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7799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包括中空的外壳和内芯,外壳和内芯上均设有进口,外壳和内芯之间设有间距,外壳顶部连接顶盖形成封闭整体,内芯下端抵接在外壳底部,内芯上端抵接在顶盖上,外壳底部设有托板,托板上设有与内芯对应的接合部,内芯连接在托板的接合部上,内芯侧壁上设有中心对称设置的纵向挡板,外壳和内芯进口均呈栅栏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无污染、可长期重复使用、强度高、杀灭效率高等有益效果,不需要定时检查、查看,而且不惊扰白蚁,充分考虑引诱效果,安装简单方便,可广泛运用于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旧房灭治;如再发现白蚁危害,只需在复查时对诱杀装置是否遭到破坏和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白蚁的诱杀装置。
技术介绍
白蚁对农作物、树木和建筑物(如房屋、堤坝等)都会造成严重危害。现有白蚁诱杀装置在诱杀过程中引诱与杀灭分离,还需要定时检查、查看,费时又费力,而且白蚁一旦受惊扰会马上转移,总是不能及时对白蚁进行杀灭,诱杀效果差、效率低。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5年12月28日公告了一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白蚁检测桩,专利号为200420107861. 1的专利技术,根据其说明书结合说明书附图可知该白蚁检测桩由活络配合的顶盖、桩身组成,桩身为中空结构用于放药饵,桩身的壳壁上设有斜向上的通孔,用于引诱白蚁进入同时防止药饵渗入土壤中污染环境。该白蚁检测桩实现引诱和杀灭结合,提高了诱杀效果,能起到了一定的诱杀作用,但该检测桩为了保证该检测桩有足够强度打入土壤中并且保持竖直不弯曲,通孔的数量、直径不能过多过大,即限制了能同时进入该检测桩的白蚁的数量,也即限制了该检测桩的诱杀效率。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999年2月3日公告了一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白蚁控制诱集 器,专利号为96207199. 4的专利技术,根据其说明书结合说明书附图可知其包括一控制诱集 管,其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外壳(1)和内芯(2),所述外壳(1)和内芯(2)上均设有进口,外壳(1)和内芯(2)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外壳(1)顶部连接顶盖(3)形成封闭整体,所述内芯(2)下端抵接在外壳(1)底部,内芯(2)上端抵接在顶盖(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外壳(1)和内芯(2),所述外壳(1)和内芯(2)上均设有进口,外壳(1)和内芯(2)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外壳(1)顶部连接顶盖(3)形成封闭整体,所述内芯(2)下端抵接在外壳(1)底部,内芯(2)上端抵接在顶盖(3)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部设有托 板(4),所述托板(4)上设有与内芯(2)对应的接合部(41),所述内芯(2)连接在托板(4) 的接合部(41)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4)上均匀设有 若干竖向的通孔I(42)。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41)内均匀设 有若干竖向的通孔I1(43)。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侧壁上设有 中心对称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征毅陆雪祥杨生发范雪峰史力夫朱泝沂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