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盖板贴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8135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5
本技术提出一种塑胶盖板贴膜装置,包括上料单元、六工位旋转盘、贴膜机、等离子处理单元、滚压单元、上料工位、等离子处理工位、过度工位、贴膜工位、滚压工位和出料工位;本技术通过上料机械手将塑胶盖板转移至上料工位,随后六工位旋转盘将旋转一定角度,将塑胶盖板移动至等离子处理工位上,随后等离子处理机械手将塑胶盖板转移至等离子处理单元上进行等离子处理,随后将等离子处理后的塑胶盖板移动至贴膜工位后,贴膜机械手对塑胶盖板进行贴膜;随后六工位旋转盘将塑胶盖板移动至滚压工位,滚压单元将对塑胶盖板进行滚压;本技术对塑胶盖板贴膜进行自动化处理,提高了贴膜定位精度,减少了贴膜后的残留气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胶盖板贴膜,具体涉及一种塑胶盖板贴膜装置


技术介绍

1、塑胶盖板是一种常见的智能终端精密结构件。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造成三伤,需要在塑胶盖板的外观面贴保护膜。在塑胶盖板的外观面贴保护膜现有的生产方式是,通过人力手工方式将保护膜贴在塑胶盖板的外观面上,该生产方式存在贴膜定位精度低、贴膜后有残留气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塑胶盖板贴膜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2、一种塑胶盖板贴膜装置,包括用于塑胶盖板上料的上料单元,与所述上料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的保护膜贴合单元,所述保护膜贴合单元包括六工位旋转盘,所述六工位旋转盘的顶部周向均匀分布有至少五个可吸附所述塑胶盖板的载料凸台,所述保护膜贴合单元包括周向分布于所述六工位旋转盘四周上方的上料工位、等离子处理工位、贴膜工位、滚压工位和出料工位;任意一个所述载料凸台在所述六工位旋转盘的带动下,均可依次经过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等离子处理工位、所述贴膜工位、所述滚压工位和所述出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包括连接所述载料凸台与所述上料单元的上料机械手,所述等离子处理工位包括塑胶盖板等离子处理单元和连接所述载料凸台与所述塑胶盖板等离子处理单元的等离子处理机械手,所述贴膜工位包括贴膜机械手和出膜机,所述贴膜机械手连接所述载料凸台和所述出膜机,所述滚压工位包括可滚压所述塑胶盖板的滚压单元,所述出料工位包括连接所述载料凸台和所述出料单元的出料机械手。

3、进一步,所述六工位旋转盘的中部设有吸气腔,至少五个所述载料凸台分别通过第一吸气管与所述吸气腔的顶部连接,所述载料凸台上设有用于吸附所述塑胶盖板的吸气孔。

4、进一步,所述六工位旋转盘的下部通过固定杆固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下部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上设有通孔,所述吸气腔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吸气腔穿过所述通孔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与第二吸气管连接,所述第二吸气管远离所述吸气腔的一端与真空发生器连接。

5、进一步,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还固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上固接有第一同步带轮,所述转动盘的外周上固定有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所述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

6、进一步,所述保护膜贴合单元还包括安装于固定框顶部的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可与位于所述贴膜工位和所述滚压工位下方的所述六工位旋转盘的底部抵接。

7、进一步,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六工位旋转盘之间设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固接于所述限位板上。

8、进一步,所述塑胶盖板等离子处理单元包括可放置塑胶盖板的等离子处理座和可围绕所述等离子处理座1021边缘移动的等离子处理枪,所述等离子处理枪的底部与水平移动机构连接。

9、进一步,还包括喷二维码单元和二维码扫描单元,所述喷二维码单元位于所述保护膜贴合单元和所述上料单元之间,所述二维码扫描单元位于所述喷二维码单元和所述上料单元之间。

10、进一步,所述贴膜机械手的末端执行端包括与xyz移动机构连接的移动轴、与所述移动轴底部固接的第一移动板,固接于所述第一移动板底部的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固接的u形板件、通过t形板与所述u形板件两侧固接的第二移动板和安装于第二移动板底部的吸膜板,所述t形板与所述u形板件转动连接,所述u形板件的内侧固接有可驱动所述t形板转动一定角度的角度电机,且所述u形板件的底部还固接有可滚压所述塑胶盖板的第一辊轴。

