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吸附性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高吸附性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7825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吸附性工业废气处理装置,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中心处铰接有废气管,且废气管上下端的外壁与处理罐内壁之间均等角度分布有支撑网板,所述废气管的内部由下至上贯穿安装有空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催化床的高吸附性和高占比的重量变化原理,设计一种分腔不分体的反应器,腔体的一侧进行吸附另一侧进行脱附,同步进行,当吸附和脱附结束后,由于两侧较为明显的重量变化利用特殊结构设置实现中心轴的旋转并使VOCS废气和空气的发生切换,在保证VOCS废气和空气持续通入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空气和VOCS废气的秩序排布,最大程度提升废气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具体为一种高吸附性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蓄热式燃烧技术,确切地应称为蓄热式换热燃烧技术,是一项古老的换热方式,十九世纪中期就在平炉和高炉上采用延续至今。轧钢系统的初轧钢锭加热炉以蓄热式均热炉最为节能,并且采用的就是低热值的高炉煤气为燃料。终因其蓄热室占用车间面积大,换向时间长,操作复杂,逐渐被中心换热均热炉和上部单侧烧嘴均热炉所取代蓄热式换热技术远离了轧钢系统的加热炉。蓄热式换热技术,属不稳态传热,利用耐火材料作载体,交替地被废气热量加热。再将蓄热体蓄存的热量加热空气或煤气,使空气和煤气获得高温预热,达到废热回收的效能,采用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交替切换空气或气体燃料与烟气,使之流经蓄热体,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回收高温烟气的显热,排烟温度可降到180℃以下,可将助燃介质或气体燃料预热到1000℃以上,形成与传统火焰不同的新型火焰类型,并通过换向燃烧使炉内温度分布更趋均匀。

2、简单来说,蓄热燃烧处理废气的流程为:将vocs有机废气先经过热交换器被预热,再在燃烧室内充分燃烧以达到所要求的反应温度,300-400℃,最后氧化反应在催化反应器中进行,燃烧后的废气经过催化床后,vocs中的有机物会被吸附在催化床上,此为吸附过程,再将空气通入,空气中的氧被加热吸附后与吸附后的有机物发生反应co2和h2o,co2排出,h2o被热量消耗成蒸汽,此为脱附过程,最终通过吸附脱附两个阶段使有机气体变成无毒无害气体。

3、其中vocs废气催化床,也称吸附床,是由多个催化单位经过孔道连通构成,每个催化单位的重量高达20kg,长达数小时吸附vocs后催化单位的重量可达23-25kg,吸附率最高可占自身比重的百分之二十,并由黄色转变为碳黑色。

4、然而传统的蓄热式燃烧法处理废气时,vocs废气持续通入,其间空气也会被一直通入,虽然一定程度上可实现吸附脱附过程的同步进行,但是实际上,吸附和脱附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在经过足够时间的吸附后再进行充分脱附才能够保证最高效率的废气处理,而现有的处理器显然无法做到分步进行充分吸附和脱附,导致废气处理的效率不高;

5、此外,吸附和脱附分别具有一定的时间周期,由于vocs废气是被持续通入的,在脱附反应区域内的催化床是不具备吸附功能的,同理在吸附反应区域内的催化床也是不具备脱附功能的,通入的vocs废气和空气之间存在气体混乱,反应互相影响的弊端,因此整体的吸附效率不高。

6、本专利技术思路:

7、基于催化床的高吸附性和高占比的重量变化原理,设计一种分腔不分体的反应器,腔体的一侧进行吸附另一侧进行脱附,同步进行,当吸附和脱附结束后,由于两侧较为明显的重量变化利用特殊结构设置实现中心轴的旋转并使vocs废气和空气的发生切换,在保证vocs废气和空气持续通入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空气和vocs废气的秩序排布,最大程度提升废气的处理效率。

