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759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房屋的屋顶包括横梁、以及成对地设置于横梁两侧的多个屋顶竖梁。屋檐支撑结构包括:沿墙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梁柱,以及多个辅助支撑横梁,支撑梁柱的一端与自房屋横梁延伸出来的屋顶竖梁固定连接,另一端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延伸至墙体外侧;每一辅助支撑横梁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其一端固定设置于墙体,另一端突出于墙体的外壁面并构成悬臂梁结构。辅助支撑横梁的自由端部与相应的一个支撑梁柱的另一端相交并固定连接,屋檐固定架设于支撑梁柱上。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使得支撑梁柱、辅助支撑横梁以及墙体之间构成三角框架结构,使得屋檐支撑结构的稳定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科学,特别涉及一种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1、屋檐又称挑檐或房檐,是建筑物屋顶向外伸出的部分,主要是用来挡雨的。屋檐的作用是将雨水从建筑物外墙下排出,防止雨水顺着墙体流入室内,同时也可以遮蔽阳光,让室内更加凉爽。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木结构建筑仍占据建筑领域的较大比重。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作为一种历史的传承,木结构建筑在风格特性上与城市特点相呼应,彰显人文特点。天然材质使建筑具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消除建筑本身作为外来物的冰冷感觉,木结构建筑的灵活性可以充分发挥个性化,人性化特点。木结构的应用更有利于结合文化特点,焕发历史神韵又不失现代气氛。但是由于木头本身材料特性的限制,多用于中小型建筑。

2、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木结构建筑来说,不仅要满足木结构建筑自身具备的美观性,还要满足混凝土结构建筑所具备的空间要求和结构强度要求,尤其是要求较大的屋檐空间要求。但是木结构建筑的屋檐通常利用木梁进行支撑,在将屋檐空间做的较大时,通常需要设置两段或更多段木梁(椽子)进行支撑,才可满足支撑要求。

3、这种结构不仅会导致木结构建筑屋檐的固定方式比较复杂、用料较多,同时也会增加木结构建筑屋的成本,且多段木梁(椽子)之间容易连接失效,影响木结构建筑屋整体结构稳定性。

4、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屋檐支撑结构存在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屋檐支撑结构存在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该房屋的屋顶包括横梁、以及成对地设置于该横梁两侧多个屋顶竖梁;并且,屋檐设置于该横梁一侧、该屋顶竖梁远离该横梁的端部;该屋檐支撑结构包括:

3、沿该墙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梁柱,每一该支撑梁柱的一端与自房屋横梁延伸出来的屋顶竖梁固定连接,另一端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延伸至该墙体外侧;以及

4、多个辅助支撑横梁,该多个辅助支撑横梁与该多个支撑梁柱一一对应,每一该辅助支撑横梁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其一端固定设置于该墙体,另一端突出于该墙体的外壁面并构成悬臂梁结构;其中

5、该辅助支撑横梁的自由端部与相应的一个该支撑梁柱的另一端相交并固定连接,该屋檐固定架设于该支撑梁柱上。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屋檐支撑结构,由于设置有多根支撑梁柱和辅助支撑横梁,且每一支撑梁柱的一端与自房屋横梁延伸出来的屋顶竖梁固定连接,辅助支撑横梁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墙体,另一端与相应的一个支撑梁柱的另一端相交并固定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使得支撑梁柱、辅助支撑横梁以及墙体之间构成三角框架结构,使得屋檐支撑结构的稳定性更好。

7、另外,由于支撑梁柱的一端与屋顶竖梁固定连接,不需要将支撑梁柱与墙体单独连接,这样可节省连接件的数量以及减少连接点对墙面的损坏。

8、因此,本技术提供的这种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在提升屋檐支撑结构美观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降低屋檐支撑结构的成本。

9、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该支撑梁柱的另一端与该辅助支撑横梁的自由端通过嵌合卡接的方式彼此固定连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撑梁柱的另一端与该辅助支撑横梁的自由端通过嵌合卡接的方式彼此固定连接,这样可使得支撑梁柱与辅助支撑横梁更加方便地连接,且不需要设置额外的连接件,有利于降低成本。并且,嵌合卡接的方式稳固性更好。因此,利用这种结构可在进一步提升屋檐支撑结构稳固性的基础上,提升屋檐支撑结构的安装便捷性,降低成本。

