具有按压臂(35)的弹性片(52)。卡止突起(51)被与连接器壳体(33)的嵌合初期状态的对方侧壳体(23)的推出部(26)从狭缝(33b)推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1、以往,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车辆具备高压电池、逆变器等车载机器。车载机器彼此经由线束及连接器组件连接。连接器组件具备对方侧连接器和相对于该对方侧连接器通过向沿着第1轴线的第1方向相对移动而能连接的连接器。对方侧连接器具备对方侧端子和对方侧壳体。连接器具备能与对方侧端子电连接的端子和能与对方侧壳体嵌合的连接器壳体。并且,作为这样的连接器,例如有具备相对于连接器壳体能转动的臂,并通过臂辅助与对方侧壳体的嵌合动作的结构的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连接器具备一对臂。一对臂具有在连接器壳体与对方侧壳体嵌合前的状态下,通过臂自身的弹性而相互卡合的卡止部。一对臂通过相互的卡止部卡合而在初期位置上临时卡止。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682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2、但是,在上述那样的连接器中,虽然臂在初期位置上通过卡止部临时卡止,但是通过臂自身的弹性来卡合的卡止部的卡合力较弱,因此,例如有可能因搬运时的振动等的外力而简单地解除临时卡止。此外,臂在连接器壳体与对方侧壳体嵌合前的状态下从初期位置移动,例如成为发生连接器壳体不能与对方侧壳体嵌合的不良情况的原因。

3、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使连接器壳体与对方侧壳体稳定地正常嵌合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5、本公开的连接器相对于具备对方侧端子和对方侧壳体的对方侧连接器,通过向沿着第1轴线的第1方向相对移动而能连接,所述连接器具备:端子,能与所述对方侧端子连接;连接器壳体,收纳所述端子,能与所述对方侧壳体嵌合;杆,装配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并且能在第1位置和从所述第1位置向所述第1方向离开的第2位置的范围内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壳体沿着所述第1轴线相对移动;以及臂,与所述杆驱动连结,伴随所述杆的相对移动而向与所述杆的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运动,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沿着所述第1轴线延伸的狭缝,并构成为随着所述杆从所述第1位置向所述第2位置移动而向与所述对方侧壳体的嵌合状态接近,所述臂具有卡止突起,所述卡止突起在所述杆配置于所述第1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嵌入到所述狭缝而能限制所述臂的动作,所述杆具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向所述卡止突起嵌入到所述狭缝的方向按压所述臂,所述卡止突起被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嵌合初期状态的所述对方侧壳体的推出部从所述狭缝推出。

6、本公开的连接器组件具备上述连接器和所述对方侧连接器。

7、专利技术效果

8、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能使连接器壳体与对方侧壳体稳定地正常嵌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相对于具备对方侧端子和对方侧壳体的对方侧连接器,通过向沿着第1轴线的第1方向相对移动而能连接,所述连接器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10.一种连接器组件,具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和所述对方侧连接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连接器,相对于具备对方侧端子和对方侧壳体的对方侧连接器,通过向沿着第1轴线的第1方向相对移动而能连接,所述连接器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科伦布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