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均衡储能电池模块冷风量的风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820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均衡储能电池模块冷风量的风道结构,具体涉及储能行业领域,包括风道本体,所述风道本体前端上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风道本体前端位于进风口下侧开设有若干上下分布的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空调出风口连接处以及出风口和模组进风口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片。本技术,利用设计的风道结构,将空调冷空气直接送至电池模组内,能有效提高电池散热效果,在相同的空调系统下,电池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能够进行更好的控制,温差可以控制在3℃以内,若满足目前标准的温控条件,温控的能耗及成本得到明显的降低,设置的密封垫片可使整个空气流通的通道是相对密封的,减少了电池模组内集尘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行业,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均衡储能电池模块冷风量的风道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储能产品中,风冷结构在设计中,多采用独立式空调系统,空调送风利用储能柜体内部空腔进行无约束流动,以对电池模块及电芯进行散热,由于冷空气在储能柜后侧柜体与电池模块之间的空间内无约束流动,容易出现湍流现象,各模块的进风冷量有一定的差距,电芯间的温差控制能力较差;柜体的主要结构是金属件,是热的良导体,在运行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的保温措施,依然会出现大量的冷负荷损耗和浪费;由于没有流道约束,空调冷风会充满内部间隙,而用于电芯散热的冷风量不受控制,散热能耗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主要从电芯温度及温差控制考虑,通过风道设计,有效分配空调出风,平衡各电池模组进风量,以期达到降低整体电池温度,减少各电芯间温差,同时降低空调冷负荷损耗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用于均衡储能电池模块冷风量的风道结构,包括风道本体,所述风道本体前端上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风道本体前端位于进风口下侧开设有若干上下分布的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空调出风口连接处以及出风口和模组进风口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片,所述风道本体外表面粘接有保温层。

4、优选的,所述风道本体为镀锌钢板钣金件通过折弯焊接而成,所述保温层为32mm后闭孔橡塑保温材料,贴满整个风道本体的外表面。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1、利用设计的风道结构,将空调冷空气直接送至电池模组内,能有效提高电池散热效果,在相同的空调系统下,电池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能够进行更好的控制,温差可以控制在3℃以内,若满足目前标准的温控条件,温控的能耗及成本得到明显的降低;

7、2、设置的密封垫片可使整个空气流通的通道是相对密封的,减少了电池模组内集尘的风险;

8、3、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现有的结构基础上,相比于收益,增加的成本相对较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均衡储能电池模块冷风量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本体(1),所述风道本体(1)前端上部开设有进风口(2),所述风道本体(1)前端位于进风口(2)下侧开设有若干上下分布的出风口(3),所述进风口(2)和空调出风口连接处以及出风口(3)和模组进风口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片(4),所述风道本体(1)外表面粘接有保温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均衡储能电池模块冷风量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本体(1)为镀锌钢板钣金件通过折弯焊接而成,所述保温层(5)为32mm后闭孔橡塑保温材料,贴满整个风道本体(1)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均衡储能电池模块冷风量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本体(1),所述风道本体(1)前端上部开设有进风口(2),所述风道本体(1)前端位于进风口(2)下侧开设有若干上下分布的出风口(3),所述进风口(2)和空调出风口连接处以及出风口(3)和模组进风口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仁跃周成华陈士发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华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