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大跨度高空悬挑施工操作台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821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大跨度高空悬挑施工操作台及安装方法,在第一钢柱、第二钢柱和第一钢梁围设形成的框架结构内设置有呈倾斜状的第一腹梁,以及在第一钢柱、第二钢柱和第二钢梁围设形成的框架结构内设置有呈倾斜状的第二腹梁,从而增强了框架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第一腹梁和第二腹梁关于第二钢梁对称设置,进一步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降低了高空作业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及施工工艺,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大跨度高空悬挑施工操作台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中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建筑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钢结构建筑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高层和大跨度建筑的首选结构形式。在大跨度建筑的建造中,利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制造大跨度的建筑,其施工难度较大,施工的成本也更高,并且难以保证建筑建成之后的美观性。相较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建筑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施工方便等优点,能够大大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并有效保证建筑的质量和美观性,因而当前国内的大跨度建筑一般都以钢结构作为主要骨架。

2、在传统的钢结构建筑施工中,通常采用高空散装施工法,需要预先在地面上搭设落地扣件式脚手架作为施工操作平台,施工时安装人员在平台上施工。这种施工方法需要占用大量的工作场地,增加了安全风险,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成本投入大,加长施工周期。

3、以上不足,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大跨度高空悬挑施工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大跨度高空悬挑施工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梁(15)和所述第二腹梁(16)均沿着框架结构的对角线设置,且所述第一腹梁(15)和所述第二腹梁(16)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钢柱(11)和所述第二钢柱(12)相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大跨度高空悬挑施工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梁(15)的下端包括第一抵接面以及与所述第一抵接面相垂直的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在所述第二钢梁(14)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在所述第二钢柱(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大跨度高空悬挑施工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大跨度高空悬挑施工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梁(15)和所述第二腹梁(16)均沿着框架结构的对角线设置,且所述第一腹梁(15)和所述第二腹梁(16)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钢柱(11)和所述第二钢柱(12)相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大跨度高空悬挑施工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梁(15)的下端包括第一抵接面以及与所述第一抵接面相垂直的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在所述第二钢梁(14)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在所述第二钢柱(12)的内侧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大跨度高空悬挑施工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腹梁(16)的上端包括第三抵接面以及与所述第三抵接面相垂直的第四抵接面,所述第三抵接面抵接在所述第二钢梁(14)的下端面上,所述第四抵接面抵接在所述第二钢柱(12)的内侧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大跨度高空悬挑施工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梁(15)和所述第二钢梁(14)之间的夹角为70°,所述第二腹梁(16)和所述第二钢梁(14)之间的夹角为7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大跨度高空悬挑施工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操作台(2)包括主体部(21)和连接部(2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英俊尹洪梅郑圣锋刘栋严富康李思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