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232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接触器,在其壳体内设有电磁驱动模块和触头模块,所述电磁驱动模块包括线圈骨架和电磁线圈,所述线圈骨架上设有静铁芯和活动的动铁芯,所述电磁线圈与线路板相电连接,所述触头模块包括静触头和设于静触头下方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受动铁芯驱动以与静触头相接触分离,所述线路板上设有连接脚和整流桥堆,所述连接脚与交流电源电连接,所述整流桥堆上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接受连接脚传送的交流电源,在整流桥堆内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后,由输出端将转化后的直流电输送至电磁线圈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电磁线圈接入直流电,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发热量较少,同时降低了运行中的功耗和发热,更加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接触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家用接触器


技术介绍

1、接触器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电流流过线圈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其同时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接触器分为家用接触器和工业接触器,家用接触器主要用于交流50hz,额定工作电压最高至400v的电力系统中,被广泛用于照明、加热、通风等场合。

2、公告号为cn 217690993 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高可靠交直流接触器,包括底座、上盖、电磁组件、触头支持、动触头、静触头,所述电磁组件包括线圈骨架、线圈、静铁芯、动铁芯,所述的动铁芯上具有与触头支持相配合的凸块,所述的触头支持上设置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凸块抵触在凹槽内,所述的凸块上联动设置有驱动轴,所述的触头支持上对应驱动轴两端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片,支撑片上设置有卡孔,所述的驱动轴的两端分别穿插在两个支撑片的卡孔内,且构成驱动轴与触头支持的联动配合。该专利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装配便捷的优点。

3、但是上述的专利文件及现有的家用接触器,其线圈直接接入家庭交流电,然后由线圈来控制动铁芯移动的,而线圈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产生较大的噪音,对使用者产生干扰;产生较多的功耗损耗,提高了接触器的使用成本;运行所需功耗增加,提高了线圈附近的发热量,容易影响接触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家用接触器,其上线圈直接接入交流电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现提出以下技术:

2、一种家用接触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磁驱动模块和触头模块,所述电磁驱动模块包括线圈骨架、设于线圈骨架上的电磁线圈、设置在线圈骨架上的静铁芯、与静铁芯活动相配的动铁芯,所述触头模块包括设于壳体上的静触头和设于静触头下方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受动铁芯驱动以与静触头相接触或分离,所述电磁线圈相电连接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有连接脚和整流桥堆,所述连接脚与交流电源相电连接,所述整流桥堆上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接受连接脚传送的交流电源,在整流桥堆内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后,由输出端将转化后的直流电输经线路板输送至电磁线圈上。

3、进一步地,所述整流桥堆为mb10f型桥堆,它是一种超薄型贴片整流桥堆,特别适合用于小型的线路板上。

4、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上还设有与电磁线圈相电连接的电源芯片,所述电源芯片内部集成有过温保护程序,以降低电磁线圈温升。

5、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芯片为ft8440e型芯片,它包含一个专门的电流模pwm控制器和一个高压功率开关管,在ft8440e型芯片的内部还集成了vcc欠压保护、vcc过压保护、过温保护、逐周期过流保护、输出短路保护等多种保护程序,提高了电磁线圈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进一步地,所述线圈骨架上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电磁线圈缠绕与线圈骨架上,所述动铁芯和静铁芯中部设有插入至通孔内的凸块。

7、进一步地,所述触头模块还包括与动铁芯相固定连接的触头座,所述触头座上设有用于供动触头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内设有两端分别与触头座和动触头相抵压的触头弹簧,以防止动触头朝上移动过程中移动过度。

8、进一步地,所述动铁芯上设有朝两侧凸出的连接轴,所述触头座两侧设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设有与连接轴卡合的凹槽。

9、进一步地,还包括指示件,所述指示件上设有指示部、与连接轴相传动连接的配合爪、与壳体相连接的活动柱,所述动铁芯与静铁芯相配合后,由连接轴驱动指示件转动,所述指示部进入壳体顶部的指示窗下方,以显示接触器正在工作。

