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于多光纤的光纤布线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139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应于多光纤的光纤布线设备,包括第一布线框、第二布线框和牵引板,所述第一布线框的一侧通过衔接组件连接有第二布线框,所述第一布线框和第二布线框的内部均固定有隔板,且隔板之间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限位辊,所述牵引板设置于第二布线框的一侧,且牵引板的侧边固定有手柄,所述牵引板的内侧安装有夹持组件。该适应于多光纤的光纤布线设备,第一布线框和第二布线框能够通过衔接组件转动连接,进而便于转动调整两者的连接角度,适用于不同的布线情况,需布线的光纤一端能够固定于上下两个夹持板之间实现夹持固定,因此手持牵引板的手柄便于移动牵引板进而带动第一布线框和第二布线框一侧多光纤的牵引移动实现布线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纤布线,具体为一种适应于多光纤的光纤布线设备


技术介绍

1、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通常,光纤的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的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

2、如申请号为cn202221963123.1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转角布线装置,类似于上述申请的布线装置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虽然能够适用于转角布线,但是不便于灵活调整布线的角度,而且在布线的过程中仅能够对光纤进行限位放置,不便于同时对多光纤进行牵引布设,使用灵活性不足。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适应于多光纤的光纤布线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于多光纤的光纤布线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应于多光纤的光纤布线设备,包括第一布线框、第二布线框和牵引板,所述第一布线框的一侧通过衔接组件连接有第二布线框,所述第一布线框和第二布线框的内部均固定有隔板,且隔板之间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限位辊,所述牵引板设置于第二布线框的一侧,且牵引板的侧边固定有手柄,所述牵引板的内侧安装有夹持组件,且夹持组件包括滑槽、滑块、夹持板和橡胶层,所述牵引板的中部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固定有夹持板,且夹持板的一侧胶接有橡胶层。

3、进一步的,所述衔接组件包括中间轴、活动轴套、第一连接板、固定轴套和第二连接板,所述中间轴的上下侧外部通过轴承转动套设有活动轴套,且活动轴套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中间轴的中部外侧固定有固定轴套,且固定轴套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板。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布线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布线框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衔接组件还包括指针和透明尺盘,所述中间轴的上下两侧均固定有透明尺盘,所述活动轴套和第一连接板靠近透明尺盘的一侧固定有指针。

6、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设置有四组,且每组所述夹持板设置有上下两个,并且夹持板之间相互平行。

7、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转轴和转板,所述牵引板的内侧左右两边均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转板。

8、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靠近第二布线框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外侧安装有固定盘,并且固定盘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牵引辊。

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应于多光纤的光纤布线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本技术设置有第一布线框和第二布线框,第一布线框和第二布线框能够通过衔接组件转动连接,进而便于转动调整两者的连接角度,适用于不同的布线情况,隔板的设置能够将第一布线框和第二布线框的内部分隔为多个区域,进而便于同时对多光纤进行布线作业,多组限位辊方便对第一布线框和第二布线框内侧的多光纤进行限位牵引。

11、本技术设置有衔接组件,第二布线框、第二连接板通过固定轴套与中间轴固定设置,第一布线框通过第一连接板与活动轴套构成一体化结构,进而使得中间轴外侧的活动轴套转动能够带动第一布线框的转动,角度调节较为灵活,并且活动轴套转动能够带动指针的转动,指针指向透明尺盘表面的角度值,进而便于了解第一布线框的转动角度,功能性更佳。

12、本技术设置有夹持组件,四组夹持板对应四组光纤,需布线的光纤一端能够固定于上下两个夹持板之间实现夹持固定,牵引辊能够与夹持板同步位移对光纤进行牵引,橡胶层的设置能够增大摩擦力,通过转轴便于转动调整转板的位置,使得转板能够位于光纤的上侧进行限位,进而使得两侧的转板配合一组夹持板能够对光纤进行充分的限位固定,手持牵引板的手柄便于移动牵引板进而带动第一布线框和第二布线框一侧多光纤的牵引移动实现布线作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于多光纤的光纤布线设备,包括第一布线框(1)、第二布线框(3)和牵引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线框(1)的一侧通过衔接组件(2)连接有第二布线框(3),所述第一布线框(1)和第二布线框(3)的内部均固定有隔板(4),且隔板(4)之间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限位辊(5),所述牵引板(6)设置于第二布线框(3)的一侧,且牵引板(6)的侧边固定有手柄(7),所述牵引板(6)的内侧安装有夹持组件(8),且夹持组件(8)包括滑槽(801)、滑块(802)、夹持板(803)和橡胶层(804),所述牵引板(6)的中部设置有滑槽(801),且滑槽(801)的内部滑动有滑块(802),所述滑块(802)的表面固定有夹持板(803),且夹持板(803)的一侧胶接有橡胶层(8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多光纤的光纤布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组件(2)包括中间轴(201)、活动轴套(202)、第一连接板(203)、固定轴套(204)和第二连接板(205),所述中间轴(201)的上下侧外部通过轴承转动套设有活动轴套(202),且活动轴套(20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板(203),所述中间轴(201)的中部外侧固定有固定轴套(204),且固定轴套(204)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板(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应于多光纤的光纤布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03)与第一布线框(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05)与第二布线框(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应于多光纤的光纤布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组件(2)还包括指针(206)和透明尺盘(207),所述中间轴(201)的上下两侧均固定有透明尺盘(207),所述活动轴套(202)和第一连接板(203)靠近透明尺盘(207)的一侧固定有指针(2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多光纤的光纤布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803)设置有四组,且每组所述夹持板(803)设置有上下两个,并且夹持板(803)之间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多光纤的光纤布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8)还包括转轴(805)和转板(806),所述牵引板(6)的内侧左右两边均通过转轴(805)转动安装有转板(80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多光纤的光纤布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803)靠近第二布线框(3)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板(9),且固定板(9)的外侧安装有固定盘(10),并且固定盘(10)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牵引辊(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于多光纤的光纤布线设备,包括第一布线框(1)、第二布线框(3)和牵引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线框(1)的一侧通过衔接组件(2)连接有第二布线框(3),所述第一布线框(1)和第二布线框(3)的内部均固定有隔板(4),且隔板(4)之间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限位辊(5),所述牵引板(6)设置于第二布线框(3)的一侧,且牵引板(6)的侧边固定有手柄(7),所述牵引板(6)的内侧安装有夹持组件(8),且夹持组件(8)包括滑槽(801)、滑块(802)、夹持板(803)和橡胶层(804),所述牵引板(6)的中部设置有滑槽(801),且滑槽(801)的内部滑动有滑块(802),所述滑块(802)的表面固定有夹持板(803),且夹持板(803)的一侧胶接有橡胶层(8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多光纤的光纤布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组件(2)包括中间轴(201)、活动轴套(202)、第一连接板(203)、固定轴套(204)和第二连接板(205),所述中间轴(201)的上下侧外部通过轴承转动套设有活动轴套(202),且活动轴套(20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板(203),所述中间轴(201)的中部外侧固定有固定轴套(204),且固定轴套(204)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板(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沫陈远朱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简并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