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丽娜专利>正文

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7941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新能源领域。该变换器包括:滤波电感L1、L2,滤波电容C1、C2,母线电容Cd和变换桥。变换桥由开关管Q1、Q2、Q3、Q4和电子开关S1、S2构成三桥臂桥式拓扑;开关管构成两个高频桥臂,电子开关构成一个低频桥臂。该变换器有同步降压、同步升压和通路三种控制模式。在同步降压和同步升压模式,低频桥臂和一个高频桥臂以交流电压的频率同步低频切换,另一个高频桥臂以互补PWM方式高频变换。在通路模式,三个桥臂均以低频切换。优越性:①一级功率变换,能升压能降压;②开关电压电流应力低;③输入输出电压同相;④拓扑精简控制容易,成本低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是一种电能高效开关变换技术,属于电力电子/新能源领域。


技术介绍

1、ac-ac非隔离变换器,应用于交流稳压/调压场景,可在交流电网电压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为电器提供稳定的交流电源,或者由公共交流电源为负载提供不同的交流电压。当负载为感性或容性时,变换器应该满足电流滞后或超前的要求;当连接有源负载时,变换器还能够实现电能双向流动。

2、目前,符合上述要求的ac-ac非隔离变换器,有两条技术路线,即工频自耦变压器路线和高频开关变换器路线。后者分为两类技术方案,一类是ac-dc-ac的两级电路,第一级pwm整流先将交流变换成直流,第二级spwm逆变再将直流变换成交流。另一类是在六种基本的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的基础上,将单向开关器件(开关管和二极管)换成由两个开关管反向串联的“双向电子开关”,衍生出六种非隔离交流变换器。

3、上述技术都可以实现双向交流变换,但是每种技术方案都有缺点和不足之处。

4、工频自耦变压器的缺点是,重量和体积大,使用铜材和硅钢较多,动态响应速度慢。ac-dc-ac两级电路的缺点是,对于双全桥方案则开关器件较多(八个开关管),对于双半桥方案则开关器件(四个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加倍,pwm整流和spwm逆变的控制复杂,而且两级功率变换使得效率降低。

5、衍生的六种非隔离交流变换器的共同缺点是,四个开关管的驱动不方便。还有,buck型只能实现降压功能,boost型只能实现升压功能;buck-boost型和cuk型、zeta型、sepic型虽然能够实现升压和降压功能,但是开关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较高,为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和。zeta型的输入侧电流脉动大,sepic型的输出侧电流脉动大,buck-boost型的输入和输出侧电流脉动都大,只有cuk型的输入和输出侧电流脉动都较小;但是cuk型和buck-boost型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是反相的。另外,cuk型、zeta型和sepic型都是通过隔直电容传递电能,用于大功率变换时有所限制。

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开发一种优秀的ac-ac非隔离双向变换器,在当前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需求。

7、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表示上述都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一种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该变换器是一种非隔离双向变换电路,能够实现升压和降压变换,输入/输出电流脉动都较小,并且输入/输出电压同相;该变换器是一种桥式单级变换拓扑,由一级功率变换即可完成交流电能双向传输,开关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应力均较低,而且便于采用成熟的半桥驱动技术。该变换器采用单桥臂互补pwm方式控制,利用简易的交流换相,控制规律与buck型和boost型直流变换器的类似。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单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包括滤波电感l1、l2,滤波电容c1、c2,母线电容cd和变换桥。变换桥包含开关管q1、q2、q3、q4和电子开关s1、s2。开关管q1、q2、q3、q4采用但不限于igbt或者mosfet,电子开关s1、s2采用但不限于mosfet或者igbt或者双向晶闸管。该变换器具有两个交流端口u1和u2,分别称作第一交流端口和第二交流端口;任何一个交流端口作为输入则另一个交流端口作为输出。

4、所述单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的连接方式为:

5、变换桥为三桥臂桥式拓扑,开关管q1、q2、q3、q4构成两个高频变换桥臂,电子开关s1、s2构成一个低频切换桥臂。开关管q1的发射极与开关管q2的集电极相连作为节点v1,开关管q3的发射极与开关管q4的集电极相连作为节点v2;电子开关s1的源极与电子开关s2的漏极相连作为节点vn。开关管q1和q3的集电极与电子开关s1的漏极相连作为节点vd,开关管q2和q4的发射极与电子开关s2的源极相连作为节点gnd。母线电容cd的两端分别连接节点vd和节点gnd。

6、变换桥的节点v1连接滤波电感l1的一端,滤波电感l1另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1的一端而作为第一交流端口u1的一个交流端,滤波电容c1另一端连接变换桥的节点vn而作为第一交流端口u1的另一个交流端。

7、变换桥的节点v2连接滤波电感l2的一端,滤波电感l2另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2的一端而作为第二交流端口u2的一个交流端,滤波电容c2另一端连接变换桥的节点vn而作为第二交流端口u2的另一个交流端。

