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370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涉及布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机架、机头和布料输送结构,所述机头设置有刀具,所述布料输送结构设置于机架,所述布料输送结构设置有走刀缝隙,所述刀具的位置与所述走刀缝隙对应,所述机头可滑动地设置于机架,所述机头的滑动方向与所述走刀缝隙的长度方向相同。本技术采用可以移动的机头配合布料输送结构对布料进行加工,布料加工时,无需布料移动或者只需要布料输送结构沿一个方向移动,减小了承载平台的面积,从而有效减小设备的占地面积,从而减小厂房的面积,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布料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1、通过带有刀具的机头对布料进行缝纫或者裁剪加工,能够大幅提高布料的加工效率。在布料进行裁剪加工之前,通常先铺平布料,再采用压框将布料压在一个光滑的平面上。在进行裁剪或者缝纫时,利用压框与布料之间存在摩擦力,移动压框时就能够通过压框移动布料,从而使得布料相对于机头移动,使刀具对布料进行缝纫或者裁剪。

2、然而,市场上的布料尺寸大小不一,尺寸小的布料宽度可以小至几十厘米,而宽度较大的布料则能够达到三米以上。布料的面积越大,在裁剪缝纫时需要的移动范围也就越大,因此必须要配置更大的放置平台,占地面积大,而占地面积越大则会导致厂房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用于解决大尺寸布料工设备占地面积大导致厂房成本高昂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包括机架、机头、承载平台和布料输送结构,所述机头设置有刀具,所述承载平台连接于机架,所述布料输送结构连接于机架,所述布料输送结构与承载平台配合压紧布料,所述布料输送结构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上侧,所述机头可滑动地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布料输送结构对布料的输送方向与所述机头的滑动方向垂直。

4、在本方案中,机头可滑动地与机架连接,使机头可以相对于布料输送结构移动,承载平台用于放置布料,而布料输送结构则用于压紧布料,使布料保持平整。机头在移动时可以对布料进行裁剪缝纫。通过移动机头的方式对布料进行加工,此时只需要布料输送结构将布料沿一个方向移动,使布料的移动方向与机头的移动方向垂直,即可实现布料的裁剪。在裁剪过程中布料输送结构与机头进行配合裁剪,无需将布料完全平铺于一个承载平台上,减小了承载平台的面积,从而有效减小设备的占地面积,从而减小厂房的面积,降低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布料输送结构能够输送布料,需要布料输送结构与布料的摩擦力大于布料与承载平台的摩擦力,确保布料与布料输送结构之间不会打滑。

5、为进一步解决机头移动精度低而导致布料加工精度低的问题,为此,所述机架设置有第一丝杠,所述机头设置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丝杠传动连接。

6、在本方案中,通过第一丝杠和第一螺母配合形成的丝杠传动结构,能够确保机头相对于机架移动时的精度,从而确保刀具对布料的加工精度。

7、在对大尺寸的布料进行加工时,第一丝杠的长度需要与布料的尺寸对应,因此第一丝杠的长度很长。而第一丝杠的长度越长,将转动传输至第一螺母所需要的距离也就越长,在转动时的承受的负荷也就越大。为进一步解决第一丝杠负荷过大容易变形的问题,为此,所述机头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螺母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第一螺母传动连接。

8、在本方案中,由动力机构驱动第一螺母,第一螺母转动从而带动机头移动。第一丝杠只有局部位置需要承载受到螺母的轴向作用力,相比第一丝杠整体转动,第一丝杠的负荷得到减小,从而避免了第一丝杠在工作中发生变形,提高第一丝杠的使用寿命。

9、为进一步解决机头位移精度低的问题,为此,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螺母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10、在本方案中,电机与第一螺母通过同步带传动,能够确保电机与第一螺母的传动精度,从而确保机头位移的精度,便于对机头位置进行控制。

11、为解决机头移动稳定性差的问题,为此,所述机架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配置有第一滑块,所述机头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滑轨横向设置,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丝杠平行。

12、在本方案中,所述第一滑轨的方向与第一丝杠相同,即能够第一滑轨与第一滑块配合,既能够提高机头移动的稳定性,还能够承担机头的重力,降低第一丝杠承受的负荷。

13、为进一步解决刀具待机状态对布料造成损伤的问题,为此,所述机头包括背板和第二滑轨,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二滑轨配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刀具连接,所述第二滑轨竖向设置。

14、在本方案中,刀具沿第二滑轨的方向滑动,实现刀具的升降动作,从而使刀具能够从上下方向上进出走刀缝隙,使得刀具能够对布料上不同位置进行分别加工,提高了对布料加工的适用性。而在刀具待机时,刀具沿第二滑轨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刀具与布料分离,避免刀具在待机状态下与布料接触而造成布料的损坏。

15、为解决布料输送结构压紧布料不同步而造成布料局部褶皱的问题,为此,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配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布料输送结构连接,所述第三滑轨竖向设置。

