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快拆装式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模块房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快拆装式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模块房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8163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5
一种快拆装式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模块房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分别制作纵墙板单元、横墙板单元和顶板。步骤二,将纵墙板单元和横墙板单元吊装至底板上,并对纵墙板单元和横墙板单元底部的自调平装置进行调平。步骤三,将相邻的纵墙板单元采用墙板连接结构进行连接。步骤四,将纵墙板与横墙板采用水平连接螺栓进行连接。步骤五,安装顶板:将顶板与纵墙板单元和横墙板单元分别进行连接,至此施工结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模块化用房无法同时达到房屋品质、保温节能效果、居住体验和防水性能受用寿命均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特别涉及一种快拆装式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模块房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的模块化用房有四种:板房、打包房、实体pc模块房、简易pc模块房以及轻钢模块房。其中,板房品质低、抗风差、节能效果差、基本不能周转使用;打包房的墙板由金属包覆岩棉墙板组成,居住体验差,易渗水、使用寿命一般是在3年左右,周转次数在1.5次,损耗较高;实体pc模块房虽然品质好,循环次数多,但太重,难以解决保温问题;简易pc模块房满足不了结构规范,属于一次结构成型,预埋预留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拆装式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模块房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传统的模块化用房无法同时达到房屋品质、保温节能效果、居住体验和防水性能受用寿命均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快拆装式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模块房屋结构,包括有顶板、横墙板和纵墙板;所述横墙板和纵墙板各设有两块,且两块横墙板和两块纵墙板呈矩形状布置在底板上;所述顶板设置在四块墙板的顶部;所述纵墙板包括有纵墙板单元和墙板连接结构;所述纵墙板单元为带肋墙板,包括有纵墙板主体、第一竖肋、纵肋和第一轻质填充板;所述纵肋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纵墙板主体的内侧面顶部和底部;在纵肋中沿纵向通长预埋有第一条形木方,在纵肋上沿纵向间隔设置有第一竖向螺纹孔;所述第一竖肋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纵肋的两端之间;在第一竖肋中沿竖向通长预埋有第二条形木方;所述第一竖肋上、靠近相邻纵墙板单元拼接缝一侧沿竖向通长设置有第一凹槽;两个纵墙板单元的第一凹槽共同围合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竖肋和纵肋中均设置有第一桁架钢筋骨架;所述墙板连接结构设置在第一空腔中,用以将相邻的纵墙板单元连接;该墙板连接结构包括有钢丝套索、锚环、插筋和对拉螺栓;所述钢丝套索有一组,沿竖向间隔布置在拼接缝一侧的第一凹槽中,且钢丝套索一端的套环位于对应侧的第一凹槽中,钢丝套索的另一端埋设在对应一侧的纵墙板单元中;所述锚环有一组,沿竖向间隔布置在拼接缝另一侧的第一凹槽中,且锚环一端的环形结构位于对应侧第一凹槽中,锚环的另一端与预埋在对应一侧纵墙板单元中的水平套管螺纹连接;所述锚环与钢丝套索错位布置;所述插筋竖向插设在钢丝套索的套环和锚环的环形结构中,将两侧的纵墙板单元连接;所述对拉螺栓有一组,沿竖向间隔拉结在两侧的纵墙板单元之间;在纵墙板单元的第一竖肋上、对应对拉螺栓的穿过位置处开设有纵向孔道;所述第一空腔中浇筑有混凝土;所述第一轻质填充板填充在第一竖肋与纵肋围成的矩形格中;在第一轻质填充板的外侧覆盖第一饰面板;

4、所述横墙板包括有横墙板单元;所述横墙板单元为带肋墙板,包括有横墙板主体、第二竖肋、横肋和第二轻质填充板;所述横肋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横墙板主体的内侧面顶部和底部;在横肋中沿横向通长预埋有第三条形木方,在横肋上沿横向间隔设置有第二竖向螺纹孔;所述第二竖肋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横肋的两端之间;在第二竖肋中沿竖向通长预埋有第四条形木方;在第二竖肋上沿竖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横向螺纹孔;所述第二竖肋和横肋中均设置有第二桁架钢筋骨架;所述第二轻质填充板填充在第二竖肋与横肋围成的矩形格中;在第二轻质填充板的外侧覆盖第二饰面板;

5、所述横墙板的第二竖肋与纵墙板最边部的第一竖肋对应设置,并且横墙板与纵墙板之间通过水平连接螺栓连接;在第二竖肋上、对应第一横向螺纹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横向螺纹孔;所述水平连接螺栓穿设在第一横向螺纹孔和第二横向螺纹孔中;