11、进一步,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底部固接有第一套筒,所述u形板件的顶部固接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与所述第一套筒间隙配合。

12、进一步,所述滚压单元包括z轴移动机构,与所述z轴移动机构的移动块固接的支架框、安装于所述支架框内顶部的第二气缸、安装于第二气缸伸缩杆上的第一气动手指、固接于所述第一气动手指的输出端的第一滚压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滚压板下端且可滚压所述塑胶盖板的第二辊轴、固接于所述支架框底部的第三移动板、安装于所述第三移动板底部的第三气缸、安装于第三气缸伸缩杆上的第二气动手指、固接于所述第二气动手指的输出端的第二滚压板和安装于所述第二滚压板下端且可滚压所述塑胶盖板的第三辊轴,所述第二辊轴和所述第三辊轴相互垂直。

13、进一步,所述支架框的内顶部固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气动手指的顶部固接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与所述第二套筒间隙配合。

14、进一步,所述第一移动板的顶部固接有第三套筒,所述第二气动手指的顶部固接有第三导杆,所述第三导杆与所述第三套筒间隙配合。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6、本技术的六工位旋转盘上设有上料工位、等离子处理工位、过度工位、贴膜工位、滚压工位和出料工位,上料机械手将塑胶盖板转移至上料工位,随后六工位旋转盘将旋转一定角度,将塑胶盖板移动至等离子处理工位上,随后等离子处理机械手将塑胶盖板转移至塑胶盖板等离子处理单元上进行等离子处理,随后将等离子处理完后的塑胶盖板移动至贴膜工位上,随后贴膜机械手将贴膜机上的保护膜贴在塑胶盖板上,该过程代替了人工贴膜的过程,并通过传感器(在各零件运行过程中,在相应位置均设有传感器,用于实现贴膜装置的自动化)的定位来提高贴膜的定位精度;随后六工位旋转盘将塑胶盖板移动至滚压工位,滚压单元对塑胶盖板进行滚压,进而减少了塑胶盖板贴膜后的残留气泡;本技术利用机械化处理代替人力手工操作对塑胶盖板进行贴膜,提高了贴膜的定位精度,减少了塑胶盖板贴膜后的残留气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盖板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塑胶盖板上料的上料单元(100),与所述上料单元(100)的输出端连接的保护膜贴合单元,所述保护膜贴合单元(1)包括六工位旋转盘(101),所述六工位旋转盘(101)的顶部周向均匀分布有至少五个可吸附所述塑胶盖板的载料凸台(103),所述保护膜贴合单元(1)包括周向分布于所述六工位旋转盘(101)四周上方的上料工位(1011)、等离子处理工位(1012)、贴膜工位(1014)、滚压工位(1015)和出料工位(1016);任意一个所述载料凸台(103)在所述六工位旋转盘(101)的带动下,均可依次经过所述上料工位(1011)、所述等离子处理工位(1012)、所述贴膜工位(1014)、所述滚压工位(1015)和所述出料工位(1016);所述上料工位(1011)包括连接所述载料凸台(103)与所述上料单元(100)的上料机械手(117),所述等离子处理工位(1012)包括塑胶盖板等离子处理单元(102)和连接所述载料凸台(103)与所述塑胶盖板等离子处理单元(102)的等离子处理机械手(1024),所述贴膜工位(1014)包括贴膜机械手(1031)和出膜机(1032),所述贴膜机械手(1031)连接所述载料凸台(103)和所述出膜机(1032),所述滚压工位(1015)包括可滚压所述塑胶盖板的滚压单元(104),所述出料工位(1016)包括连接所述载料凸台(103)和出料单元(143)的出料机械手(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盖板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工位旋转盘(101)的中部设有吸气腔(107),至少五个所述载料凸台(103)分别通过第一吸气管(108)与所述吸气腔(107)的顶部连接,所述载料凸台(103)上设有用于吸附所述塑胶盖板的吸气孔(1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盖板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工位旋转盘(101)的下部通过固定杆(110)固接有转动盘(111),所述转动盘(111)的下部与支撑座(106)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111)上设有通孔(112),所述吸气腔(107)穿过所述通孔(112)且所述吸气腔(107)穿过所述通孔(112)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113)与第二吸气管(114)连接,所述第二吸气管(114)远离所述吸气腔(107)的一端与真空发生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胶盖板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06)的顶部还固接有旋转电机(115),所述旋转电机(115)的输出端上固接有第一同步带轮(121),所述转动盘(111)的外周上固定有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121)和所述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1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盖板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贴合单元还包括安装于固定框顶部的限位气缸(116),所述限位气缸(116)的输出端固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可与位于所述贴膜工位(1014)和所述滚压工位(1015)下方的所述六工位旋转盘(101)的底部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胶盖板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六工位旋转盘(101)之间设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固接于所述限位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盖板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盖板等离子处理单元(102)包括可放置塑胶盖板的等离子处理座(1021)和可围绕所述等离子处理座边缘移动的等离子处理枪(1022),所述等离子处理枪(1022)的底部与水平移动机构(102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盖板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二维码单元(120)和二维码扫描单元(118),所述喷二维码单元(120)位于所述保护膜贴合单元和所述上料单元(100)之间,所述二维码扫描单元(118)位于所述喷二维码单元(120)和所述上料单元(10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盖板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贴膜机械手(1031)的末端执行端包括与XYZ移动机构连接的移动轴(123)、与所述移动轴(123)底部固接的第一移动板(124),固接于所述第一移动板(124)底部的第一气缸(125)、与所述第一气缸(125)的伸缩杆固接的U形板件(126)、通过T形板(127)与所述U形板件(126)两侧固接的第二移动板(128)和安装于第二移动板(128)底部的吸膜板(129),所述T形板(127)与所述U形板件(126)转动连接,所述U形板件(126)的内侧固接有可驱动所述T形板(127)转动一定角度的角度电机(130),且所述U形板件(126)的底部还固接有可滚压所述塑胶盖板的第一辊轴(131)。