10、进一步地,所述动铁芯和静铁芯的配合处设有斜面,所述斜面增加了动铁芯和静铁芯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了动铁芯和静铁芯的散热效率。

11、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两端分别与交流电源和连接脚相电连接。

12、有益效果

1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家用接触器,在电磁线圈和交流电源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有连接脚和整流桥堆,交流电源与整流桥堆的输入端电连接,整流桥堆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后,从整流桥堆的输入端输入至线路板上,最终由线路板将直流电输送至电磁线圈。本技术的其有益效果是,所述电磁线圈受直流电驱动工作,在其运行过程中噪音较低,同时降低了线圈所需功耗和热量,提高了接触器的稳定可靠程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接触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电磁驱动模块(2)和触头模块(4),所述电磁驱动模块(2)包括线圈骨架(21)、设于线圈骨架(21)上的电磁线圈(22)、设置在线圈骨架(21)上的静铁芯(23)、与静铁芯(23)活动相配的动铁芯(24),所述电磁线圈(22)接入有交流电源,所述触头模块(4)包括设于壳体(1)上的静触头(43)和设于静触头(43)下方的动触头(41),所述动触头(41)受动铁芯(24)驱动以与静触头(43)相接触或分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电磁线圈(22)相电连接的线路板(3),所述线路板(3)上设有连接脚(31)和整流桥堆(32),所述连接脚(31)与交流电源相电连接,所述整流桥堆(32)上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接受连接脚(31)传送的交流电源,在整流桥堆(32)内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后,由输出端将转化后的直流电输经线路板(3)输送至电磁线圈(2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桥堆(32)为MB10F型桥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3)上还设有与电磁线圈(22)相电连接的电源芯片,所述电源芯片内部集成有过温保护程序,以降低电磁线圈(22)温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芯片为FT8440E型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21)上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电磁线圈(22)缠绕与线圈骨架(21)上,所述动铁芯(24)和静铁芯(23)中部设有插入至通孔内的凸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模块(4)还包括与动铁芯(24)相固定连接的触头座(5),所述触头座(5)上设有用于供动触头(41)插入的插槽(53),所述插槽(53)内设有两端分别与触头座(5)和动触头(41)相抵压的触头弹簧(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家用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24)上设有朝两侧凸出的连接轴(44),所述触头座(5)两侧设有连接臂(51),所述连接臂(51)上设有与连接轴(44)卡合的凹槽(5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示件(6),所述指示件(6)上设有指示部(61)、与连接轴(44)相传动连接的配合爪(62)、与壳体(1)相连接的活动柱(63),所述动铁芯(24)与静铁芯(23)相配合后,由连接轴(44)驱动指示件(6)转动,所述指示部(61)进入壳体(1)顶部的指示窗(13)下方,以显示接触器工作情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24)和静铁芯(23)的接触处为相配的斜面(45)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连接片(25),所述连接片(25)两端分别与交流电源和连接脚(31)相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接触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电磁驱动模块(2)和触头模块(4),所述电磁驱动模块(2)包括线圈骨架(21)、设于线圈骨架(21)上的电磁线圈(22)、设置在线圈骨架(21)上的静铁芯(23)、与静铁芯(23)活动相配的动铁芯(24),所述电磁线圈(22)接入有交流电源,所述触头模块(4)包括设于壳体(1)上的静触头(43)和设于静触头(43)下方的动触头(41),所述动触头(41)受动铁芯(24)驱动以与静触头(43)相接触或分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电磁线圈(22)相电连接的线路板(3),所述线路板(3)上设有连接脚(31)和整流桥堆(32),所述连接脚(31)与交流电源相电连接,所述整流桥堆(32)上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接受连接脚(31)传送的交流电源,在整流桥堆(32)内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后,由输出端将转化后的直流电输经线路板(3)输送至电磁线圈(2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桥堆(32)为mb10f型桥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3)上还设有与电磁线圈(22)相电连接的电源芯片,所述电源芯片内部集成有过温保护程序,以降低电磁线圈(22)温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芯片为ft8440e型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波郭宗坤郭亦舒黄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瀚达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