6、所述横墙板和纵墙板均通过自调平装置与底板连接;所述自调平装置包括有竖向套管、调节螺杆、托接块和紧固螺母;所述横墙板底部的横肋和纵墙板底部的纵肋上分别设置有穿孔;在穿孔的下部设置有嵌槽;所述竖向套管埋设在底板中、对应嵌槽的位置处,且在竖向套管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螺杆穿设在穿孔和竖向套管中,调节螺杆的下端与竖向套管螺纹连接;所述托接块固定套接在调节螺杆上,且位于嵌槽中;所述紧固螺母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杆上端超出穿孔的部位上,用以将对应的横肋或者纵肋固定;

7、在顶板的纵向侧面上通长设置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顶面为由槽口至槽内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条形槽的底面为由槽内至槽口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在条形槽的顶面上、沿纵向通长留设有滴水槽。

8、优选的,当横墙板单元至少设置两块时,所述第二竖肋上、靠近相邻横墙板单元拼接缝一侧沿竖向通长设置有第二凹槽;两个横墙板单元的第二凹槽共同围合成第二空腔;所述横墙板还包括有墙板连接结构,该墙板连接结构设置在第二空腔中,将相邻横墙板单元连接。

9、优选的,所述自调平装置在每块纵墙板单元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四个自调平装置布置在每块纵墙板单元的四个转角处;所述自调平装置在每块横墙板单元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四个自调平装置布置在每块横墙板单元的四个转角处;

10、优选的,所述顶板中、沿着四周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五条形木方;在顶板中、对应第一竖向螺纹孔和第二竖向螺纹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竖向螺纹孔;所述顶板通过竖向连接螺栓与横墙板和纵墙板连接;所述竖向连接螺栓对应穿设在第三竖向螺纹孔和第一竖向螺纹孔中以及第三竖向螺纹孔和第二竖向螺纹孔中。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桁架钢筋骨架包括有第一上弦钢筋和第一下弦钢筋;所述第一上弦钢筋有一根,沿第一桁架钢筋骨架的长轴向通长设置;所述第一下弦钢筋两根,分别布置在第一上弦钢筋的下方,且两根第一下弦钢筋与一根第一上弦钢筋呈三角形布置;在第一上弦钢筋与两根第一下弦钢筋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腹筋;所述第一腹筋呈波浪线形,通长连接在第一上弦钢筋与对应的第一下弦钢筋之间;所述第一腹筋的顶部与第一上弦钢筋之间焊接连接,第一腹筋的底部与第一上弦钢筋之间焊接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二桁架钢筋骨架包括有第二上弦钢筋和第二下弦钢筋;所述第二上弦钢筋有一根,沿第二桁架钢筋骨架的长轴向通长设置;所述第二下弦钢筋两根,分别布置在第二上弦钢筋的下方,且两根第二下弦钢筋与一根第二上弦钢筋呈三角形布置;在第二上弦钢筋与两根第二下弦钢筋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腹筋;所述第二腹筋呈波浪线形,通长连接在第二上弦钢筋与对应的第二下弦钢筋之间;所述第二腹筋的顶部与第二上弦钢筋之间焊接连接,第二腹筋的底部与第二上弦钢筋之间焊接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纵墙板主体的下部、位于底部的纵肋上方以及纵墙板主体的上部、位于顶部的纵肋上方均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一竖向螺纹孔对应设置;所述横墙板主体的下部、位于底部的横肋上方以及横墙板主体的上部、位于顶部的横肋下方均间隔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与第二竖向螺纹孔对应设置。

