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单元及其过滤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382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8
一种过滤单元及过滤箱,过滤单元包含过滤模块及滤材扩增模块;过滤模块具有外侧过滤组件及内侧过滤组件,外侧过滤组件与内侧过滤组件之间形成一过滤空间;所述滤材扩增模块结合在外侧过滤组件及内侧过滤组件的一者,滤材扩增模块具有一扩充空间连通所述过滤空间;过滤箱包含前述过滤单元以及一固定单元,固定单元包含多个固定侧框及安装框架,每两个固定侧框分别组接在过滤模块两侧,以固定外侧过滤组件与内侧过滤组件,所述过滤单元通过所述多个固定侧框被固定在安装框架中,借此增加过滤单元的内部空间容积,提升过滤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空气过滤技术有关,特别涉及一种过滤单元及其过滤箱


技术介绍

1、目前许多光电、精密工业及半导体产业的制造领域中,为了符合产品生产要求,通常会在干净、无污染及隔离环境的无尘空间进行生产制造。

2、所述无尘空间的环境通常会在进风口架设风机及空气过滤设备,使气流经由所述风机驱动且通过所述空气过滤设备的过滤,以阻隔气流的悬浮物进入所述无尘空间。

3、一般来说,所述空气过滤设备当中过滤组件基本结构,包含两个片状滤材及一滤材设置在所述两个滤材之间,由于所述过滤组件的内部空间是依据所述两滤材的间隔距离所形成,且所述两滤材不具备扩增面积的区域,以至于所述过滤组件的内部空间容积受到所述两滤材的形态限制,因而无法增加所述滤材的填充量,降低所述过滤组件的使用寿命,致使浪费所述过滤组件的汰换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单元及其过滤箱,增加所述过滤单元的内部空间容积,不仅提升过滤效能,且延长使用寿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过滤单元,包含一过滤模块及一滤材扩增模块;所述过滤模块具有一外侧过滤组件及一内侧过滤组件,所述外侧过滤组件与所述内侧过滤组件相间隔设置,形成一过滤空间;所述滤材扩增模块结合在所述过滤模块当中所述外侧过滤组件及所述内侧过滤组件的其中一者,所述滤材扩增模块对应所述过滤模块内部具有一扩充空间连通所述过滤空间。

3、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滤材扩增模块包含至少一第一扩增部及至少一第二扩增部,所述第一扩增部是一体成型在所述外侧过滤组件上,所述第二扩增部是一体成型在所述内侧过滤组件上。

4、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外侧过滤组件具有一外侧过滤面,所述内侧过滤组件具有一内侧过滤面,所述第一扩增部及所述第二扩增部是以凹凸结构分别结合在所述外侧过滤面与所述内侧过滤面上,且所述第一扩增部与所述第二扩增部之间形成所述扩充空间。

5、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扩增部具有一凸段是相对所述外侧过滤面向外凸出,且所述第一扩增部于所述凸段内侧形成一容槽,所述第二扩增部具有一凹段是以朝所述第一扩增部的凸段相对所述内侧过滤面凹入所述容槽。

6、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外侧过滤面的两侧具有两个第一侧端,且所述外侧过滤面具有一第一平直端是连结所述两个第一侧端,所述第一扩增部是对应所述第一平直端的延伸方向以连接所述两个第一侧端而成型在所述外侧过滤面上,且所述外侧过滤面通过所述第一扩增部的分隔而形成多个外侧过滤区段是位于所述第一扩增部的两侧;所述内侧过滤面的两侧具有两个第二侧端,且所述内侧过滤面具有一第二平直端是连结所述两个第二侧端,所述第二扩增部是对应所述第二平直端的延伸方向以连接所述两个第二侧端而成型在所述内侧过滤面上,且所述内侧过滤面通过所述第二扩增部的分隔而形成多个内侧过滤区段是位于所述第二扩增部的两侧,其中所述多个内侧过滤区段与所述多个外侧过滤区段相互面对。

7、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扩增部具有两个第一结合段是对应同侧于所述外侧过滤面的两个第一侧端,所述第二扩增部具有两个第二结合段是对应同侧于所述内侧过滤面的两个第二侧端,所述两个第一结合段与所述两个第二结合段相互贴抵。

