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管线架设的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082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5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管线架设的支架结构,包括两个竖直相对设置的支撑臂,两个支撑臂之间安装有水平分布的承载梁,承载梁包括若干根水平设置的承载杆,每两根相邻的承载杆之间均为可拆卸固定连接,且位于承载梁两端的承载杆分别与两个支撑臂相连接,每根承载杆上还均设置有倒U型固定杆,倒U型固定杆的U型两端均贯穿承载杆并与承载杆滑动连接,且倒U型固定杆的U型两端贯穿承载杆后均套设且螺纹连接有第六锁紧螺母,本技术在使用时,可通过增减承载杆的数量,对承载梁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便于根据所架设管线的数量随意增减固定装置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管线架设,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管线架设的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专利中公开号为cn21995449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机电管线架设支架结构,该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在连接板上所设置的限位装置,可便于对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机电管线进行夹持固定。

2、然而该技术在使用时,虽然可通过所架设管线的数量,在连接板上设置相应数量的限位装置,但由于连接板的长度不可调节,这样当所架设管线的数量超过在连接板上所能设置的限位装置的数量时,将不便于在连接板上再增添限位装置;而当所架设管线的数量少于在连接板上所能设置的限位装置的数量时,将会在连接板上多出一些能够设置限位装置的多余位置,从而将会造成支架结构占据较大的空间,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仍存在缺点和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建筑管线架设的支架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管线架设的支架结构,包括两个竖直相对设置的支撑臂,两个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管线架设的支架结构,包括两个竖直相对设置的支撑臂,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撑臂之间安装有水平分布的承载梁,所述承载梁包括若干根水平设置的承载杆,每两根相邻的承载杆之间均为可拆卸固定连接,且位于承载梁两端的承载杆分别与两个支撑臂相连接,每根承载杆上还均设置有倒U型固定杆,所述倒U型固定杆的U型两端均贯穿承载杆并与承载杆滑动连接,且倒U型固定杆的U型两端贯穿承载杆后均套设且螺纹连接有第六锁紧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管线架设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承载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且位于承载杆两端的第一连接块呈对角线设置,每两根相邻的承载杆上相邻的两个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管线架设的支架结构,包括两个竖直相对设置的支撑臂,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撑臂之间安装有水平分布的承载梁,所述承载梁包括若干根水平设置的承载杆,每两根相邻的承载杆之间均为可拆卸固定连接,且位于承载梁两端的承载杆分别与两个支撑臂相连接,每根承载杆上还均设置有倒u型固定杆,所述倒u型固定杆的u型两端均贯穿承载杆并与承载杆滑动连接,且倒u型固定杆的u型两端贯穿承载杆后均套设且螺纹连接有第六锁紧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管线架设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承载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且位于承载杆两端的第一连接块呈对角线设置,每两根相邻的承载杆上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块之间均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螺栓连接副相连接,位于承载梁两端的第一连接块分别与两个支撑臂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管线架设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两根相邻的承载杆之间均设置有两块水平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两块第一连接板分别位于承载杆的顶面与底面位置,且两块第一连接板的四角与承载杆之间均通过竖直分布的第二螺栓连接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兆普李伟朋程彬李月刘国增程彦波程军
申请(专利权)人:长能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