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护栏折叠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婴儿床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护栏折叠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婴儿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190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栏折叠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婴儿床架,一种护栏折叠组件,包括:折叠连接头、上护栏、下护栏以及连接板;通过上护栏和下护栏以及折叠连接头的配合能够有效提高该护栏折叠组件张开状态下的承载能力;一种婴儿床架,包括:如上所述的护栏折叠组件,相邻两护栏折叠组件之间设置有直角连接头,四个直角连接头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相邻支撑杆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下座,另外两支撑杆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滚轮,四根连接杆中部设置有中座,中座与四根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通过中座中连接盘与限位盘的配合,在转动连接头张开后能够自动实现转动连接头的限位,避免转动连接头在张开后回缩,提高婴儿床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婴儿用具,特别涉及一种护栏折叠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婴儿床架


技术介绍

1、折叠式的婴儿床与传统的婴儿床相比,具有携带和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起来节约空间,但现在市面上的婴儿床的结构设计不够稳固,通常支架之间只是通过普通的铰接结构进行铰接,支架稳定性不佳,若有成人或孩童压到,可能会造成误夹伤的情形,故针对现有技术的安全性不足而设计一种新的婴儿床架。

2、申请号为:201721611352.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婴儿床架,其包括上部支架组件、下部支架组件以及连接在上部支架组件和下部支架组件之间的支撑组件,所述下部支架组件包括底架管、中座组件及下座,所述底架管呈对角线位置分布,并且每个底架管的内端均活动连接到底部中心的中座组件上,所述底架管的外端分别与四个下座铰接。

3、但是该婴儿床架上部铰接装置仅配合单根扶手管使得整体婴儿床架强度较低,并且铰接装置内部零件较多结构复杂,容易因为弹簧失真而造成卡死,且两侧扶手管转动时转动位置没有侧面的加强结构容易使得铰接装置发生折弯,影响床架的多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护栏折叠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婴儿床架,旨在解决现有的婴儿床架扶手护栏强度较低以及铰接部位不稳定容易弯折卡死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护栏折叠组件,包括:折叠连接头、上护栏、下护栏以及连接板,所述折叠连接头为开口向下的槽钢结构,折叠连接头上开设有贯穿前后两侧壁的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位于折叠连接头的中部,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以及第一滑槽在折叠连接头上对称分布,第一固定孔位于折叠连接头的左右两侧上部,第二固定孔位于折叠连接头的左右两侧下部,第一滑槽具有设定斜度并且朝向第二滑槽设置,第一滑槽的上部均开设有卡槽,折叠连接头的两侧下部对称开设有避让槽;

4、折叠连接头的前后侧壁之间的左右两端分别活动设置有上护栏和下护栏,上护栏上开设有沿管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以及第一配合孔,所述条形孔与第一固定孔通过铆钉配合,第一配合孔与第一滑槽和卡槽通过铆钉配合,下护栏上开设有第三配合孔和第四配合孔,第三配合孔与第二固定孔通过铆钉配合,下护栏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下护栏上的第四配合孔与连接板下部的第六配合孔通过铆钉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均位于折叠连接头的外侧并且位于折叠连接头同前侧或者同后侧的连接板交错设置,四个连接板的第七配合孔同心设置并且通过铆钉与第二滑槽配合。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槽的斜度为45度,第一滑槽上部的卡槽朝向第二滑槽。

