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块中斜顶顶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407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8
本技术公开了滑块中斜顶顶出结构,包括滑块、直线型移位机构,本方案中简化结构,通过单滑块、直线型移位机构、弹性连接的斜顶相配合实现一次脱模,成本降低。使用时在滑块通过移位机构向外滑动过程中,斜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内顶出并逐步脱离产品卡扣,滑块继续向外滑动至其它倒扣完全脱离即可开始顶出产品;模具合模前在移位机构驱使下滑块复位,在动模配合面的限位下驱使斜顶回退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装置,具体涉及滑块中斜顶顶出结构


技术介绍

1、如图7所示,部分产品需要成型倒扣12结构,在模具成型后脱模过程一般以图8所示的顶出机构进行脱模,图8中的顶出机构需要滑块3、二次滑块13配合对应油缸等执行两次动作方可完成产品倒扣12脱模,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陷,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2、本申请文件公开滑块中斜顶顶出结构,包括滑块、直线型移位机构,所述直线型移位机构的移动端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块的首端侧面处设置沿相对轴线方向朝向内侧倾斜的方向延伸的导向滑槽,所述斜顶与导向滑槽滑动配合且斜顶与滑块之间通过弹性件形成弹性连接,通过弹性件驱使斜顶沿导向滑槽前移。

3、本方案中简化结构,通过单滑块、直线型移位机构、弹性连接的斜顶相配合实现一次脱模,成本降低。使用时在滑块通过移位机构向外滑动过程中,斜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内顶出并逐步脱离产品卡扣,滑块继续向外滑动至其它倒扣完全脱离即可开始顶出产品;模具合模前在移位机构驱使下滑块复位,在动模配合面的限位下驱使斜顶回退复位。

4、对于弹性件的安置而言,如在斜顶周壁与对应滑块腔壁之间,或斜顶尾端与对应滑块腔壁之间等,根据需求选择。

5、对于导向滑槽偏离轴线的角度,可根据产品卡扣的尺寸而定,满足斜顶移动过程中与产品卡扣脱离即可,如15°、20°、30°等均可。

6、对于直线型移位机构而言,如气缸、液缸、齿轮齿条型、丝杠移位型等均可,优选气缸或液缸,体积小,方便安装。

7、进一步,所述斜顶的尾端处设置限位杆,所述滑块上设置用于限制限位杆移动的挡位面,通过挡位面对限位杆的限位以同步限制弹性件对斜顶的顶出距离。

8、本方案中增加限位杆,通过限位杆与滑块上挡位面的配合使斜顶的移位处于预定范围,对于限位杆而言,可根据需求安置在滑块内,或部分处于滑块外,根据需求选择。

9、进一步,所述导向滑槽的尾端处滑块位置设置通孔,所述限位杆首端自通孔伸入并与斜顶的尾端相连,所述限位杆的尾端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以通孔孔口周边端面形成与限位杆配合的挡位面,合理布局,方便安装。

10、进一步,所述滑块呈z字型,处于上方的横端侧面处设置导向滑槽,处于中间的纵端处设置通孔并与导向滑槽相连通,所述限位杆的尾端自纵端伸出,合理设置滑块构型以方便在模具中安装,以及方便限位杆的安装及移位等。

11、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并套在限位杆上,方便安装。

12、进一步,所述滑块的尾端处设置插槽,所述移位机构的移动端设置连接块且连接块插接在插槽内,连接块与插槽的配合方便移位机构与滑块的对接。

13、进一步,所述滑块首端相对两侧面处均设置导向滑槽,每个导向滑槽均对应滑动连接斜顶,两导向滑槽相向倾斜设置,对于单侧面或双侧面处安装导向滑槽可根据产品所需卡扣结构而定。

14、进一步,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滑动连接滑块且滑块后方的安装座位置设置移位机构,在安装座上安装滑块及移位机构,方便在模具上进行模块化组装。

15、进一步,所述安装座上沿移位机构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限位开关,所述滑块的尾端处设置与限位开关配合的限位块,通过限位开关限制滑块的移动范围,提高安全性。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7、1、本技术简化顶出结构,以弹性连接斜顶、滑块配合移位机构通过一次滑块实现产品卡扣脱模,使用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滑块中斜顶顶出结构,包括滑块(3)、直线型移位机构(2),所述直线型移位机构(2)的移动端与滑块(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的首端侧面处设置沿相对轴线方向朝向内侧倾斜的方向延伸的导向滑槽(31),所述斜顶(4)与导向滑槽(31)滑动配合且斜顶(4)与滑块(3)之间通过弹性件(10)形成弹性连接,通过弹性件驱使斜顶沿导向滑槽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中斜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4)的尾端处设置限位杆(5),所述滑块(3)上设置用于限制限位杆(5)移动的挡位面,通过挡位面对限位杆的限位以同步限制弹性件对斜顶的顶出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块中斜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槽(31)的尾端处滑块位置设置通孔(32),所述限位杆(5)首端自通孔(32)伸入并与斜顶(4)的尾端相连,所述限位杆(5)的尾端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以通孔孔口周边端面形成与限位杆配合的挡位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块中斜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呈Z字型,处于上方的横端(33)侧面处设置导向滑槽(31),处于中间的纵端(34)处设置通孔(32)并与导向滑槽(31)相连通,所述限位杆(5)的尾端自纵端伸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块中斜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0)为弹簧并套在限位杆(5)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中斜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的尾端处设置插槽(6),所述移位机构(2)的移动端设置连接块(9)且连接块(9)插接在插槽(6)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中斜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首端相对两侧面处均设置导向滑槽(31),每个导向滑槽(31)均对应滑动连接斜顶(4),两导向滑槽相向倾斜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中斜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上滑动连接滑块(3)且滑块(3)后方的安装座(1)位置设置移位机构(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块中斜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沿移位机构(2)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限位开关(7),所述滑块(3)的尾端处设置与限位开关配合的限位块(8)。

...

【技术特征摘要】

1.滑块中斜顶顶出结构,包括滑块(3)、直线型移位机构(2),所述直线型移位机构(2)的移动端与滑块(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的首端侧面处设置沿相对轴线方向朝向内侧倾斜的方向延伸的导向滑槽(31),所述斜顶(4)与导向滑槽(31)滑动配合且斜顶(4)与滑块(3)之间通过弹性件(10)形成弹性连接,通过弹性件驱使斜顶沿导向滑槽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中斜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4)的尾端处设置限位杆(5),所述滑块(3)上设置用于限制限位杆(5)移动的挡位面,通过挡位面对限位杆的限位以同步限制弹性件对斜顶的顶出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块中斜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槽(31)的尾端处滑块位置设置通孔(32),所述限位杆(5)首端自通孔(32)伸入并与斜顶(4)的尾端相连,所述限位杆(5)的尾端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以通孔孔口周边端面形成与限位杆配合的挡位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块中斜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呈z字型,处于上方的横端(33)侧面处设置导向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向荣薛国权杨相松吕帮辉应运琦王文彪泮建峰叶琪袁能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海县凯翔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