14、优选的,横向相邻的装配式模块房屋结构拼接连接时,在顶板的接缝中设置有防水结构;相邻顶板的接缝宽度为5mm~10mm;所述防水结构包括有卷材层、滴水条、密封棒和结构胶;相邻顶板上的条形槽共同围成通道;所述卷材层的横截面呈弧形,安装在通道中,并且卷材层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拆装式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模块房屋结构,包括有顶板(1)、横墙板(2)和纵墙板(3);所述横墙板(2)和纵墙板(3)各设有两块,且两块横墙板(2)和两块纵墙板(3)呈矩形状布置在底板(4)上;所述顶板(1)设置在四块墙板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墙板(3)包括有纵墙板单元(3.1)和墙板连接结构;所述纵墙板单元(3.1)为带肋墙板,包括有纵墙板主体(3.1.1)、第一竖肋(3.1.2)、纵肋(3.1.3)和第一轻质填充板(3.1.4);所述纵肋(3.1.3)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纵墙板主体(3.1.1)的内侧面顶部和底部;在纵肋(3.1.3)中沿纵向通长预埋有第一条形木方(3.1.5),在纵肋(3.1.3)上沿纵向间隔设置有第一竖向螺纹孔(6);所述第一竖肋(3.1.2)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纵肋(3.1.3)的两端之间;在第一竖肋(3.1.2)中沿竖向通长预埋有第二条形木方(3.1.6);所述第一竖肋(3.1.2)上、靠近相邻纵墙板单元(3.1)拼接缝一侧沿竖向通长设置有第一凹槽(5);两个纵墙板单元(3.1)的第一凹槽(5)共同围合成第一空腔(7);所述第一竖肋(3.1.2)和纵肋(3.1.3)中均设置有第一桁架钢筋骨架(3.1.7);所述墙板连接结构设置在第一空腔(7)中,用以将相邻的纵墙板单元(3.1)连接;该墙板连接结构包括有钢丝套索(3.2)、锚环(3.3)、插筋(3.4)和对拉螺栓(3.5);所述钢丝套索(3.2)有一组,沿竖向间隔布置在拼接缝一侧的第一凹槽(5)中,且钢丝套索(3.2)一端的套环位于对应侧的第一凹槽(5)中,钢丝套索(3.2)的另一端埋设在对应一侧的纵墙板单元(3.1)中;所述锚环(3.3)有一组,沿竖向间隔布置在拼接缝另一侧的第一凹槽(5)中,且锚环(3.3)一端的环形结构位于对应侧第一凹槽(5)中,锚环(3.3)的另一端与预埋在对应一侧纵墙板单元(3.1)中的水平套管(3.6)螺纹连接;所述锚环(3.3)与钢丝套索(3.2)错位布置;所述插筋(3.4)竖向插设在钢丝套索(3.2)的套环和锚环(3.3)的环形结构中,将两侧的纵墙板单元(3.1)连接;所述对拉螺栓(3.5)有一组,沿竖向间隔拉结在两侧的纵墙板单元(3.1)之间;在纵墙板单元(3.1)的第一竖肋(3.1.2)上、对应对拉螺栓(3.5)的穿过位置处开设有纵向孔道(8);所述第一空腔(7)中浇筑有混凝土;所述第一轻质填充板(3.1.4)填充在第一竖肋(3.1.2)与纵肋(3.1.3)围成的矩形格中;在第一轻质填充板(3.1.4)的外侧覆盖第一饰面板(3.1.8);

2.根据权利要求1快拆装式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模块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横墙板单元(2.1)至少设置两块时,所述第二竖肋(2.1.2)上、靠近相邻横墙板单元(2.1)拼接缝一侧沿竖向通长设置有第二凹槽(16);两个横墙板单元(2.1)的第二凹槽(16)共同围合成第二空腔(17);所述横墙板(2)还包括有墙板连接结构,该墙板连接结构设置在第二空腔(17)中,将相邻横墙板单元(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快拆装式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模块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调平装置(13)在每块纵墙板单元(3.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四个自调平装置(13)布置在每块纵墙板单元(3.1)的四个转角处;所述自调平装置(13)在每块横墙板单元(2.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四个自调平装置(13)布置在每块横墙板单元(2.1)的四个转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1快拆装式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模块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中、沿着四周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五条形木方(18);在顶板(1)中、对应第一竖向螺纹孔(6)和第二竖向螺纹孔(9)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竖向螺纹孔(21);所述顶板(1)通过竖向连接螺栓(20)与横墙板(2)和纵墙板(3)连接;所述竖向连接螺栓(20)对应穿设在第三竖向螺纹孔(21)和第一竖向螺纹孔(6)中以及第三竖向螺纹孔(21)和第二竖向螺纹孔(9)中。