16、在本方案中,第三滑轨使布料输送结构能够进行升降动作,在一匹布料加工完成后,布料输送结构沿第三滑轨上升,使新的布料能够更轻松地放置到布料输送结构下侧,便于对布料的更换。在下压过程中,布料输送结构直接从上侧向下移动,从上侧同时对布料进行压紧,从而避免布料从局部到全面压紧,避免布料压紧过程中出现位移以及形成褶皱。

17、为解决刀具加工过程中造成布料变形或者造成裁剪完成的布片相对于布料发生移动的问题,为此,所述压紧结构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沿输送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间隙与所述刀具的位置对应。

18、在本方案中,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能够以面接触的方式对布料进行压紧,对布料的压紧面积大,避免布料在刀具的作用下发生移动。刀具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的间距伸入对布料进行加工。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可以移动布料,配合移动的刀具对布料进行加工。例如,当需要在布料上缝纫出图案时,则需要布料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移动,移动方向为垂直与走刀缝隙的方向,布料移动配合刀具沿走刀缝隙加工,从而使得刀具对布料的加工范围是布料上的一个面,而不再是走刀缝隙里的一条线。采用输送带作为布料输送结构,即使在移动布料时,布料也不会相对于输送带的皮带发生相对滑动,从而使得布料输送结构始终保持对布料的压紧固定作用,使布料不会在移动过程中向走刀缝隙内滑动,确保布料上各处位置没有相对位移,从而确保加工精度。而即使刀具在布料上裁剪掉布片,在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的压紧和输送的双重作用下,裁剪下来的布片也只会跟随布料移动,从而避免布片与布料分离而影响刀具加工。

19、为进一步解决布料受到所述承载平台包括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沿输送方向设置,所述第三输送带与所述第四输送带之间设置有余量缝隙。

20、采用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作为承载平台,能够起到运输布料的作用,还能够配合刀具对布料进行加工,而余量缝隙能够对刀具和承载平台都起到保护,防止刀具与承载平台发生碰撞,从而避免刀具与承载平台发生损坏。

21、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同时与所述机头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头(2)、承载平台和布料输送结构,所述机头(2)设置有刀具(10),所述承载平台连接于机架(1),所述布料输送结构连接于机架(1),所述布料输送结构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上侧,所述布料输送结构与承载平台配合压紧布料,所述机头(2)可滑动地与所述机架(1)连接,所述布料输送结构对布料的输送方向与所述机头(2)的滑动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设置有第一丝杠(4a),所述机头(2)设置有第一螺母(4b),所述第一螺母(4b)与所述第一丝杠(4a)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2)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螺母(4b)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第一螺母(4b)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螺母(4b)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设置有第一滑轨(3a),所述第一滑轨(3a)配置有第一滑块(3b),所述机头(2)与所述第一滑块(3b)连接,所述第一滑轨(3a)横向设置,所述第一滑轨(3a)与所述第一丝杠(4a)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2)包括背板(21)和第二滑轨(22a),所述背板(21)与所述第一滑块(3b)连接,所述第二滑轨(22a)与所述背板(21)连接,所述第二滑轨(22a)配置有第二滑块(22b),所述第二滑块(22b)与所述刀具(10)连接,所述第二滑轨(22a)竖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设置有第三滑轨(12a),所述第三滑轨(12a)配置有第三滑块(12b),所述第三滑块(12b)与所述布料输送结构连接,所述第三滑轨(12a)竖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输送结构包括第一输送带(6)和第二输送带(7),所述第一输送带(6)和所述第二输送带(7)沿输送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滑块(12b)与所述第一输送带(6)和所述第二输送带(7)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6)和所述第二输送带(7)的间隙与所述刀具(10)的位置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包括第三输送带(14)和第四输送带(8),所述第三输送带(14)和第四输送带(8)沿输送方向设置,所述第三输送带(14)与所述第四输送带(8)之间设置有余量缝隙(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罩(9),所述防尘罩(9)同时与所述机头(2)和所述机架(1)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头(2)、承载平台和布料输送结构,所述机头(2)设置有刀具(10),所述承载平台连接于机架(1),所述布料输送结构连接于机架(1),所述布料输送结构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上侧,所述布料输送结构与承载平台配合压紧布料,所述机头(2)可滑动地与所述机架(1)连接,所述布料输送结构对布料的输送方向与所述机头(2)的滑动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设置有第一丝杠(4a),所述机头(2)设置有第一螺母(4b),所述第一螺母(4b)与所述第一丝杠(4a)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2)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螺母(4b)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第一螺母(4b)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螺母(4b)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设置有第一滑轨(3a),所述第一滑轨(3a)配置有第一滑块(3b),所述机头(2)与所述第一滑块(3b)连接,所述第一滑轨(3a)横向设置,所述第一滑轨(3a)与所述第一丝杠(4a)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布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章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缝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