8、若交流电源从第一交流端口u1输入,则第二交流端口u2输出的交流电压供给负载;若交流电源从第二交流端口u2输入,则第一交流端口u1输出的交流电压供给负载。

9、所述单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分为三种模式,即同步降压模式、同步升压模式和通路模式。

10、同步降压模式,第一交流端口u1的交流电压高于第二交流端口u2的交流电压。开关管q1、q2构成的桥臂与电子开关s1、s2构成的桥臂以交流电压的频率同步低频切换,开关管q3、q4构成的桥臂以互补pwm方式高频变换。

11、所谓互补pwm方式是指,在忽略开关切换死区时间的情况下,桥臂中两个开关管的导通占空比之和等于1。

12、当第一交流端口u1的交流电压在正半周,即连接滤波电感l1端的电压高于连接节点vn端的电压时,开关管q2和电子开关s1关断,开关管q1和电子开关s2导通,开关管q3、q4高频变换,第二交流端口u2的电压与开关管q3的导通占空比成正比。

13、当第一交流端口u1的交流电压在负半周,即连接滤波电感l1端的电压低于连接节点vn端的电压时,开关管q1和电子开关s2关断,开关管q2和电子开关s1导通,开关管q3、q4高频变换,第二交流端口u2的电压与开关管q4的导通占空比成正比。

14、同步升压模式,第一交流端口u1的交流电压低于第二交流端口u2的交流电压。开关管q3、q4构成的桥臂与电子开关s1、s2构成的桥臂以交流电压的频率同步低频切换,开关管q1、q2构成的桥臂以互补pwm方式高频变换。

15、当第一交流端口u1的交流电压在正半周,即连接滤波电感l1端的电压高于连接节点vn端的电压时,开关管q4和电子开关s1关断,开关管q3和电子开关s2导通,开关管q1、q2高频变换,第二交流端口u2的电压与开关管q1的导通占空比成反比。

16、当第一交流端口u1的交流电压在负半周,即连接滤波电感l1端的电压低于连接节点vn端的电压时,开关管q3和电子开关s2关断,开关管q4和电子开关s1导通,开关管q1、q2高频变换,第二交流端口u2的电压与开关管q2的导通占空比成反比。

17、通路模式,第一交流端口u1的交流电压等于第二交流端口u2的交流电压。开关管q1、q2、q3、q4构成的桥臂和电子开关s1、s2构成的桥臂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包括滤波电感L1、L2,滤波电容C1、C2,母线电容Cd和变换桥;变换桥包含开关管Q1、Q2、Q3、Q4和电子开关S1、S2;该变换器具有两个交流端口U1和U2,分别称作第一交流端口和第二交流端口,任何一个交流端口作为输入则另一个交流端口作为输出;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开关管Q1、Q2、Q3、Q4采用IGBT或者MOSFET,电子开关S1、S2采用MOSFET或者IGBT或者双向晶闸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提出一种只能降压变换且电能单向流动的衍生电路;当第一交流端口U1作为输入而第二交流端口U2作为降压输出时,用二极管D1、D2替换开关管Q1、Q2;当第二交流端口U2作为输入而第一交流端口U1作为降压输出时,用二极管D1、D2替换开关管Q3、Q4;替换规则为,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分别对应开关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其特征在于,三个相同的所述单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组成三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

5.一种交流稳压/调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

6.单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分为三种模式,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交流端口U1的交流电压在正半周,即连接滤波电感L1端的电压高于连接节点Vn端的电压时,开关管Q2和电子开关S1关断,开关管Q1和电子开关S2导通,开关管Q3、Q4高频变换,第二交流端口U2的电压与开关管Q3的导通占空比成正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交流端口U1的交流电压在正半周,即连接滤波电感L1端的电压高于连接节点Vn端的电压时,开关管Q4和电子开关S1关断,开关管Q3和电子开关S2导通,开关管Q1、Q2高频变换,第二交流端口U2的电压与开关管Q1的导通占空比成反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交流端口U1的交流电压在正半周,即连接滤波电感L1端的电压高于连接节点Vn端的电压时,开关管Q2、Q4和电子开关S1关断,开关管Q1、Q3导通而电子开关S2导通或者关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包括滤波电感l1、l2,滤波电容c1、c2,母线电容cd和变换桥;变换桥包含开关管q1、q2、q3、q4和电子开关s1、s2;该变换器具有两个交流端口u1和u2,分别称作第一交流端口和第二交流端口,任何一个交流端口作为输入则另一个交流端口作为输出;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开关管q1、q2、q3、q4采用igbt或者mosfet,电子开关s1、s2采用mosfet或者igbt或者双向晶闸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提出一种只能降压变换且电能单向流动的衍生电路;当第一交流端口u1作为输入而第二交流端口u2作为降压输出时,用二极管d1、d2替换开关管q1、q2;当第二交流端口u2作为输入而第一交流端口u1作为降压输出时,用二极管d1、d2替换开关管q3、q4;替换规则为,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分别对应开关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其特征在于,三个相同的所述单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组成三相ac-ac非隔离双向单级变换器。

5.一种交流稳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丽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