6、进一步的,所述下护栏的第三配合孔和第四配合孔的两侧均设置有垫片。

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婴儿床架,包括:如上所述的护栏折叠组件,所述护栏折叠组件的数量为四组并且呈矩形分布,相邻两护栏折叠组件之间设置有直角连接头,护栏折叠组件中的上护栏开设有第二配合孔,下护栏开设有第五配合孔,上护栏上的第二配合孔与直角连接头通过螺栓转动连接,下护栏上的第五配合孔与直角连接头通过螺栓转动连接,四个直角连接头下部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相邻支撑杆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下座,另外两支撑杆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滚轮,两下座与两滚轮的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一根连接杆的一端,四根连接杆呈对角线分布且中部设置有中座,中座与四根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中座进一步包括:把手、连接盘、限位盘、转杆以及转动连接头;连接盘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转动孔,限位盘的中部开设有第二转动孔,所述转杆自下而上依次穿过第二转动孔和第一转动孔并延伸至连接盘上部,转杆位于连接盘上部的部分与把手转动连接,转动轴线垂直于转杆轴线,转杆的下部设置有凸块,凸块直径大于第二转动孔,连接盘的下部转动连接有四个转动连接头,转动连接头用于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盘下部设有插销孔,限位盘上的插销孔与转杆通过插销连接,所述限位盘用于避免张开后的转动连接头回缩。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盘的下部设置有四个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用于与转动连接头转动连接,连接盘的下部还开设有两限位槽;所述限位盘的上部设置有两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配合用于限制限位盘的转动角度。

10、进一步的,所述两限位槽内均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与限位块配合,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在转动连接头张开后将限位盘转动至设定位置,使得限位盘与相对的转动连接头抵接。

11、进一步的,四根连接杆分为两组相邻连接杆,每组相邻连接杆之间设置有两支杆,两支杆的相邻一端均与支腿转动连接,支杆的一端与相邻连接杆通过辅助连接头转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扭簧。

13、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为自锁滚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5、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护栏折叠组件通过上护栏和下护栏以及折叠连接头的配合能够有效提高该护栏折叠组件张开状态下的承载能力,并且通过下护栏、连接板以及第二滑槽的配合使得该护栏折叠组件在折叠过程中更加顺滑稳定,避免护栏折叠组件在折叠过程中各个部件的折叠角度发生偏移而造成折叠连接头的变形,能够有效提高该护栏折叠组件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稳定性。

16、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婴儿床架通过中座中连接盘与限位盘的配合,在转动连接头张开后能够自动实现转动连接头的限位,避免转动连接头在张开后回缩,提高婴儿床架的稳定性;并且该婴儿床架与上述护栏折叠组件配合能够有效提高婴儿床架的承载能力,方便婴儿床架携带更多东西,提高了婴儿床架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栏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连接头(1)、上护栏(2)、下护栏(3)以及连接板(4),所述折叠连接头(1)为开口向下的槽钢结构,折叠连接头(1)上开设有贯穿前后两侧壁的第一固定孔(101)、第二固定孔(102)、第一滑槽(103)以及第二滑槽(105),第二滑槽(105)位于折叠连接头(1)的中部,第一固定孔(101)、第二固定孔(102)以及第一滑槽(103)在折叠连接头(1)上对称分布,第一固定孔(101)位于折叠连接头(1)的左右两侧上部,第二固定孔(102)位于折叠连接头(1)的左右两侧下部,第一滑槽(103)具有设定斜度并且朝向第二滑槽(105)设置,第一滑槽(103)的上部均开设有卡槽(104),折叠连接头(1)的两侧下部对称开设有避让槽(1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栏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03)的斜度为45度,第一滑槽(103)上部的卡槽(104)朝向第二滑槽(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栏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栏(3)的第三配合孔(301)和第四配合孔(302)的两侧均设置有垫片。

