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自适应切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909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自适应切换电路,二极管D2与电容C1对输入电源进行整流;电阻R1、电容C2、稳压二极管D1对整流后的电源进行稳压;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对整流后的电源进行分压;电源输入后,一边到达继电器K1、K2的触点,另一边经过整流和稳压后进入继电器的线圈;同时电源整流后经过电阻R2、R3、R4的分压,对三极管Q1进行控制。本技术可以自动调节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不需要人工参与,大大提高了电路的自动化程度和应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该电路可以依据其模块化的设计方式,轻松与其他硬件设备连接,以实现对输入电压的自适应控制,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设备中的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压自适应切换电路,具体为一种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自适应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不同国家的标准电源电压不尽相同,许多带变压器的电器设备和音频功放产品等,因为需要进出口或者其他一些原因,这些产品需要根据电源输入电压来调整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如许多面临进出口的带变压器的电器设备,通常需要在电源输入电压之后,增加一个手动调整变压器输入电压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标准电源电压,手动调整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保证了输出电压的合理性。但是,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手动调节不仅在产品出厂时需要增加检查成本,而且每一次失误都可能会导致变压器和设备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对于用户自己进行调节,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手动调节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以模块化的设计与其他设备连接,同时只能在设备表面增加手动调节装置,在一些应用范围较广的场景中,无法满足需求。

2、市面上带变压器的普通电器设备大多采用的都是手动调整变压器输入电压的方法,这个方法硬件成本低,但是在一些应用范围较广的场景中,手动调节电压的方法具有局限性,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的电路,使得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能够自动根据电源输入的电压来调整,以达到更稳定和有效的输出电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自适应切换电路,从根本上将手动调节转换为自动调节,并且其具有模块化的特点,可以轻松与其他电路或设备连接,大大增强了该电路的应用范围,提高了电路的自动化程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自适应切换电路,其串联于输入电源和变压器之间,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1、三极管q2、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输入电源input与继电器k1、二极管d4、三极管q2组成第一通道;输入电源input与继电器k2、二极管d3、三极管q1组成第二通道;二极管d2与电容c1对输入电源进行整流;电阻r1、电容c2、稳压二极管d1对整流后的电源进行稳压;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对整流后的电源进行分压;电源输入后,一边到达继电器k1、k2的触点,另一边经过整流和稳压后进入继电器的线圈;同时电源整流后经过电阻r2、r3、r4的分压,对三极管q1进行控制,三极管q1集电极和三极管q2基极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q1影响三极管q2,导致三极管q1的导通与否恰好与三极管q2相反。

3、优选的,输入电源分为两路,一路分别连接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然后分别与输出端口output1和输出端口output2连接;输出电源另一路串联二极管d2,二极管d2输出两路,一条路连接电容c1,电容c1接地,另一条路分别串联电阻r1、电阻r2,电阻r1输出两路,一路与电容c2连接,然后接地,再与二极管d1连接,最后接入电阻r1的另一路;电阻r2与电阻r3串联,电阻r3分别与电阻r4、三极管q1连接,电阻r4输出端接地,之后与三极管q1连接,三极管q1输出分别与电阻r5、二极管d3连接,继电器k2与二极管d3并联,二极管d3最后接入电阻r1的另一路,电阻r5输出端与三极管q2,三极管q2接地;电阻r1的另一路最后与二极管d4连接,继电器k1与二极管d4并联。

4、优选的,当输入电压小于阈值时,分压后的电压无法使三极管q1导通,则三极管q2的基极为高电平,q2导通,继电器k1的线圈一端接地通电,继电器k1的触点立即闭合,输出端口output1有电源输出。

5、优选的,当输入电压大于阈值时,分压后的电压使三极管q1导通,则q2的基极为低电平,q2无法导通,继电器k2的线圈一端接地通电,继电器k2的触点立即闭合,输出端口output2有电源输出。

6、优选的,通过改变分压电阻r2、r3、r4的阻值可以改变阈值的大小

7、优选的,所述三极管q1、q2均为npn型三极管。

8、其中,二极管d2、d3、d4以及稳压二极管d1都为满足耐压性能的任一二极管。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技术的变压器输入电压自适应切换电路,可以自动调节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不需要人工参与,大大提高了电路的自动化程度和应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该电路可以依据其模块化的设计方式,轻松与其他硬件设备连接,以实现对输入电压的自适应控制,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设备中的电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自适应切换电路,其串联于输入电源和变压器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1、三极管Q2、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输入电源INPUT与继电器K1、二极管D4、三极管Q2组成第一通道;输入电源INPUT与继电器K2、二极管D3、三极管Q1组成第二通道;二极管D2与电容C1对输入电源进行整流;电阻R1、电容C2、稳压二极管D1对整流后的电源进行稳压;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对整流后的电源进行分压;电源输入后,一边到达继电器K1、K2的触点,另一边经过整流和稳压后进入继电器的线圈;同时电源整流后经过电阻R2、R3、R4的分压,对三极管Q1进行控制,三极管Q1集电极和三极管Q2基极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Q1影响三极管Q2,导致三极管Q1的导通与否恰好与三极管Q2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自适应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输入电源分为两路,一路分别连接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然后分别与输出端口OUTPUT1和输出端口OUTPUT2连接;输出电源另一路串联二极管D2,二极管D2输出两路,一条路连接电容C1,电容C1接地,另一条路分别串联电阻R1、电阻R2,电阻R1输出两路,一路与电容C2连接,然后接地,再与二极管D1连接,最后接入电阻R1的另一路;电阻R2与电阻R3串联,电阻R3分别与电阻R4、三极管Q1连接,电阻R4输出端接地,之后与三极管Q1连接,三极管Q1输出分别与电阻R5、二极管D3连接,继电器K2与二极管D3并联,二极管D3最后接入电阻R1的另一路,电阻R5输出端与三极管Q2,三极管Q2接地;电阻R1的另一路最后与二极管D4连接,继电器K1与二极管D4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自适应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Q2均为NPN型三极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自适应切换电路,其串联于输入电源和变压器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1、三极管q2、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输入电源input与继电器k1、二极管d4、三极管q2组成第一通道;输入电源input与继电器k2、二极管d3、三极管q1组成第二通道;二极管d2与电容c1对输入电源进行整流;电阻r1、电容c2、稳压二极管d1对整流后的电源进行稳压;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对整流后的电源进行分压;电源输入后,一边到达继电器k1、k2的触点,另一边经过整流和稳压后进入继电器的线圈;同时电源整流后经过电阻r2、r3、r4的分压,对三极管q1进行控制,三极管q1集电极和三极管q2基极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q1影响三极管q2,导致三极管q1的导通与否恰好与三极管q2相反。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建云邓传旺程金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蓝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