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塑梁柱结构的可替换装配式半刚性抗震耗能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282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塑梁柱结构的可替换装配式半刚性抗震耗能节点,包括上铝塑梁、上铝塑柱、上节点、下铝塑梁、下铝塑柱和下节点组成,所述的上铝塑梁与上铝塑柱之间通过上节点螺栓连接,所述的下铝塑梁与下铝塑柱之间通过下节点螺栓连接,所述的下节点的下连接装置内置于下铝塑柱柱顶,与上铝塑柱柱底通过螺栓连接。优点:本技术所有构件、装置均具有统一尺寸,结构形式单一、装配工艺简单、工序不繁琐,结构具有较强的承载力与抗震性能,且耗能节点可替换,提高建筑使用寿命,且木塑为可回收材料,绿色环保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塑梁柱结构的可替换装配式半刚性抗震耗能节点


技术介绍

1、木塑复合材料(wood plastic composites,wpc)是一种主要由木材或纤维素为基础材料与塑料制成的复合材料,早在20世纪初就在欧洲被用热固性酚醛树脂与木粉复合制成,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既经济又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塑料作为基体材料,用木粉、锯屑、玉米秆、麦秆、稻秆、黄麻纤维、亚麻纤维等各种木质纤维材料进行增强复合后形成,具有耐候性好、比强度高、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木塑在制作时,通常以模压、挤出和注塑等方式成型,将废旧木质纤维素和废旧塑料再回收利用,代替了浪费土地资源,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气的传统填埋和焚烧的方法。

2、木塑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模板工程和园林景观工程等非承重构件的部分。木塑的拉伸强度为21.30mpa,压缩强度为34.72mpa,当环境温度升高到40℃时,木塑强度降低明显。并且木塑的蠕变性能较差,表现在当应力水平为极限荷载的60%时,木塑会在持荷20小时内发生破坏。

3、提出一种铝塑梁柱结构的可替换装配式半刚性抗震耗能节点,通过铝合金来提高木塑温度升高以后的力学性能,同时运用半刚性耗能节点提高铝塑结构的承载特性与抗震性能,并且在震后可以对耗能装置进行替换,提高建筑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塑梁柱结构的可替换装配式半刚性抗震耗能节点,具有应用范围广、轻质高强、绿色环保、较美观、防腐蚀、防潮、耐候性好等特点,同时运用半刚性耗能节点提高铝塑结构的承载特性与抗震性能,并且在震后可以对耗能装置进行替换,提高建筑使用寿命。

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铝塑梁柱结构的可替换装配式半刚性抗震耗能节点,包括上铝塑梁、上铝塑柱、上节点、下铝塑梁、下铝塑柱和下节点组成,所述的上铝塑梁是上铝合金方管和上空心木塑梁组成;所述的上铝塑柱是上空心铝柱和上空心木塑柱组成;所述的上节点是由上连接装置和上耗能装置组成;所述的下铝塑梁是下铝合金方管和下空心木塑梁组成;所述的下铝塑柱是下空心铝柱和下空心木塑柱组成;所述的下节点是由下连接装置和下耗能装置组成。

3、进一步的,所述的上铝塑梁,梁两端底部和顶部分别预留螺栓孔;上铝塑柱柱顶预留螺栓孔,与4个上铝塑梁之间通过上节点螺栓连接;上铝塑柱柱底预留螺栓孔,与下节点的下连接装置通过螺栓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的下铝塑梁,梁两端底部和顶部分别预留螺栓孔;下铝塑柱柱顶预留螺栓孔,与4个下铝塑梁之间通过下节点螺栓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的上连接装置是由上内置方管和4个开有螺栓孔的上连接板焊接而成,用于内置于上铝塑柱柱顶,与4个上铝塑梁梁端顶面通过螺栓连接;上耗能装置是由钢板弯折成“l”型上方形连接板和2个开有椭圆孔的上三角耗能板焊接而成,用于连接上铝塑柱柱顶侧面和1个上铝塑梁梁端底面,通过螺栓固定。

6、进一步的,所述的下连接装置是由下内置方管和4个开有螺栓孔的下连接板焊接而成,用于内置于下铝塑柱柱顶,与上铝塑柱柱底通过螺栓连接,与4个下铝塑梁梁端顶面通过螺栓连接;下耗能装置是由钢板弯折成“l”型下方形连接板和2个开有椭圆孔的下三角耗能板焊接而成,用于连接下铝塑柱柱顶侧面和1个下铝塑梁梁端底面,通过螺栓固定。