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盖板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塑胶盖板上料的上料单元(100),与所述上料单元(100)的输出端连接的保护膜贴合单元,所述保护膜贴合单元(1)包括六工位旋转盘(101),所述六工位旋转盘(101)的顶部周向均匀分布有至少五个可吸附所述塑胶盖板的载料凸台(103),所述保护膜贴合单元(1)包括周向分布于所述六工位旋转盘(101)四周上方的上料工位(1011)、等离子处理工位(1012)、贴膜工位(1014)、滚压工位(1015)和出料工位(1016);任意一个所述载料凸台(103)在所述六工位旋转盘(101)的带动下,均可依次经过所述上料工位(1011)、所述等离子处理工位(1012)、所述贴膜工位(1014)、所述滚压工位(1015)和所述出料工位(1016);所述上料工位(1011)包括连接所述载料凸台(103)与所述上料单元(100)的上料机械手(117),所述等离子处理工位(1012)包括塑胶盖板等离子处理单元(102)和连接所述载料凸台(103)与所述塑胶盖板等离子处理单元(102)的等离子处理机械手(1024),所述贴膜工位(1014)包括贴膜机械手(1031)和出膜机(1032),所述贴膜机械手(1031)连接所述载料凸台(103)和所述出膜机(1032),所述滚压工位(1015)包括可滚压所述塑胶盖板的滚压单元(104),所述出料工位(1016)包括连接所述载料凸台(103)和出料单元(143)的出料机械手(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盖板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工位旋转盘(101)的中部设有吸气腔(107),至少五个所述载料凸台(103)分别通过第一吸气管(108)与所述吸气腔(107)的顶部连接,所述载料凸台(103)上设有用于吸附所述塑胶盖板的吸气孔(1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盖板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工位旋转盘(101)的下部通过固定杆(110)固接有转动盘(111),所述转动盘(111)的下部与支撑座(106)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111)上设有通孔(112),所述吸气腔(107)穿过所述通孔(112)且所述吸气腔(107)穿过所述通孔(112)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113)与第二吸气管(114)连接,所述第二吸气管(114)远离所述吸气腔(107)的一端与真空发生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胶盖板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06)的顶部还固接有旋转电机(115),所述旋转电机(115)的输出端上固接有第一同步带轮(121),所述转动盘(111)的外周上固定有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121)和所述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1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盖板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永权侯俊辉杜永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