5.根据权利要求1快拆装式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模块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桁架钢筋骨架(3.1.7)包括有第一上弦钢筋(3.1.7a)和第一下弦钢筋(3.1.7b);所述第一上弦钢筋(3.1.7a)有一根,沿第一桁架钢筋骨架(3.1.7)的长轴向通长设置;所述第一下弦钢筋(3.1.7b)两根,分别布置在第一上弦钢筋(3.1.7a)的下方,且两根第一下弦钢筋(3.1.7b)与一根第一上弦钢筋(3.1.7a)呈三角形布置;在第一上弦钢筋(3.1.7a)与两根第一下弦钢筋(3.1.7b)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腹筋(3.1.7c);所述第一腹筋(3.1.7c)呈波浪线形,通长连接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拆装式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模块房屋结构,包括有顶板(1)、横墙板(2)和纵墙板(3);所述横墙板(2)和纵墙板(3)各设有两块,且两块横墙板(2)和两块纵墙板(3)呈矩形状布置在底板(4)上;所述顶板(1)设置在四块墙板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墙板(3)包括有纵墙板单元(3.1)和墙板连接结构;所述纵墙板单元(3.1)为带肋墙板,包括有纵墙板主体(3.1.1)、第一竖肋(3.1.2)、纵肋(3.1.3)和第一轻质填充板(3.1.4);所述纵肋(3.1.3)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纵墙板主体(3.1.1)的内侧面顶部和底部;在纵肋(3.1.3)中沿纵向通长预埋有第一条形木方(3.1.5),在纵肋(3.1.3)上沿纵向间隔设置有第一竖向螺纹孔(6);所述第一竖肋(3.1.2)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纵肋(3.1.3)的两端之间;在第一竖肋(3.1.2)中沿竖向通长预埋有第二条形木方(3.1.6);所述第一竖肋(3.1.2)上、靠近相邻纵墙板单元(3.1)拼接缝一侧沿竖向通长设置有第一凹槽(5);两个纵墙板单元(3.1)的第一凹槽(5)共同围合成第一空腔(7);所述第一竖肋(3.1.2)和纵肋(3.1.3)中均设置有第一桁架钢筋骨架(3.1.7);所述墙板连接结构设置在第一空腔(7)中,用以将相邻的纵墙板单元(3.1)连接;该墙板连接结构包括有钢丝套索(3.2)、锚环(3.3)、插筋(3.4)和对拉螺栓(3.5);所述钢丝套索(3.2)有一组,沿竖向间隔布置在拼接缝一侧的第一凹槽(5)中,且钢丝套索(3.2)一端的套环位于对应侧的第一凹槽(5)中,钢丝套索(3.2)的另一端埋设在对应一侧的纵墙板单元(3.1)中;所述锚环(3.3)有一组,沿竖向间隔布置在拼接缝另一侧的第一凹槽(5)中,且锚环(3.3)一端的环形结构位于对应侧第一凹槽(5)中,锚环(3.3)的另一端与预埋在对应一侧纵墙板单元(3.1)中的水平套管(3.6)螺纹连接;所述锚环(3.3)与钢丝套索(3.2)错位布置;所述插筋(3.4)竖向插设在钢丝套索(3.2)的套环和锚环(3.3)的环形结构中,将两侧的纵墙板单元(3.1)连接;所述对拉螺栓(3.5)有一组,沿竖向间隔拉结在两侧的纵墙板单元(3.1)之间;在纵墙板单元(3.1)的第一竖肋(3.1.2)上、对应对拉螺栓(3.5)的穿过位置处开设有纵向孔道(8);所述第一空腔(7)中浇筑有混凝土;所述第一轻质填充板(3.1.4)填充在第一竖肋(3.1.2)与纵肋(3.1.3)围成的矩形格中;在第一轻质填充板(3.1.4)的外侧覆盖第一饰面板(3.1.8);

2.根据权利要求1快拆装式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模块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横墙板单元(2.1)至少设置两块时,所述第二竖肋(2.1.2)上、靠近相邻横墙板单元(2.1)拼接缝一侧沿竖向通长设置有第二凹槽(16);两个横墙板单元(2.1)的第二凹槽(16)共同围合成第二空腔(17);所述横墙板(2)还包括有墙板连接结构,该墙板连接结构设置在第二空腔(17)中,将相邻横墙板单元(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快拆装式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模块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调平装置(13)在每块纵墙板单元(3.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四个自调平装置(13)布置在每块纵墙板单元(3.1)的四个转角处;所述自调平装置(13)在每块横墙板单元(2.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四个自调平装置(13)布置在每块横墙板单元(2.1)的四个转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1快拆装式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模块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中、沿着四周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五条形木方(18);在顶板(1)中、对应第一竖向螺纹孔(6)和第二竖向螺纹孔(9)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竖向螺纹孔(21);所述顶板(1)通过竖向连接螺栓(20)与横墙板(2)和纵墙板(3)连接;所述竖向连接螺栓(20)对应穿设在第三竖向螺纹孔(21)和第一竖向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雄皮膺海吴轶强熊国辉蒋思朋周奇王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绿创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