7、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铝塑梁柱结构的可替换装配式半刚性抗震耗能节点,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并且根据承受荷载的不同进而调整梁柱的厚度,提高材料的强度利用效率,且木塑为可回收材料,绿色环保无污染,具有较美观且防腐蚀、防潮、耐候性好等特点,同时运用半刚性耗能节点提高铝塑结构的承载特性与抗震性能,并且在震后可以对耗能装置进行替换,提高建筑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塑梁柱结构的可替换装配式半刚性抗震耗能节点,其特征是:包括上铝塑梁(1)、上铝塑柱(2)、上节点(3)、下铝塑梁(4)、下铝塑柱(5)和下节点(6),所述的上铝塑梁(1)是上铝合金方管(1-1)和上空心木塑梁(1-2)组成;所述的上铝塑柱(2)是上空心铝柱(2-1)和上空心木塑柱(2-2)组成;所述的上节点(3)是由上连接装置(3-1)和上耗能装置(3-2)组成;所述的下铝塑梁(4)是下铝合金方管(4-1)和下空心木塑梁(4-2)组成;所述的下铝塑柱(5)是下空心铝柱(5-1)和下空心木塑柱(5-2)组成;所述的下节点(6)是由下连接装置(6-1)和下耗能装置(6-2)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塑梁柱结构的可替换装配式半刚性抗震耗能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铝塑梁(1),梁两端底部和顶部分别预留螺栓孔;上铝塑柱(2)柱顶预留螺栓孔,与4个上铝塑梁(1)之间通过上节点(3)螺栓连接;上铝塑柱(2)柱底预留螺栓孔,与下节点(6)的下连接装置(6-1)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塑梁柱结构的可替换装配式半刚性抗震耗能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下铝塑梁(4),梁两端底部和顶部分别预留螺栓孔;下铝塑柱(5)柱顶预留螺栓孔,与4个下铝塑梁(4)之间通过下节点(6)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塑梁柱结构的可替换装配式半刚性抗震耗能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上连接装置(3-1)是由上内置方管(3-1-1)和4个开有螺栓孔的上连接板(3-1-2)焊接而成,用于内置于上铝塑柱(2)柱顶,与4个上铝塑梁(1)梁端顶面通过螺栓连接;上耗能装置(3-2)是由钢板弯折成“L”型上方形连接板(3-2-1)和2个开有椭圆孔的上三角耗能板(3-2-2)焊接而成,用于连接上铝塑柱(2)柱顶侧面和1个上铝塑梁(1)梁端底面,通过螺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塑梁柱结构的可替换装配式半刚性抗震耗能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下连接装置(6-1)是由下内置方管(6-1-1)和4个开有螺栓孔的下连接板(6-1-2)焊接而成,用于内置于下铝塑柱(5)柱顶,与上铝塑柱(2)柱底通过螺栓连接,与4个下铝塑梁(4)梁端顶面通过螺栓连接;下耗能装置(6-2)是由钢板弯折成“L”型下方形连接板(6-2-1)和2个开有椭圆孔的下三角耗能板(6-2-2)焊接而成,用于连接下铝塑柱(5)柱顶侧面和1个下铝塑梁(4)梁端底面,通过螺栓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塑梁柱结构的可替换装配式半刚性抗震耗能节点,其特征是:包括上铝塑梁(1)、上铝塑柱(2)、上节点(3)、下铝塑梁(4)、下铝塑柱(5)和下节点(6),所述的上铝塑梁(1)是上铝合金方管(1-1)和上空心木塑梁(1-2)组成;所述的上铝塑柱(2)是上空心铝柱(2-1)和上空心木塑柱(2-2)组成;所述的上节点(3)是由上连接装置(3-1)和上耗能装置(3-2)组成;所述的下铝塑梁(4)是下铝合金方管(4-1)和下空心木塑梁(4-2)组成;所述的下铝塑柱(5)是下空心铝柱(5-1)和下空心木塑柱(5-2)组成;所述的下节点(6)是由下连接装置(6-1)和下耗能装置(6-2)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塑梁柱结构的可替换装配式半刚性抗震耗能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铝塑梁(1),梁两端底部和顶部分别预留螺栓孔;上铝塑柱(2)柱顶预留螺栓孔,与4个上铝塑梁(1)之间通过上节点(3)螺栓连接;上铝塑柱(2)柱底预留螺栓孔,与下节点(6)的下连接装置(6-1)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塑梁柱结构的可替换装配式半刚性抗震耗能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下铝塑梁(4),梁两端底部和顶部分别预留螺栓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春胡亚风赵龙龙魏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