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无烟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520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1
本技术涉及炉具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无烟炉,用于烹饪和/或取暖,其中,便携式无烟炉包括燃烧筒、隔网以及第一通风孔,燃烧筒设有上下开口的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火源;隔网设于容纳腔内,并用于承载火源;第一通风孔设于燃烧筒的上下两端,各第一通风孔沿燃烧筒周向分布,并连通容纳腔,下端的所述第一通风孔位于隔网下方。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中,便携式无烟炉在室外或者室内使用,能都改善燃烧物在炉内的燃烧效果,降低烟的产生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灶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无烟炉


技术介绍

1、火炉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用于烹饪和/或取暖。

2、一些火炉通过燃烧木柴、木炭或者其他燃烧物提供热量,但存在燃烧物不能充分燃烧时有烟产生的问题,特别是在室内使用,空气流通性不大时第一时间就不能将产生的烟扩散出去,会被周围的使用者吸入,造成一些负面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无烟炉,旨在改善燃烧物在炉内的燃烧效果,降低烟的产生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便携式无烟炉,包括:

3、燃烧筒,所述燃烧筒设有上下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火源;

4、隔网,所述隔网设于所述容纳腔,并用于承载火源;以及

5、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设于所述燃烧筒的上下两端,各所述第一通风孔沿所述燃烧筒周向分布,并连通所述容纳腔,下端的所述第一通风孔位于所述隔网下方。

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无烟炉设有上盖,所述上盖活动设于所述燃烧筒,并开设有与所述燃烧筒的容纳腔连通的聚火口。

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无烟炉设有托架,所述托架活动设于上盖背向所述燃烧筒的一侧。

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无烟炉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台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活动设于所述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背向所述支撑腿的一侧连接所述燃烧筒背向所述托架的一侧。

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背向所述燃烧筒的一侧设有连接柱,所述支撑腿的一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转动设于所述连接柱内。

10、所述支撑架具有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支撑腿贴合所述支撑台,所述支撑腿与所述支撑台之间形成的支撑夹角为0度;在所述支撑状态,所述支撑腿的自由端远离所述支撑台,所述支撑腿与所述支撑台之间形成的支撑夹角不为0度。

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无烟炉设有外筒,所述外筒套设于所述燃烧筒的外围,所述外筒的底部设有沿筒壁周向的支撑块,且所述外筒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二通风孔,各所述第二通风孔沿所述外筒周向分布,且连通所述容纳腔。

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筒的上开口朝向所述外筒的下开口的方向逐渐扩大。

1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燃烧筒的内壁设有多个凸台,所述凸台一体固定设于燃烧筒的内壁,所述隔网设于所述凸台上。

1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无烟炉包括一个收集底座,所述收集底座活动设于所述支撑台背向所述支撑腿的一侧;

15、所述收集底座包括支撑壁和收集底板,所述收集底板连接所述支撑壁,所述支撑壁远离所述收集底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燃烧筒的底部,所述收集底板设于所述支撑台背向所述支撑腿的一侧,并用于收集碳灰。

16、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中,便携式无烟炉包括燃烧筒、隔网以及第一通风孔,在燃烧筒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且围合形成容纳腔,在燃烧筒的容纳腔底部设有隔网,将已经被点燃的木炭或者其他热源通过上端的开口放置在隔网上,因为燃烧筒下端的第一通风孔位于隔网的下方,在燃烧时快速将通风孔附近的空气吸入,因为燃烧时会使腔内隔网周围的空气膨胀,压力变大,空气往上走,产生的烟可以通过上端的通风孔排出,形成一个气流流向,能改善燃烧物在炉内的燃烧效果,降低烟的产生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无烟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烟炉(1)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烟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烟炉(1)设有上盖(13),所述上盖(13)活动设于所述燃烧筒(11),并开设有与所述燃烧筒(11)的容纳腔连通的聚火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无烟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烟炉(1)设有托架(14),所述托架(14)活动设于上盖(13)背向所述燃烧筒(11)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无烟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烟炉(1)设有支撑架(16),所述支撑架(16)包括支撑台(161)和支撑腿(162),所述支撑腿(162)活动设于所述支撑台(161),所述支撑台(161)背向所述支撑腿(162)的一侧连接所述燃烧筒(11)背向所述托架(14)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无烟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61)背向所述燃烧筒(11)的一侧设有连接柱(1611),所述支撑腿(162)的一端设有连接杆(1621),所述连接杆转动设于所述连接柱(1611)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烟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烟炉(1)设有外筒(12),所述外筒(12)套设于所述燃烧筒(11)的外围,所述外筒(12)的底部设有沿筒壁周向的支撑块(121),且所述外筒(12)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二通风孔(12a),各所述第二通风孔(12a)沿所述外筒(12)周向分布,且连通所述容纳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无烟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2)的上开口朝向所述外筒(12)的下开口的方向逐渐扩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烟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筒(11)的内壁设有多个凸台,所述凸台一体固定设于燃烧筒(11)的内壁,所述隔网(15)设于所述凸台上。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无烟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烟炉(1)包括一个收集底座(17),所述收集底座(17)活动设于所述支撑台(161)背向所述支撑腿(162)的一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无烟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烟炉(1)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烟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烟炉(1)设有上盖(13),所述上盖(13)活动设于所述燃烧筒(11),并开设有与所述燃烧筒(11)的容纳腔连通的聚火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无烟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烟炉(1)设有托架(14),所述托架(14)活动设于上盖(13)背向所述燃烧筒(11)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无烟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烟炉(1)设有支撑架(16),所述支撑架(16)包括支撑台(161)和支撑腿(162),所述支撑腿(162)活动设于所述支撑台(161),所述支撑台(161)背向所述支撑腿(162)的一侧连接所述燃烧筒(11)背向所述托架(14)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无烟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61)背向所述燃烧筒(11)的一侧设有连接柱(1611),所述支撑腿(16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昊鸿户外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