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加工用电池液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7325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加工用电池液灌装装置,属于电池液灌装技术领域,其中包括底壳和储液罐,所述底壳的相对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的内部穿设有同一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底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摇把、旋转板、正螺纹柱和反螺纹柱,通过摇动摇把,使摇把带动旋转板转动,使旋转板通过第二转轴带动正螺纹柱和反螺纹柱转动,使正螺纹柱和反螺纹柱分别在两个螺纹筒的内部活动,使两个螺纹筒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块带动两个U形限位壳相互靠近,使两个U形限位壳的内壁与蓄电池的表面相搭接,便于对蓄电池的位置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液灌装,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锂电池加工用电池液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1、蓄电池的装配灌装是指将极板、隔板、槽盖配合组装装入蓄电池壳体中、并将电解液灌装到蓄电池壳体中形成蓄电池的过程,装配灌装是铅酸蓄电池制造的最后一道工序,装配后形成成品蓄电池可以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换,但现有的锂电池加工用电池液灌装装置,不便对蓄电池的位置进行定位,且在对蓄电池的注液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加工用电池液灌装装置,其具有便于对蓄电池进行定位和注液效率高的特点。

3、(2)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加工用电池液灌装装置,包括底壳和储液罐,所述底壳的相对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的内部穿设有同一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底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板,所述第一转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相对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二轴承,两个第二轴承的内部均穿设有第二转轴,两个第二转轴的相对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正螺纹柱和反螺纹柱,所述正螺纹柱通过连接轴与反螺纹柱固定连接,所述正螺纹柱和反螺纹柱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筒,两个所述螺纹筒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第一转板的顶部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穿过两个矩形通孔固定连接有u形限位壳,且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上活动连接有摇把;

5、所述底壳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推杆,所述电动液压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和流量监测器,所述储液罐的顶部设置有泵机,所述泵机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储液罐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泵机的输出端连通有上液管,所述上液管的一端连通有伸缩管,且伸缩管的一端与注液管相连通,所述底壳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壳,所述控制壳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固定壳与第一转板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和红外线发生器。

6、使用本技术方案的锂电池加工用电池液灌装装置时,通过摇动摇把,使摇把带动旋转板转动,使旋转板通过第二转轴带动正螺纹柱和反螺纹柱转动,使正螺纹柱和反螺纹柱分别在两个螺纹筒的内部活动,使两个螺纹筒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块带动两个u形限位壳相互靠近,使两个u形限位壳的内壁与蓄电池的表面相搭接,便于对蓄电池的位置进行固定,且通过泵机将储液罐内的电解液通过上液管和伸缩管输入到注液管的内部,通过电动液压推杆带动安装板下降,使安装板带动注液管靠近蓄电池,使注液管将电解液输入到蓄电池的内部,并通过流量监测器对注液量进行监测,当达到设定注液量时,使控制器自动关闭泵机和电磁阀,同时使控制器自动启动电机,使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第一转板转动,当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红外线发生器发出的红外信号时,使控制器自动关闭电机,使注液管与下一个蓄电池的注液口相对应,便于对蓄电池进行注液操作,且注液效率高。

7、进一步地,所述螺纹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块活动连接在活动槽的内部。

8、进一步地,所述u形限位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缓冲垫。

9、进一步地,所述底壳与第一转板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环形槽,两个所述环形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同一个钢珠。

1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壳的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

11、(3)有益效果

1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锂电池加工用电池液灌装装置,通过设置摇把、旋转板、正螺纹柱和反螺纹柱,通过摇动摇把,使摇把带动旋转板转动,使旋转板通过第二转轴带动正螺纹柱和反螺纹柱转动,使正螺纹柱和反螺纹柱分别在两个螺纹筒的内部活动,使两个螺纹筒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块带动两个u形限位壳相互靠近,使两个u形限位壳的内壁与蓄电池的表面相搭接,便于对蓄电池的位置进行固定;

14、2、该锂电池加工用电池液灌装装置,通过设置泵机、控制器、流量监测器和红外线发生器,且通过泵机将储液罐内的电解液通过上液管和伸缩管输入到注液管的内部,通过电动液压推杆带动安装板下降,使安装板带动注液管靠近蓄电池,使注液管将电解液输入到蓄电池的内部,并通过流量监测器对注液量进行监测,当达到设定注液量时,使控制器自动关闭泵机和电磁阀,同时使控制器自动启动电机,使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第一转板转动,当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红外线发生器发出的红外信号时,使控制器自动关闭电机,使注液管与下一个蓄电池的注液口相对应,便于对蓄电池进行注液操作,且注液效率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加工用电池液灌装装置,包括底壳(1)和储液罐(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相对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的内部穿设有同一个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5),所述底壳(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所述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5)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板(6),所述第一转板(6)的内部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相对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二轴承,两个第二轴承的内部均穿设有第二转轴,两个第二转轴的相对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正螺纹柱(8)和反螺纹柱(9),所述正螺纹柱(8)通过连接轴与反螺纹柱(9)固定连接,所述正螺纹柱(8)和反螺纹柱(9)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0),两个所述螺纹筒(10)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所述第一转板(6)的顶部开设有矩形通孔(11),所述矩形通孔(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块(12)分别穿过两个矩形通孔(11)固定连接有U形限位壳(15),且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板(32),所述旋转板(32)上活动连接有摇把(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加工用电池液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筒(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4),所述凹槽(7)的内壁上开设有活动槽(13),所述活动块(14)活动连接在活动槽(1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加工用电池液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限位壳(15)的内壁上设置有缓冲垫(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加工用电池液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与第一转板(6)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环形槽(29),两个所述环形槽(2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同一个钢珠(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加工用电池液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壳(27)的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3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加工用电池液灌装装置,包括底壳(1)和储液罐(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相对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的内部穿设有同一个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5),所述底壳(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所述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5)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板(6),所述第一转板(6)的内部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相对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二轴承,两个第二轴承的内部均穿设有第二转轴,两个第二转轴的相对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正螺纹柱(8)和反螺纹柱(9),所述正螺纹柱(8)通过连接轴与反螺纹柱(9)固定连接,所述正螺纹柱(8)和反螺纹柱(9)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0),两个所述螺纹筒(10)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所述第一转板(6)的顶部开设有矩形通孔(11),所述矩形通孔(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王小争
申请(专利权)人:新野县亿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