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223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属于RTP管连接接头技术领域,通过内部注塑热塑性树脂获得最终电热熔套筒管坯,待管件尺寸稳定后,将模压注塑后成型的管件夹装至布丝机进行管件内孔车削并铺布电阻铜线,纤维增强层内套叠有PE层管体,PE层管体的内圈缠绕分布有线圈,PE层管体的外部两端安装有电极接线柱,限位块上安装有观察口,电极接线柱与线圈相互接触,观察口为内陷结构,本申请解决了多次注塑成型带来的管件整体结合性差的问题,解决了普通PE管件不能应用到高压RTP管道的问题,解决了内嵌增强管件中,定位困难、工艺复杂、单个管件过重的问题,管件接头结构具有耐高压、耐腐蚀、密封性好不易泄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属于rtp管连接接头。


技术介绍

1、增强热塑性复合管(rtp,reinforcethermoplasticpipe)的连接方法主要有两种:金属扣压连接、热熔连接。金属扣压接头在长时间使用下容易产生腐蚀、泄露等问题,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多采用不锈钢、碳素钢等制造成本高,热熔接头分为热熔对接、电热熔两种,热熔对接工艺繁琐,对场地要求较高,同时需要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耐压性能差不能应用于高压管道领域,而电热熔接头,操作简单对场地要求较低,但是同样不能应用于高压环境。

2、如申请号为:cn104930292a公开的一种rtp管接头,包括由圆柱状的左接头和右接头组成的本体,其中,左接头的外端和右接头的外端分别与左管线和右管线相连,左接头的里端和右接头的里端分别为左右接头相互连接的连接端,左接头的里端直径比左接头的外端直径大,左接头的里端上设有外紧套,右接头的里端外表面有公螺纹,外紧套右端内侧有母螺纹,所述公螺纹与母螺纹相互咬合,外紧套的外表面和右接头的外表面呈四方形,右接头的外表面比对应的左接头的外端的外径大,满足了现有rtp管线连接的问题,具有连接强度高、密封性好的优点。

3、基于检索和分析得出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不足:

4、现有技术前布丝工艺中,管坯二次注塑工艺会造成管坯整体结合性差,工艺流程复杂,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后布丝工艺中,普通聚乙烯(pe)管件强度不高,不能应用在高压管道系统,后布丝内嵌钢骨架增强,高骨架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定位困难,且重量较高,后布丝内嵌预浸带增强管件,预浸带缠绕工艺复杂,注塑成型时也需面对定位困难的问题。

5、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对上述不足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机械手臂提取经裁剪、纤维铺层方向与厚度满足性能要求的两块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并将板材转移至红外加热站;通过红外加热对板材进行预热;完成预热后,通过机械手臂将板材迅速转移至成型模具中;闭模使两块合拢将两块热塑性复合板材热压,得到端口封闭的中空圆筒;通过内部注塑热塑性树脂获得最终电热熔套筒管坯;脱模冷却;待管件尺寸稳定后,将模压注塑后成型的管件夹装至布丝机进行管件内孔车削并铺布电阻铜线;手动安装电极接线柱,得到最终管件接头,本专利技术采用模压注塑一体成型制备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管件接头结构具有耐高压、耐腐蚀、密封性好不易泄露的优点;

2、pe层管体和纤维增强层可为接头外部壳体结构,纤维增强层内套叠有pe层管体,pe层管体的内圈缠绕分布有线圈,线圈的内圈安装有限位块,pe层管体的外部两端安装有电极接线柱,限位块上安装有观察口,电极接线柱与线圈相互接触,观察口为内陷结构,本申请解决了多次注塑成型带来的管件整体结合性差的问题,解决了普通pe管件不能应用到高压rtp管道的问题,解决了内嵌增强管件中,定位困难、工艺复杂、单个管件过重的问题,管件接头结构具有耐高压、耐腐蚀、密封性好不易泄露的优点。

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4、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包括pe层管体,其特征在于:pe层管体外侧嵌有纤维增强层,pe层管体内圈环绕式缠绕有线圈,pe层管体的内侧设有限位块,pe层管体的外圈两侧分别安装有电极接线柱,纤维增强层上两侧分别安装有观察口;

