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化废气除臭净化床及除臭方法,适用于畜禽养殖场、有机堆肥厂、及垃圾处理场/中转站等恶臭控制,属于环境保护领域。该净化床包括反应池和外源营养液供给系统;反应池的下端设有废气进口,在反应池的底部设有倾斜放置的导液板和渗漏液出口,渗漏液出口位于导液板的底端;在导液板的上方设有填料层,该填料层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导液板和填料层间的空腔为气体扩散室;外源营养液供给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贮液罐和营养液输送装置,反应池通过渗漏液出口与贮液罐连通,营养液输送装置的出液端安装有喷淋器,喷淋器置于反应池内第二填料层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经净化床处理的废气恶臭物质去除率在低于8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畜禽养殖场、有机堆肥厂、及垃圾处理场/中转站等的恶臭控制,属于环境保护领域。
技术介绍
废弃物(如畜禽粪便、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垃圾中转与集散站)在产生、堆放及 排放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臭味物质(其中包括挥发性有毒物质),直接导致空气污染,可 损害家畜、操作人员及周边区域人群的健康、直至死亡。依赖传统的高空排放稀释法属于 臭气物质的异地转移,没有从根本上去除恶臭物质;常规物化除臭法(如吸附法、中和法、 催化氧化法等)虽有较好的除臭效果,但运行费用及能耗高、效果稳定性差、且处理对象单 一。如吸附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活性炭,吸附树脂、合成沸石等材料成本较高,同时需要定期 更换材料,易产生二次污染;又如中和法需要定期更换填充酸性或碱性吸收液,吸收液二次 处理成本大,技术要求严格,处理对象较为固定单一,通常为酸性气体或碱性气体;催化氧 化法则能耗高,催化剂一般为稀有金属,价格昂贵,工艺制作技术高,易发生故障,所处理的 废气主要为有毒有害气体,冶炼废气,化工废气等,不适用于养殖场、垃圾填埋场或肥料厂 的恶臭气体治理。而利用生物质废弃物(如秸秆、木屑、龙糠等)作为填料,利用功能微生 物生长与代谢等途径降解恶臭物质的机制,通过营养物质调控技术,除臭的生化过程不易 产生环境的二次污染,也无需进行除臭介质的后处理或/与再生,因而,生物除臭法较之其 它技术而言,优势明显,是一项新兴的环保技术。但常规的除臭生物反应器缺少充足的外源 营养源补给,仅依赖反应器自身填料的分解提供数量有限的功能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因而其生物除臭的效能发挥受到明显限制。随着空气质量达标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同时 对除臭技术本身也提出了环境友好、高效节能及操作维护简易等要求。因此,就地取用废弃 物与发挥功能微生物降解特性,通过结构的合理化设计与外源营养补给强化技术设计,研 制高效率、易操作及维护成本低的新颖除臭生化技术工艺,可为原位、持续、低廉及安全地 除臭提供革新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臭效率高、以废治废、成本低廉的生化 废气除臭净化床,以及使用该净化床进行生物除臭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该生化废气除臭净化床生化废气除 臭净化床包括反应池和外源营养液供给系统;所述反应池的下端设有废气进口 ,在反应池 的底部设有倾斜放置的导液板和渗漏液出口,渗漏液出口位于导液板的底端;在导液板的 上方设有填料层,该填料层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导液板和填料层 之间的空腔为气体扩散室;所述外源营养液供给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贮液罐和营养液输送 装置,反应池通过渗漏液出口与贮液罐连通,营养液输送装置的出液端安装有喷淋器,喷淋 器置于反应池内第二填料层的上方。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贮液罐由渗漏液贮液罐和营养液贮液罐组成,渗漏液贮液罐和营养液贮液罐分别与液体输送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贮液罐占其高度1/2 9/10的部分埋置于地面以下。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在所述导液板的下表面覆盖有防渗膜。 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生化废气除臭净化床进行生物除臭的方法是废气由反应池的废气进口输入到气体扩散室并向上依次进入填料层的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外源营养液供给系统通过营养液输送装置将贮液罐)中的营养液输送到喷淋器并喷淋在填料层上,所述填料层的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分别置放有含有除臭功能菌的填料,所述填料的空隙度为40 60% 、填料的含水率为45 65% (重量),填料深度为35 120cm ;填料中的除臭功能菌将废气中的臭味物质吸收;净化后的气体向上逸出反应池,营养液由填料层向下渗透到倾斜放置的导液板上,并经由位于导液板的底端的渗漏液出口流入外源营养液供给系统的贮液罐中。 进一步地,废气通过所述反应池的时间为3 25秒;废气通过反应池前后的气压差为0. 50 1. 50cm水柱。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中的填料体积比为2 5 : 3 8(平均体积比为3 : 4);第一填料层置放的是粗填料,所述粗填料为粗木屑、作物秸秆、粉碎树枝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所述粗填料的粒径范围为3. 0mm 10. 0mm ;第二填料层置放的是细填料,所述细填料为龙糠、细木屑、粉碎秸秆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所述细填料的粒径范围为0. 5mm 3. 0mm。