8、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外侧过滤组件包含一第一外侧滤网及一第二外侧滤网,所述第一外侧滤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外侧滤网的一端相结合,且所述第一外侧滤网与所述第二外侧滤网分别向外倾斜,形成一开放槽;所述内侧过滤组件容置在所述外侧过滤组件的开放槽,所述内侧过滤组件包含一第一内侧滤网及一第二内侧滤网,所述第一内侧滤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侧滤网的一端相结合,且所述第一内侧滤网与所述第二内侧滤网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外侧滤网及所述第二外侧滤网向外倾斜,以使所述第一外侧滤网与所述第一内侧滤网之间形成一第一过滤空间,且所述第二外侧滤网与所述第二内侧滤网之间分别形成一第二过滤空间。

9、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外侧过滤组件包含一底座滤网,所述底座滤网的两侧分别结合所述第一外侧滤网与所述第二外侧滤网;所述内侧过滤组件包含一连接滤网,所述连接滤网面对所述底座滤网,且所述连接滤网的两侧分别结合所述第一内侧滤网与所述第二内侧滤网,其中所述连接滤网与所述底座滤网之间形成一连通空间,且第一过滤空间与所述第二过滤空间通过所述连通空间相互连通。

10、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外侧过滤组件具有多个外侧结合部,所述多个外侧结合部是对应于各所述外侧过滤区段分别设于所述外侧过滤面的两个第一侧端;所述内侧过滤组件具有多个内侧结合部,所述多个内侧结合部是对应于各所述内侧过滤区段分别设于所述内侧过滤面的两个第二侧端,且各所述外侧结合部与各所述内侧结合部相互接合。

11、本技术提供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滤箱,包含前述过滤单元及一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固定所述过滤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含多个固定侧框及一安装框架,每两个固定侧框分别组接在所述过滤模块的两侧,以固定所述外侧过滤组件与所述内侧过滤组件,所述安装框架具有一安装空间,所述安装框架锁接所述多个固定侧框,以使所述过滤单元是通过所述多个固定侧框被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的安装空间中。

12、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每两个固定侧框分别固定在所述外侧过滤组件的两侧,且各所述固定侧框包含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具有凸缘与所述外侧过滤组件相抵靠。进一步地,所述凸缘包括有两个侧缘、一底缘及一顶缘,所述两个侧缘具有两个侧挡块以抵接在所述第一外侧滤网与所述第二外侧滤网的所述外侧过滤面周缘,所述底缘具有一衔接挡块连接所述两个侧挡块,所述衔接挡块对应抵接在所述底座滤网的周缘。

13、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框架具有二安装支杆,所述过滤单元为多个是相邻并列在所述二安装支杆之间,且各所述过滤单元通过每两个固定侧框被固定在所述二安装支杆上。