5、rtp管连接头还包括如下生产步骤:

6、第一步:机械手臂提取经裁剪、纤维铺层方向与厚度满足性能要求的两块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并将板材转移至红外加热站;

7、第二步:通过红外加热对板材进行预热;

8、第三步:完成预热后,通过机械手臂将板材迅速转移至成型模具中;

9、第四步:闭模使两块合拢将两块热塑性复合板材热压,得到端口封闭的中空圆筒;

10、第五步:通过内部注塑热塑性树脂获得最终电热熔套筒管坯;

11、第六步:脱模冷却;

12、第七步:待管件尺寸稳定后,将模压注塑后成型的管件夹装至布丝机进行管件内孔车削并铺布电阻铜线;

13、第八步:手动安装有电极接线柱,得到最终管件接头。

14、优选的、pe层管体上两端对立安装有与线圈连接的电极接线柱。

15、优选的、电极接线柱上对应安装有观察口。

16、优选的、pe层管体、纤维增强层和限位块为一体式结构。

17、优选的、线圈为内陷结构与电极接线柱配合使用。

18、优选的、电极接线柱一侧的观察口为内置内陷结构。

19、优选的、观察口一侧的限位块,通过注塑同时成型。

20、优选的、所述pe层管体、纤维增强层、线圈和限位块为一体成型结构。

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机械手臂提取经裁剪、纤维铺层方向与厚度满足性能要求的两块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并将板材转移至红外加热站;通过红外加热对板材进行预热;完成预热后,通过机械手臂将板材迅速转移至成型模具中;闭模使两块合拢将两块热塑性复合板材热压,得到端口封闭的中空圆筒;通过内部注塑热塑性树脂获得最终电热熔套筒管坯;脱模冷却;待管件尺寸稳定后,将模压注塑后成型的管件夹装至布丝机进行管件内孔车削并铺布电阻铜线;手动安装电极接线柱,得到最终管件接头,本专利技术采用模压注塑一体成型制备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管件接头结构具有耐高压、耐腐蚀、密封性好不易泄露的优点;

23、pe层管体和纤维增强层可为接头外部壳体结构,纤维增强层内套叠有pe层管体,pe层管体的内圈缠绕分布有线圈,线圈的内圈安装有限位块,pe层管体的外部两端安装有电极接线柱,限位块上安装有观察口,电极接线柱与线圈相互接触,观察口为内陷结构,本申请解决了多次注塑成型带来的管件整体结合性差的问题,解决了普通pe管件不能应用到高压rtp管道的问题,解决了内嵌增强管件中,定位困难、工艺复杂、单个管件过重的问题,管件接头结构具有耐高压、耐腐蚀、密封性好不易泄露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包括PE层管体(1),其特征在于:PE层管体(1)外侧嵌有纤维增强层(4),PE层管体(1)内圈环绕式缠绕有线圈(5),PE层管体(1)的内侧设有限位块(6),PE层管体(1)的外圈两侧分别安装有电极接线柱(2),纤维增强层(4)上两侧分别安装有观察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PE层管体(1)上两端对立安装有与线圈(5)连接的电极接线柱(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电极接线柱(2)上对应安装有观察口(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PE层管体(1)、纤维增强层(4)和限位块(6)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线圈(5)为内陷结构与电极接线柱(2)配合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电极接线柱(2)一侧的观察口(3)为内置内陷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观察口(3)一侧的限位块(6),通过注塑同时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PE层管体(1)、纤维增强层(4)、线圈(5)和限位块(6)为一体成型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包括pe层管体(1),其特征在于:pe层管体(1)外侧嵌有纤维增强层(4),pe层管体(1)内圈环绕式缠绕有线圈(5),pe层管体(1)的内侧设有限位块(6),pe层管体(1)的外圈两侧分别安装有电极接线柱(2),纤维增强层(4)上两侧分别安装有观察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pe层管体(1)上两端对立安装有与线圈(5)连接的电极接线柱(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电极接线柱(2)上对应安装有观察口(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rtp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涛李晓拓陈涛蒲颖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谦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