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聚乳酸增韧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制得的聚乳酸树脂技术_技高网

一种聚乳酸增韧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制得的聚乳酸树脂技术

技术编号:4117498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乳酸增韧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制得的聚乳酸树脂,所述聚乳酸增韧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聚乳酸15‑80份、增韧聚合物5‑70份、扩链剂0.05‑3份、增塑剂1‑25份、填充剂0‑40份、润滑剂0.05‑5份、抗氧剂0.05‑2份、成核剂0.05‑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制备的聚乳酸树脂综合力学性能优异,提升了聚乳酸树脂韧性的同时保持了材料一定的刚性,且冲击性能、断裂标称应变提高,同时具有较高的弯曲模量和拉伸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聚乳酸增韧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制得的聚乳酸树脂


技术介绍

1、塑料作为现代工业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形成的污染已经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减少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严重挑战。

2、聚乳酸(pla)材料具有优良的可生物降解性,是脂肪族聚酯中最重要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环境友好的高分子材料。其单体原料乳酸可通过发酵玉米淀粉等粮作物大规模制取,能摆脱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废弃后,在堆肥条件细菌、水等的作用下可以完全分解为co2和h2o,对环境无害,且在人体内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聚乳酸被国际社会公认为绿色高分子环保材料,是新世纪最有前景的新型材料之一。pla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压缩模量和透明性,但质硬,韧性较差,缺乏柔性和弹性,这些缺点都限制了它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改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乳酸增韧组合物,所述聚乳酸增韧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聚乳酸15-80份、增韧聚合物5-70份、扩链剂0.05-3份、增塑剂1-25份、填充剂0-40份、润滑剂0.05-5份、抗氧剂0.05-2份、成核剂0.05-3份。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聚乳酸增韧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组分:聚乳酸20-60份、增韧聚合物5-60份、扩链剂0.1-1份、增塑剂3-20份、填充剂0-20份、润滑剂0.1-2份、抗氧剂0.1-2份、成核剂0.1-2份。p>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聚乳酸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300000,优选的为150000-250000,示例性地为150000、160000、180000、200000、210000、220000、230000、240000或250000。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聚乳酸的熔融指数mi在210℃,2.16kg测试条件下的为2-30g/10min,优选为3-20g/10min,示例性为3g/10min、6g/10min、7g/10min、9g/10min、11g/10min、12g/10min、15g/10min、18g/10min。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聚乳酸选自聚-l-乳酸、聚-d-乳酸和聚-dl-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示例性地,所述聚乳酸的含量为20份、25份、30份、35份、40份、45份、50份、55份、60份。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增韧聚合物为式(1)所示的聚3-羟基丙酸酯(p3hp);

7、

8、n为690-1390。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聚3-羟基丙酸酯的制备方法如下:

10、(s1)在持续通入惰性气体下,将式(a)所示的3-羟基丙酸酯与催化剂加热反应;

11、

12、(s2)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步骤(s1)中产物降至15-35℃,将降温后的产物静置至少8h后,与开环催化剂混合,加热进行反应,制备得到式(1)所示的聚3-羟基丙酸酯。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步骤(s1)中,加热反应过程为,先在130-170℃第一次加热,再在150-200℃第二次加热;其中,第一次加热的时间为10-16h,第二次加热的时间为5-8h。优选地,第二次加热的真空度为0-100pa。

14、示例性地,第一次加热的温度为130℃、135℃、140℃、145℃、150℃、155℃、160℃、165℃或170℃;第一次加热的时间为10h、11h、12h、14h、15h或16h。优选地,第一次加热可以在常压下进行。

15、示例性地,第二次加热的温度为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90℃、195℃或200℃;第二次加热的时间为5h、6h、7h或8h。

16、示例性地,第二次加热的真空度为0、10pa、20pa、30pa、40pa、50pa、60、70pa、80pa、90pa或100pa。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步骤(s1)中,所述催化剂可以为醋酸锑、钛酸四丁酯、钛酸四甲酯、钛酸异丁酯、锆酸四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步骤(s1)中,通入惰性气体的速度为0.05-0.4l/min,优选为0.1-0.3l/min,示例性地为0.1l/min、0.2l/min或0.3l/min。若惰性气体通入速率过大,会导致物料大量蒸出。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步骤(s1)中,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式(a)所示的3-羟基丙酸酯的0.02wt%-0.2wt%。示例性地为0.02wt%、0.04wt%、0.06wt%、0.08wt%、0.1wt%、0.11wt%、0.12wt%、0.14wt%、0.16wt%、0.18wt%或0.2wt%。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步骤(s1)中,在加热反应过程中,还可以边反应边除去小分子副产品;所述小分子副产品包括甲醇、低聚物等。

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步骤(s1)具体为:

22、(s1-1)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式(a)所示的3-羟基丙酸酯与催化剂在130-170℃下保温5-8h,并除去副产物甲醇;

23、(s1-2)向步骤(s1-1)中持续通入惰性气体5-8h后,再加入催化剂,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升温至150-200℃,在真空度0-100pa的条件下保温5-8h,除去小分子副产品。

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步骤(s1-1)中,所述催化剂加入量是式(a)所示的3-羟基丙酸酯的0.01wt%-0.1wt%。示例性地为0.01wt%、0.02wt%、0.04wt%、0.06wt%、0.08wt%或0.1wt%。

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步骤(s1-2)中,所述催化剂加入量为式(a)所示的3-羟基丙酸酯的0.01wt%-0.1wt%。示例性地为0.01wt%、0.02wt%、0.04wt%、0.06wt%、0.08wt%或0.1wt%。

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步骤(s1-2)中,通入惰性气体的速度为0.05-0.4l/min,优选为0.1-0.3l/min,示例性地为0.1l/min、0.2l/min或0.3l/min。

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步骤(s2)中,降温后静置的时间为8-16h。示例性地为8h、9h、10h、11h、12h、13h、14h、15h或16h。

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步骤(s2)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50-200℃;加热时的真空度为0-100pa;加热的时间为5-8h。

29、示例性地,加热的温度为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90℃、195℃或200℃;加热的时间为5h、6h、7h或8h。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乳酸增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增韧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聚乳酸15-80份、增韧聚合物5-70份、扩链剂0.05-3份、增塑剂1-25份、填充剂0-40份、润滑剂0.05-5份、抗氧剂0.05-2份、成核剂0.05-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30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聚合物为式(1)所示的聚3-羟基丙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0-10000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甘油、聚乙二醇、蓖麻油、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或乙酰柠檬酸三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聚乳酸增韧组合物各原料混合,制备得到所述聚乳酸增韧组合物。

7.一种聚乳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树脂是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组合物制备得到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乳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树脂在190℃,2.16kg测试条件下的熔融指数MI为5-22g/10mi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乳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树脂的弯曲模量不低于1000MPa。

10.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上述聚乳酸增韧组合物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再将其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得到所述聚乳酸树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乳酸增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增韧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聚乳酸15-80份、增韧聚合物5-70份、扩链剂0.05-3份、增塑剂1-25份、填充剂0-40份、润滑剂0.05-5份、抗氧剂0.05-2份、成核剂0.05-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30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聚合物为式(1)所示的聚3-羟基丙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0-10000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甘油、聚乙二醇、蓖麻油、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或乙酰柠檬酸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伟刘子龙蒲文亮陈明亮朱军成李方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院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