14、本技术的效果在于,所述过滤单元通过所述过滤模块与所述滤材扩增模块的结构设计,所述滤材扩增模块对应所述过滤模块内部形成有所述扩充空间,增加所述过滤单元的内部空间的容积,进而扩增所述过滤单元当中滤材的填充量,更为提升所述过滤箱的过滤效能,且延长所述多个过滤单元的使用寿命,达到节省所述过滤单元的汰换成本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材扩增模块包含至少一第一扩增部及至少一第二扩增部,所述第一扩增部是一体成型在所述外侧过滤组件上,所述第二扩增部是一体成型在所述内侧过滤组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过滤组件具有一外侧过滤面,所述内侧过滤组件具有一内侧过滤面,所述第一扩增部及所述第二扩增部是以凹凸结构分别结合在所述外侧过滤面与所述内侧过滤面上,且所述第一扩增部与所述第二扩增部之间形成所述扩充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增部具有一凸段是相对所述外侧过滤面向外凸出,且所述第一扩增部于所述凸段内侧形成一容槽,所述第二扩增部具有一凹段是以朝所述第一扩增部的凸段相对所述内侧过滤面凹入所述容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过滤面的两侧具有两个第一侧端,且所述外侧过滤面具有一第一平直端是连结所述两个第一侧端,所述第一扩增部是对应所述第一平直端的延伸方向以连接所述两个第一侧端而成型在所述外侧过滤面上,且所述外侧过滤面通过所述第一扩增部的分隔而形成多个外侧过滤区段是位于所述第一扩增部的两侧;所述内侧过滤面的两侧具有两个第二侧端,且所述内侧过滤面具有一第二平直端是连结所述两个第二侧端,所述第二扩增部是对应所述第二平直端的延伸方向以连接所述两个第二侧端而成型在所述内侧过滤面上,且所述内侧过滤面通过所述第二扩增部的分隔而形成多个内侧过滤区段是位于所述第二扩增部的两侧,其中所述多个内侧过滤区段与所述多个外侧过滤区段相互面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增部具有两个第一结合段是对应同侧于所述外侧过滤面的两个第一侧端,所述第二扩增部具有两个第二结合段是对应同侧于所述内侧过滤面的两个第二侧端,所述两个第一结合段与所述两个第二结合段相互贴抵。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过滤组件包含一第一外侧滤网及一第二外侧滤网,所述第一外侧滤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外侧滤网的一端相结合,且所述第一外侧滤网与所述第二外侧滤网分别向外倾斜,形成一开放槽;所述内侧过滤组件容置在所述外侧过滤组件的开放槽,所述内侧过滤组件包含一第一内侧滤网及一第二内侧滤网,所述第一内侧滤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侧滤网的一端相结合,且所述第一内侧滤网与所述第二内侧滤网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外侧滤网及所述第二外侧滤网向外倾斜,以使所述第一外侧滤网与所述第一内侧滤网之间形成一第一过滤空间,且所述第二外侧滤网与所述第二内侧滤网之间分别形成一第二过滤空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过滤组件包含一底座滤网,所述底座滤网的两侧分别结合所述第一外侧滤网与所述第二外侧滤网;所述内侧过滤组件包含一连接滤网,所述连接滤网面对所述底座滤网,且所述连接滤网的两侧分别结合所述第一内侧滤网与所述第二内侧滤网,其中所述连接滤网与所述底座滤网之间形成一连通空间,且第一过滤空间与所述第二过滤空间通过所述连通空间相互连通。

9.一种过滤箱,其特征在于,包含: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滤箱,其特征在于,每两个固定侧框分别固定在所述外侧过滤组件的两侧,且各所述固定侧框包含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具有凸缘与所述外侧过滤组件相抵靠。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具有二安装支杆,所述过滤单元为多个且相邻并列在所述二安装支杆之间,各所述过滤单元通过每两个固定侧框被固定在所述二安装支杆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材扩增模块包含至少一第一扩增部及至少一第二扩增部,所述第一扩增部是一体成型在所述外侧过滤组件上,所述第二扩增部是一体成型在所述内侧过滤组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过滤组件具有一外侧过滤面,所述内侧过滤组件具有一内侧过滤面,所述第一扩增部及所述第二扩增部是以凹凸结构分别结合在所述外侧过滤面与所述内侧过滤面上,且所述第一扩增部与所述第二扩增部之间形成所述扩充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增部具有一凸段是相对所述外侧过滤面向外凸出,且所述第一扩增部于所述凸段内侧形成一容槽,所述第二扩增部具有一凹段是以朝所述第一扩增部的凸段相对所述内侧过滤面凹入所述容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过滤面的两侧具有两个第一侧端,且所述外侧过滤面具有一第一平直端是连结所述两个第一侧端,所述第一扩增部是对应所述第一平直端的延伸方向以连接所述两个第一侧端而成型在所述外侧过滤面上,且所述外侧过滤面通过所述第一扩增部的分隔而形成多个外侧过滤区段是位于所述第一扩增部的两侧;所述内侧过滤面的两侧具有两个第二侧端,且所述内侧过滤面具有一第二平直端是连结所述两个第二侧端,所述第二扩增部是对应所述第二平直端的延伸方向以连接所述两个第二侧端而成型在所述内侧过滤面上,且所述内侧过滤面通过所述第二扩增部的分隔而形成多个内侧过滤区段是位于所述第二扩增部的两侧,其中所述多个内侧过滤区段与所述多个外侧过滤区段相互面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增部具有两个第一结合段是对应同侧于所述外侧过滤面的两个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临君
申请(专利权)人:钜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