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暖装置层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7555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1
本技术提出一种取暖装置层结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上壳体、第一海绵、第一发热机构以及第一下壳体,所述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固定连接一起,所述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发热机构贴合第一下壳体,所述第一下壳体形成导热介面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上壳体、第一海绵、第一加热机构以及第一下壳体,第一加热机构贴合在第一下壳体上并第一下壳体形成导热介质以供暖,该第一海绵作为填充在第一安装腔内以减少热量损耗,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暖装置层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暖水袋是在装有液体的袋体内设置有发热丝,通过发热丝把液体加热后,热量从袋体向外辐射来工人取暖用,这种暖水袋的结构复杂,且在加热过程中容易出现袋体炸裂或者;现有的暖手宝是通过暖手宝内的加热装置加热后通过金属外壳向外辐射热量,这种暖水袋和暖手宝只能作为暖手用,难以覆盖在用户的膝盖或者腰腹进行取暖,供暖体积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可以变换状态的取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取暖装置层结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上壳体、第一海绵、第一发热机构以及第一下壳体,所述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固定连接一起,所述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发热机构贴合第一下壳体,所述第一下壳体形成导热介面。

2、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控制区,所述控制区上设置有控制板和内置电源,所述控制板分别与内置电源以及第一发热机构电性连接。

3、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充电冲孔,所述充电冲孔电连接充电模块以给内置电源充电。

4、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置电源设置有上电源壳和下电源壳,所述上电源壳和下电源壳可拆卸连接一起,所述内置电源设置在上电源壳、下电源壳之间,所述上电源壳和下电源壳为耐火材料成型。

5、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其还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柔性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折叠设置或者打开设置。

6、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由上而下设置有第二上壳体、第二海绵、第二加热机构以及第二下壳体,所述第一上壳体和第二下壳体固定连接。

7、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壳体和第二下壳体组合形成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与第二海绵设置在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与第二下壳体贴合。

8、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为电热丝或者电热膜。

9、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热机构为电热丝或者电热膜。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上壳体、第一海绵、第一发热机构以及第一下壳体,第一发热机构贴合在第一下壳体上并第一下壳体形成导热介质以供暖,该第一海绵作为填充在第一安装腔内以减少热量损耗,节能环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暖装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上壳体、第一海绵、第一发热机构以及第一下壳体,所述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固定连接一起,所述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发热机构贴合第一下壳体,所述第一下壳体形成导热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装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控制区,所述控制区上设置有控制板和内置电源,所述控制板分别与内置电源以及第一发热机构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暖装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充电冲孔,所述充电冲孔连接充电模块以给内置电源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暖装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源设置有上电源壳和下电源壳,所述上电源壳和下电源壳可拆卸连接一起,所述内置电源设置在上电源壳、下电源壳之间,所述上电源壳和下电源壳为耐火材料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装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柔性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折叠设置或者打开设置。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暖装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由上而下设置有第二上壳体、第二海绵、第二加热机构以及第二下壳体,所述第一上壳体和第二下壳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暖装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壳体和第二下壳体组合形成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与第二海绵设置在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与第二下壳体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暖装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为电热丝或者电热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装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机构为电热丝或者电热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暖装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上壳体、第一海绵、第一发热机构以及第一下壳体,所述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固定连接一起,所述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发热机构贴合第一下壳体,所述第一下壳体形成导热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装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控制区,所述控制区上设置有控制板和内置电源,所述控制板分别与内置电源以及第一发热机构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暖装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充电冲孔,所述充电冲孔连接充电模块以给内置电源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暖装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源设置有上电源壳和下电源壳,所述上电源壳和下电源壳可拆卸连接一起,所述内置电源设置在上电源壳、下电源壳之间,所述上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优益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