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BMC分离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928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3
本技术属于细胞分离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BMC分离管,包括离心管和管盖,管盖与离心管螺纹连接,管盖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位于管盖的轴心线上,管盖上螺纹连接有离心管柱,离心管柱上设有分离装置,管盖上设有通孔,通孔处可拆卸连接有堵头,用于解决现有PBMC分离器的分离装置不能调节水平高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细胞分离用具,具体涉及一种pbmc分离管。


技术介绍

1、pbmc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即外周血中具有单个核的细胞,包含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其它少量细胞。通过对pbmc的分离、筛选和培养,可得到大量的免疫细胞,用于相应的免疫治疗。

2、目前主要的分离方法是ficoll-hypaque(聚蔗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因血液中各有形成分的比重存在差异而得以分离。单个核细胞密集在血浆层和分离液的界面中,呈白膜状,吸出白膜层即可得到pbmc。白膜层吸出过程对细胞得率有关键影响,由于各分层之间很容易被打散,而白膜层位于血浆层和分离液层之间,会导致吸得不干净残留多,或者取到很多其他层面液体的情况。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申请号为201620989776.5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离心式pbmc分离器,包括离心管、离心管柱和离心管盖,所述离心管柱固定设置在离心管内,所述离心管盖螺接设置在离心管的顶部,所述离心管柱上设有水平的分离装置。使用时将离心血液样本定量注入离心管中,盖紧离心管帽,进行离心操作。离心完成后打开离心管帽,旋转内杆,使旋转叶片展开成一个圆周平面,将白膜层与上层液体分离。吸走圆周平面上的上层液体,旋转内杆,使旋转叶片收回,吸取白膜层。分离装置可以将离心后分层的溶液分离开,保证白膜层全部吸出,并保证吸出白膜层的纯度,避免混入过多不容界面的液体,残留过多影响pbmc得率。

4、但是该分离器的离心管柱固定设置在离心管内,分离装置在离心管柱的位置相对固定,不能任意调节分离装置的水平高度,需要定量的添加样本,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bmc分离管,解决现有pbmc分离器的分离装置不能调节水平高度的问题。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pbmc分离管,包括离心管和管盖,管盖与离心管螺纹连接,管盖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位于管盖的轴心线上,管盖上螺纹连接有离心管柱,离心管柱上设有分离装置,管盖上设有通孔,通孔处可拆卸连接有堵头。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进行了以下改进:

5、进一步,离心管柱包括螺纹套管,螺纹套管与管盖螺纹连接,螺纹套管中可旋转的设有内杆;分离装置包括固定叶片和旋转叶片,固定叶片固定在螺纹套管的圆周壁上,旋转叶片可旋转的套设在内杆上,螺纹套管上设有与旋转叶片配合的空槽,固定叶片的圆心角为旋转叶片的圆心角的两倍,旋转叶片展开与固定叶片形成一个完成的圆盘。

6、进一步,内杆的顶部设有橡胶防滑套,便于操作人员转动内杆。

7、进一步,离心管的管壁上设有刻度线,便于观看液体的体积。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离心完成后旋转内杆,使旋转叶片展开成一个圆周平面,将白膜层与上层液体分离。吸走圆周平面上的上层液体,旋转内杆,使旋转叶片收回,吸取白膜层。通过转动离心管柱能够使分离装置上下移动,可以根据样本的量具体调整高度,使用更加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BMC分离管,包括离心管(1)和管盖(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BMC分离管,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BMC分离管,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bmc分离管,包括离心管(1)和管盖(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愿杨禄山罗晓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莱佛班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