11、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该支撑梁柱的另一端形成有与该辅助支撑横梁相适配的榫槽结构,该辅助支撑横梁的自由端嵌入该榫槽结构中。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撑梁柱与辅助支撑横梁榫卯连接,这样可使得支撑梁柱与辅助支撑横梁两者之间不仅具有较好的支撑性,还可降低支撑梁柱与辅助支撑横梁两者受外力影响脱离的风险。因此,采用这种结构可进一步提升屋檐支撑结构的稳固性。

13、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该辅助支撑横梁的该自由端的外壁面与该榫槽结构的内壁面过盈配合。

14、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该辅助支撑横梁的该自由端与该榫槽结构的侧壁面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孔,该孔内插入有植筋。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梁柱与辅助支撑横梁之间插入植筋,利用植筋连接,这样可进一步提升支撑梁柱与辅助支撑横梁的连接可靠性。

16、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该墙体上固定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接件,多个该辅助支撑横梁均通过该连接件固定于该墙体。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墙体上固定连接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接件,将辅助支撑横梁通过连接件连接于墙体上,这样可避免辅助支撑横梁与墙体连接时额外开孔,损伤墙面,且将连接件设置为沿墙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这样有利于辅助支撑横梁施加于连接件的承载力分散,降低应力集中的风险。

18、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每一该支撑梁柱与相应的该屋顶竖梁形成一体式结构;并且

19、该支撑梁柱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20°至70°。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每一支撑梁柱与相应的屋顶竖梁形成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使得屋檐支撑结构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好。

21、另外,通过设置支撑梁柱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20°至70°,这样可使得支撑于屋檐支撑结构上的屋檐导水效果更好。

22、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该辅助支撑横梁、该支撑梁柱均设置为立板结构。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辅助支撑横梁、支撑梁柱均设置为立板结构,可使得辅助支撑横梁、支撑梁柱在高度方向上的承载性能更好。

24、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该墙体顶端还设置有承重结构,该承重结构沿该墙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该支撑梁柱至少部分搭接于该承重结构。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承重结构,支撑梁柱可搭接于该承重结构,能够避免支撑梁柱承载时将墙体局部集中压损,进而影响屋檐的稳定性。

26、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该承重结构设置为梁柱结构,且该支撑梁柱至少部分嵌入该承重结构。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承重结构设置为梁柱结构,这样可提升支撑梁柱与承重结构可连接性,有利于支撑梁柱与梁柱结构的装配。

28、另外,通过将支撑梁柱嵌入该承重结构,这样可使得支撑梁柱与承重结构更加紧凑,且结合性更好。

29、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该屋顶、该屋檐、该辅助支撑横梁、和该支撑梁柱均设置为木质结构。

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所述房屋的屋顶包括横梁、以及成对地设置于所述横梁两侧的多个屋顶竖梁;并且,屋檐设置于所述横梁一侧、所述屋顶竖梁远离所述横梁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屋檐支撑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柱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支撑横梁的自由端通过嵌合卡接的方式彼此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柱的另一端形成有与所述辅助支撑横梁相适配的榫槽结构,所述辅助支撑横梁的自由端嵌入所述榫槽结构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横梁的所述自由端的外壁面与所述榫槽结构的内壁面过盈配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横梁的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榫槽结构的侧壁面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孔,所述孔内插入有植筋。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上固定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接件,多个所述辅助支撑横梁均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墙体。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梁柱与相应的所述屋顶竖梁形成一体式结构;并且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梁柱均设置为立板结构。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顶端还设置有承重结构,所述承重结构沿所述墙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梁柱至少部分搭接于所述承重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结构设置为梁柱结构,且所述支撑梁柱至少部分嵌入所述承重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所述屋檐、所述辅助支撑横梁、和所述支撑梁柱均设置为木质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所述房屋的屋顶包括横梁、以及成对地设置于所述横梁两侧的多个屋顶竖梁;并且,屋檐设置于所述横梁一侧、所述屋顶竖梁远离所述横梁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屋檐支撑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柱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支撑横梁的自由端通过嵌合卡接的方式彼此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柱的另一端形成有与所述辅助支撑横梁相适配的榫槽结构,所述辅助支撑横梁的自由端嵌入所述榫槽结构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横梁的所述自由端的外壁面与所述榫槽结构的内壁面过盈配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横梁的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榫槽结构的侧壁面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孔,所述孔内插入有植筋。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房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蔚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绿建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