4.一种婴儿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护栏折叠组件,所述护栏折叠组件的数量为四组并且呈矩形分布,相邻两护栏折叠组件之间设置有直角连接头(5),护栏折叠组件中的上护栏(2)开设有第二配合孔(203),下护栏(3)开设有第五配合孔(303),上护栏(2)上的第二配合孔(203)与直角连接头(5)通过螺栓转动连接,下护栏(3)上的第五配合孔(303)与直角连接头(5)通过螺栓转动连接,四个直角连接头(5)下部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两相邻支撑杆(6)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下座(9),另外两支撑杆(6)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滚轮(10),两下座(9)与两滚轮(10)的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一根连接杆(7)的一端,四根连接杆(7)呈对角线分布且中部设置有中座(8),中座(8)与四根连接杆(7)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护婴儿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座(8)进一步包括:把手(801)、连接盘(802)、限位盘(803)、转杆(804)以及转动连接头(805);连接盘(802)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转动孔(8021),限位盘(803)的中部开设有第二转动孔(8031),所述转杆(804)自下而上依次穿过第二转动孔(8031)和第一转动孔(8021)并延伸至连接盘(802)上部,转杆(804)位于连接盘(802)上部的部分与把手(801)转动连接,转动轴线垂直于转杆(804)轴线,转杆(804)的下部设置有凸块,凸块直径大于第二转动孔(8031),连接盘(802)的下部转动连接有四个转动连接头(805),转动连接头(805)用于与连接杆(7)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盘(803)下部设有插销孔(8033),限位盘(803)上的插销孔(8033)与转杆(804)通过插销连接,所述限位盘(803)用于避免张开后的转动连接头(805)回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婴儿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802)的下部设置有四个配合槽(8022),所述配合槽(8022)用于与转动连接头(805)转动连接,连接盘(802)的下部还开设有两限位槽(8023);所述限位盘(803)的上部设置有两限位块(8032),所述限位块(8032)与限位槽(8023)配合用于限制限位盘(803)的转动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婴儿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限位槽(8023)内均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与限位块(8032)配合,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在转动连接头(805)张开后将限位盘(803)转动至设定位置,使得限位盘(803)与相对的转动连接头(805)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婴儿床架,其特征在于,四根连接杆(7)分为两组相邻连接杆(7),每组相邻连接杆(7)之间设置有两支杆(12),两支杆(12)的相邻一端均与支腿(13)转动连接,支杆(12)的一端与相邻连接杆(7)通过辅助连接头(11)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婴儿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801)上设置有扭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婴儿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0)为自锁滚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栏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连接头(1)、上护栏(2)、下护栏(3)以及连接板(4),所述折叠连接头(1)为开口向下的槽钢结构,折叠连接头(1)上开设有贯穿前后两侧壁的第一固定孔(101)、第二固定孔(102)、第一滑槽(103)以及第二滑槽(105),第二滑槽(105)位于折叠连接头(1)的中部,第一固定孔(101)、第二固定孔(102)以及第一滑槽(103)在折叠连接头(1)上对称分布,第一固定孔(101)位于折叠连接头(1)的左右两侧上部,第二固定孔(102)位于折叠连接头(1)的左右两侧下部,第一滑槽(103)具有设定斜度并且朝向第二滑槽(105)设置,第一滑槽(103)的上部均开设有卡槽(104),折叠连接头(1)的两侧下部对称开设有避让槽(1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栏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03)的斜度为45度,第一滑槽(103)上部的卡槽(104)朝向第二滑槽(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栏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栏(3)的第三配合孔(301)和第四配合孔(302)的两侧均设置有垫片。

4.一种婴儿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护栏折叠组件,所述护栏折叠组件的数量为四组并且呈矩形分布,相邻两护栏折叠组件之间设置有直角连接头(5),护栏折叠组件中的上护栏(2)开设有第二配合孔(203),下护栏(3)开设有第五配合孔(303),上护栏(2)上的第二配合孔(203)与直角连接头(5)通过螺栓转动连接,下护栏(3)上的第五配合孔(303)与直角连接头(5)通过螺栓转动连接,四个直角连接头(5)下部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两相邻支撑杆(6)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下座(9),另外两支撑杆(6)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滚轮(10),两下座(9)与两滚轮(10)的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一根连接杆(7)的一端,四根连接杆(7)呈对角线分布且中部设置有中座(8),中座(8)与四根连接杆(7)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护婴儿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座(8)进一步包括:把手(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坚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欧贝比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