8、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工业废气处理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吸附性工业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传统的蓄热式燃烧法处理废气时,vocs废气持续通入,期间空气也会被一直通入,虽然一定程度上可实现吸附脱附过程的同步进行,但是实际上,吸附和脱附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在经过足够时间的吸附后再进行充分脱附才能够保证最高效率的废气处理,而现有的处理器显然无法做到分步进行充分吸附和脱附,导致废气处理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吸附性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中心处铰接有废气管,且废气管上下端的外壁与处理罐内壁之间均等角度分布有支撑网板,所述废气管的内部由下至上贯穿安装有空气管,且上下端等角度分布的支撑网板外侧分别设置有空气分散器和废气分散器,所述废气管的下端等角度分布有连接通道,且连接通道与废气分散器贯通连接,并且空气管的上端与空气分散器贯通连接,所述空气分散器和废气分散器与处理罐的相对面均贯通设置有排气管,且废气管的上下端对称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排气管之间安装有第一自适应启闭组件,且转盘与下端等角度分布的连接通道之间安装有第二自适应启闭组件。

3、优选的,所述支撑网板在废气管的上下端对称设置,且若干吸附块叠放于上下对称的两个所述支撑网板之间,并且每个支撑网板与处理罐和废气管之间均安装有限位支撑组件。

4、优选的,所述限位支撑组件包括弧形槽、支杆和竖槽,且废气管上下端的外壁均等角度开设有弧形槽,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弧形槽互为反向设置,所述弧形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支杆的一端,且处理罐的内壁开设有竖槽,并且支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竖槽的内部,所述支杆与支撑网板为贯穿式的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空气管与空气分散器之间的连接腔内限位设置有感应球阀,所述空气分散器和废气分散器关于处理罐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空气分散器和废气分散器的垂影面均落于支撑网板外表面,并且空气分散器和废气分散器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密集分布的孔道。

6、优选的,所述第一自适应启闭组件包括齿轮、扇叶和套环,且排气管的外部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壁等角度设置有齿块,且齿块的边侧啮合有齿轮,并且齿轮与转盘边侧的齿块啮合连接,所述排气管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盘,且排气管与固定盘之间等角度铰接有扇叶。

7、优选的,所述扇叶的中心轴贯穿排气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拨杆,且套环的内部等角度开设有限位槽,并且拨杆卡合于限位槽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第二自适应启闭组件包括半球块、挡块和复位弹簧,且位于废气管下端的转盘上表面等角度固定有半球块,所述连接通道的内部滑动贯穿设置有挡块,且挡块的上端焊接有复位弹簧的一端,并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连接通道内部的凹槽中。