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外源营养液为体积比为20 : io : i的有机营养液、常量元素营养液和微量元素营养液的混合液。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有机营养液由10-90mL体积百分含量为20%的马铃薯浸出液和3-8g蔗糖组成;常量元素营养液由0. 9-2. 5g NH4C1、0. 2-0. 4g KN03、0. 4-0. 7g KH2P04、0. 1-1. 0g NaC1、0. 01-0. 05g MgCl,0. 06-0. 50g〇&2<:1组成;微量元素营养液由O. 1-0. 9gFeCl3、0. 05-0. 2g H3B03、0. 01-0. 05gCuS045H20、0. 02-0. 2g KI、0. 01-0. lgMnCl24H20、0. 01-0. 12g ZnS047H20、0. 005-0. 05g CoC17H20和0. 01-0. 05g Na2Mo042H20组成。 与现有技术的常规活性炭吸附除臭法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以可降解生物质废弃物(农作物桔杆、木屑、龙糠、堆肥等)为填料的生化废气除臭净化床,通过优化填料、营养盐、及水分等因子,促进除臭功能菌的富集与活性跃增,就地实现污染空气高效、持续、低廉及安全地生物除臭,操控效能稳定。(2)以废治废,基本维护容易。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可降解的生物质废弃物(如秸秆、木屑等),填料获取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数量充足,在同等除臭容量条件下,本专利技术的填料成本为活性炭的5_10%。本专利技术一次成型后,在正常的使用与基本的维护条件下,无需更换填料可确保持续使用5年,寿命长且使用成本低廉。 (3)处理对象多元化,效能显著。本专利技术除臭物质种类不仅包括挥发性脂肪酸(VFAs)、挥发性有机碳(VOC)及硫醇等有机物,同时对如氨气、硫化氢等无机恶臭气体功效显著。在停留时间5-30s的通气强度下,氨气、硫化氢、挥发性脂肪酸、吲哚以及硫醇等可达到85%以上。处理后排放气体,其臭气嗅辨测量(Olfactometer)稀释倍数下降至0. 2至1. M咅。 (4)外源营养强化补给,增效作用显著。通过向填料添加外源营养液的技术途径可激活及放大本专利技术的除臭功能菌效能,特别当除臭净化床处于启动阶段、以及室外温度较低的秋冬季节时。当除臭负荷过量时,添加外源营养液的技术途径也可确保短时间内提高功能菌种群数量与活性。 (5) 二次污染就地资源化,环境友好效应显著。通过扩散室渗漏液回灌利用技术,不仅解决本生化废气除臭净化床过量渗漏液对水体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在回灌的过程中,渗漏液所含丰富的有机质及氮磷营养物可增强功能菌活性与功能,提高恶臭去除效率。渗漏液收集贮存和营养液贮存供给部件合二为一,并建成营养液供给系统,该系统是常规生物除臭反应器所不具备的。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生化废气除臭净化床的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化废气除臭净化床,其特征是:它包括反应池和外源营养液供给系统;所述反应池的下端设有废气进口(8),在反应池的底部设有倾斜放置的导液板(11)和渗漏液出口(12),渗漏液出口(12)位于导液板(11)的底端;在导液板(11)的上方设有填料层(1),该填料层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填料层(3)和第二填料层(4),导液板(11)和填料层(1)之间的空腔为气体扩散室;所述外源营养液供给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贮液罐(14)和营养液输送装置,反应池通过渗漏液出口(12)与贮液罐(14)连通,营养液输送装置的出液端安装有喷淋器(19),喷淋器(19)置于反应池内第二填料层(4)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生化废气除臭净化床,其特征是它包括反应池和外源营养液供给系统;所述反应池的下端设有废气进口(8),在反应池的底部设有倾斜放置的导液板(11)和渗漏液出口(12),渗漏液出口(12)位于导液板(11)的底端;在导液板(11)的上方设有填料层(1),该填料层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填料层(3)和第二填料层(4),导液板(11)和填料层(1)之间的空腔为气体扩散室;所述外源营养液供给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贮液罐(14)和营养液输送装置,反应池通过渗漏液出口(12)与贮液罐(14)连通,营养液输送装置的出液端安装有喷淋器(19),喷淋器(19)置于反应池内第二填料层(4)的上方。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生化废气除臭净化床,其特征是所述贮液罐(14)由渗 漏液贮液罐(20)和营养液贮液罐(21)组成,渗漏液贮液罐(20)和营养液贮液罐(21)分 别与液体输送装置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化废气除臭净化床,其特征是所述贮液罐占其 高度1/3 9/10的部分埋置于地面以下。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化废气除臭净化床,其特征是在所述导液板 (11)的下表面覆盖有防渗膜(10)。5. —种使用权利要求1的生化废气除臭净化床进行生物除臭的方法,其特征是废气 由反应池的废气进口 (8)输入到气体扩散室并向上依次进入填料层的第一填料层(3)和第 二填料层(4);外源营养液供给系统通过营养液输送装置将贮液罐(14)中的营养液输送到 喷淋器(19)并喷淋在填料层上,所述填料层的第一填料层(3)和第二填料层(4)分别置放 有含有除臭功能菌的填料,所述填料的空隙度为40 60% 、填料的含水率为45 65% (重 量),填料深度为35 120cm ;填料中的除臭功能菌将废气中的臭味物质吸收;净化后的气 体向上逸出反应池,营养液由填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剑,陈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