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115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5
本技术公开了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包括第一卸料单元,所述第一卸料单元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放置于楼梯的踏步上,至少三个高度不同的支撑机构间隔排列后形成位于支撑机构顶部的水平支撑面;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撑面上,在第一平台的下表面上设有凸起;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为两个且分布于第一平台的轴向两侧;槽体,所述槽体设于立柱的顶部,所述槽体与所述凸起适配。本技术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的结构简单,支撑机构和第一平台是相互独立的结构,两者之间可以快速地安装和拆卸,便于回转使用,且所需人工少,从而可以显著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建筑楼梯间卸料的,具体而言,涉及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


技术介绍

1、如今,现代工业技术迅速发展,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我国推广的建筑形式。由于施工工艺和技术等改变,传统施工中外脚手架防护体系已被工具式外防护架替换,成为装配式建筑的主要防护体系。因此,随着建筑方式和防护形式的改变,已不再适合采用传统悬挑式卸料平台。

2、通过预留洞口和楼梯将施工时所需材料搬运至施工位置,可以解决施工材料供应问题。但是,由于楼梯间的空间问题,致使需要在楼梯间设置卸料台。

3、中国技术专利cn210396148u公开了一种支设于楼梯上的卸料钢平台,通过设置高度不同的卸料平台支腿2,实现了卸料平台板3的水平安装。但是卸料平台板3固定连接于卸料平台支腿2的上端,导致重量大,回转使用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卸料台回转使用非常不便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技术方案如下:

3、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包括第一卸料单元,所述第一卸料单元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放置于楼梯的踏步上,至少三个高度不同的支撑机构间隔排列后形成位于支撑机构顶部的水平支撑面;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撑面上,在第一平台的下表面上设有凸起;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为两个且分布于第一平台的轴向两侧;槽体,所述槽体设于立柱的顶部,所述槽体与所述凸起适配。

4、本技术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的结构简单,支撑机构和第一平台是相互独立的结构,两者之间可以快速地安装和拆卸,便于回转使用,且所需人工少,从而可以显著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5、作为上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体的宽度与两个凸起相适配,所述第一平台具有沿水平支撑面的轴向间隔排列的多个板体,相邻两个板体公用一个支撑机构的槽体。

6、作为上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板体呈方形,在板体的下表面的四周均设有凸起;所述板体为钢板。

7、作为上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柱具有伸缩结构。

8、作为上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连接两个立柱的横杆。

9、作为上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卸料单元还包括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斜撑,所述斜撑沿楼梯坡度方向连接间隔排列的支撑机构的下部横杆;第一横撑,所述第一横撑沿水平方向连接间隔排列的支撑机构的上部横杆。

10、作为上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固机构还包括第二横撑,所述第二横撑连接靠近楼梯底部的两个支撑机构的中部横杆。

11、作为上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两个第一卸料单元,两个第一卸料单元分别设于两个相邻且交错设置的楼梯上。

12、作为上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卸料单元,所述第二卸料单元包括:水平管,所述水平管沿水平支撑面的轴向间隔排列,所述水平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卸料单元连接;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放置于所述水平管上,所述第二平台的宽度与两个第一平台之间的间隙适配。

13、作为上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管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撑连接;所述第二平台为木板。

14、可见,本技术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显著提升施工效率,可以长期回转使用,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卸料台回转使用非常不便的技术问题,且适应于多种楼梯空间,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卸料单元,所述第一卸料单元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20)的宽度与两个凸起相适配,所述第一平台(200)具有沿水平支撑面的轴向间隔排列的多个板体,相邻两个板体公用一个支撑机构(100)的槽体(1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呈方形,在板体的下表面的四周均设有凸起;所述板体为钢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0)具有伸缩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00)还包括连接两个立柱(110)的横杆(13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卸料单元还包括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还包括第二横撑(330),所述第二横撑(330)连接靠近楼梯底部的两个支撑机构(100)的中部横杆(13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卸料单元,两个第一卸料单元分别设于两个相邻且交错设置的楼梯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卸料单元,所述第二卸料单元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管(410)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撑(320)连接;所述第二平台(420)为木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卸料单元,所述第一卸料单元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20)的宽度与两个凸起相适配,所述第一平台(200)具有沿水平支撑面的轴向间隔排列的多个板体,相邻两个板体公用一个支撑机构(100)的槽体(1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呈方形,在板体的下表面的四周均设有凸起;所述板体为钢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0)具有伸缩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楼梯间卸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00)还包括连接两个立柱(110)的横杆(130)。

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正星陈清洪王建徽叶尚伦简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