9、优选的,所述挡块的下端为半球形设置,且挡块的半球形下端与半球块上端贴合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首先将经过蓄热处理的vocs废气从废气管的上端注入,并将空气由空气管的下端注入,vocs废气由废气管与空气管之间的空隙竖直向下传输,左侧的连接通道处于打开状态,而右侧的连接通道处于封闭状态,因此,vocs废气会通过左侧的连接通道稳定的注入左侧的废气分散器中,再由废气分散器上均匀分布的孔将废气分散后再注入至上方的若干个催化块中进行吸附过程,左侧的支撑网板被压紧在空气分散器下表面,同时支撑网板将感应球阀压紧在空气分散器与空气管的连接管中,达到封堵的效果,而右侧的感应球阀未受到封堵作用且在空气的挤压作用下会使右侧空气管与空气分散器连通,因此空气经过vocs废气的加热后向上传输并进入到右侧的空气分散器中,对右侧两个支撑网板且吸附完成后的若干个催化块进行脱附,预热后的空气分子活性更高,与催化块上吸附的vocs有机分子之间的反应更加剧烈,效率更高,且脱附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吸附性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的中心处铰接有废气管(2),且废气管(2)上下端的外壁与处理罐(1)内壁之间均等角度分布有支撑网板(24),所述废气管(2)的内部由下至上贯穿安装有空气管(3),且上下端等角度分布的支撑网板(24)外侧分别设置有空气分散器(31)和废气分散器(41),所述废气管(2)的下端等角度分布有连接通道(4),且连接通道(4)与废气分散器(41)贯通连接,并且空气管(3)的上端与空气分散器(31)贯通连接,所述空气分散器(31)和废气分散器(41)与处理罐(1)的相对面均贯通设置有排气管(6),且废气管(2)的上下端对称固定有转盘(5),所述转盘(5)与排气管(6)之间安装有第一自适应启闭组件,且转盘(5)与下端等角度分布的连接通道(4)之间安装有第二自适应启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板(24)在废气管(2)的上下端对称设置,且若干吸附块叠放于上下对称的两个所述支撑网板(24)之间,并且每个支撑网板(24)与处理罐(1)和废气管(2)之间均安装有限位支撑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组件包括弧形槽(21)、支杆(22)和竖槽(23),且废气管(2)上下端的外壁均等角度开设有弧形槽(21),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弧形槽(21)互为反向设置,所述弧形槽(2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支杆(22)的一端,且处理罐(1)的内壁开设有竖槽(23),并且支杆(22)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竖槽(23)的内部,所述支杆(22)与支撑网板(24)为贯穿式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管(3)与空气分散器(31)之间的连接腔内限位设置有感应球阀(32),所述空气分散器(31)和废气分散器(41)关于处理罐(1)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空气分散器(31)和废气分散器(41)的垂影面均落于支撑网板(24)外表面,并且空气分散器(31)和废气分散器(41)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密集分布的孔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适应启闭组件包括齿轮(51)、扇叶(52)和套环(53),且排气管(6)的外部套设有套环(53),所述套环(53)的外壁等角度设置有齿块,且齿块的边侧啮合有齿轮(51),并且齿轮(51)与转盘(5)边侧的齿块啮合连接,所述排气管(6)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盘,且排气管(6)与固定盘之间等角度铰接有扇叶(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52)的中心轴贯穿排气管(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拨杆(54),且套环(53)的内部等角度开设有限位槽,并且拨杆(54)卡合于限位槽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自适应启闭组件包括半球块(7)、挡块(71)和复位弹簧(72),且位于废气管(2)下端的转盘(5)上表面等角度固定有半球块(7),所述连接通道(4)的内部滑动贯穿设置有挡块(71),且挡块(71)的上端焊接有复位弹簧(72)的一端,并且复位弹簧(72)的另一端固定于连接通道(4)内部的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71)的下端为半球形设置,且挡块(71)的半球形下端与半球块(7)上端贴合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吸附性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的中心处铰接有废气管(2),且废气管(2)上下端的外壁与处理罐(1)内壁之间均等角度分布有支撑网板(24),所述废气管(2)的内部由下至上贯穿安装有空气管(3),且上下端等角度分布的支撑网板(24)外侧分别设置有空气分散器(31)和废气分散器(41),所述废气管(2)的下端等角度分布有连接通道(4),且连接通道(4)与废气分散器(41)贯通连接,并且空气管(3)的上端与空气分散器(31)贯通连接,所述空气分散器(31)和废气分散器(41)与处理罐(1)的相对面均贯通设置有排气管(6),且废气管(2)的上下端对称固定有转盘(5),所述转盘(5)与排气管(6)之间安装有第一自适应启闭组件,且转盘(5)与下端等角度分布的连接通道(4)之间安装有第二自适应启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板(24)在废气管(2)的上下端对称设置,且若干吸附块叠放于上下对称的两个所述支撑网板(24)之间,并且每个支撑网板(24)与处理罐(1)和废气管(2)之间均安装有限位支撑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组件包括弧形槽(21)、支杆(22)和竖槽(23),且废气管(2)上下端的外壁均等角度开设有弧形槽(21),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弧形槽(21)互为反向设置,所述弧形槽(2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支杆(22)的一端,且处理罐(1)的内壁开设有竖槽(23),并且支杆(22)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竖槽(23)的内部,所述支杆(22)与支撑网板(24)为贯穿式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光辉周涛秦宗宏王世祥杨晓凡周顺勇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优环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