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外移动保护框架的空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944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4
本技术涉及空压机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带外移动保护框架的空压机,包括底板和空压机本体,底板的上方设有用于对空压机本体进行支撑的安装板,安装板与底板之间设有阻尼减震器,底板的下方设有活动轮,底板的顶部设有四个呈矩阵式排布的固定杆,相邻两个固定杆之间均设有隔音板,隔音板通过卡条与固定杆滑动连接,左右两个隔音板的顶部共同设有顶板。本技术通过在支撑座底部设置活动轮用于提高整体结构移动的便捷性,然后利用电缸活塞杆的伸缩对下置板进行推拉而调整下置板的高度,使得下置板与地面相贴合时可增大整体结构移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从而增大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压机防护,具体为带外移动保护框架的空压机


技术介绍

1、空压机是一种将空气压缩并输出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领域,为了有效地防止空压机受到外界的损坏或污染,延长空压机的使用寿命,便于调整空压机的工作位置,提高空压机的使用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空压机需要外带移动保护框架。

2、公开号为cn218030501u的一种空压机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和放置板,防护箱内固定安装有安装柱和减震阻尼,防护箱内壁的底面设置有插槽,插槽内安装有竖杆,竖杆周侧面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压板,安装柱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第二压板固定连接有缓冲杆,缓冲杆、减震阻尼和竖杆均与放置板固定连接。

3、虽然该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若干减震阻尼,当空压机发生震动时,放置板随之震动,缓冲杆和竖杆下滑,第一压板挤压第一弹簧,第二压板挤压第二弹簧,配合减震阻尼起到减震作用,对空压机进行减震,减少对空压机内部零件的损害,并且能够减少因为震动发出的噪音,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不具备移动机构,从而无法移动而造成使用不便,此外,由于其防护箱为一体式结构,从而不便于对空压机进行检修,故而造成使用不便,鉴于此,我们提出带外移动保护框架的空压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带外移动保护框架的空压机。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带外移动保护框架的空压机,包括底板和空压机本体,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用于对空压机本体进行支撑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底板之间设有阻尼减震器,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活动轮,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四个呈矩阵式排布的固定杆,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均设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通过卡条与固定杆滑动连接,左右两个所述隔音板的顶部共同设有顶板。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与安装板对应处嵌设有底端与外部相通的镂空板,所述安装板的中心处采用镂空结构。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底部且靠近拐角处均竖直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均设有活动轮,所述活动轮采用自刹式万向轮。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下方的中心处设有高度可调的下置板,所述下置板的底部设有防滑垫片。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可供电缸穿过的通槽,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用于对电缸底座进行固定的u形板。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当所述电缸活塞杆延伸至极致时,所述下置板的底部与活动轮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条靠近隔音板一端的外壁间距小于靠近固定杆一端的外壁间距,所述固定杆的侧壁开设有与卡条滑动连接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顶端与外部相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通过在支撑座底部设置活动轮用于提高整体结构移动的便捷性,然后利用电缸活塞杆的伸缩对下置板进行推拉而调整下置板的高度,使得下置板与地面相贴合时可增大整体结构移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从而增大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2、2、本技术通过卡条与定位槽的滑动连接且定位槽顶端与外部相通,便于将隔音板从与之对应的两个固定杆之间抽出或插入而实现对隔音板和定位杆的装卸,从而便于对空压机本体进行检修,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外移动保护框架的空压机,包括底板(1)和空压机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用于对空压机本体(3)进行支撑的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与底板(1)之间设有阻尼减震器(21),所述底板(1)的下方设有活动轮(121),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四个呈矩阵式排布的固定杆(13),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杆(13)之间均设有隔音板(5),所述隔音板(5)通过卡条(51)与固定杆(13)滑动连接,左右两个所述隔音板(5)的顶部共同设有顶板(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外移动保护框架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与安装板(2)对应处嵌设有底端与外部相通的镂空板(11),所述安装板(2)的中心处采用镂空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外移动保护框架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且靠近拐角处均竖直设有支撑座(12),所述支撑座(12)的底部均设有活动轮(121),所述活动轮(121)采用自刹式万向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外移动保护框架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方的中心处设有高度可调的下置板(4),所述下置板(4)的底部设有防滑垫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外移动保护框架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可供电缸(141)穿过的通槽,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用于对电缸(141)底座进行固定的U形板(1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外移动保护框架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缸(141)活塞杆延伸至极致时,所述下置板(4)的底部与活动轮(121)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外移动保护框架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51)靠近隔音板(5)一端的外壁间距小于靠近固定杆(13)一端的外壁间距,所述固定杆(13)的侧壁开设有与卡条(51)滑动连接的定位槽(131),所述定位槽(131)的顶端与外部相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外移动保护框架的空压机,包括底板(1)和空压机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用于对空压机本体(3)进行支撑的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与底板(1)之间设有阻尼减震器(21),所述底板(1)的下方设有活动轮(121),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四个呈矩阵式排布的固定杆(13),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杆(13)之间均设有隔音板(5),所述隔音板(5)通过卡条(51)与固定杆(13)滑动连接,左右两个所述隔音板(5)的顶部共同设有顶板(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外移动保护框架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与安装板(2)对应处嵌设有底端与外部相通的镂空板(11),所述安装板(2)的中心处采用镂空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外移动保护框架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且靠近拐角处均竖直设有支撑座(12),所述支撑座(12)的底部均设有活动轮(121),所述活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庆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信然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