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永柯专利>正文

一种灌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53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9
本技术涉及道路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灌缝器,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抵触有灌注筒,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转块,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转动连接于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一移动轮,所述第一滑块与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在对路面裂缝进行修复的过程中能够对灌缝筒进行移动支撑,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长时间手持灌缝筒来进行路面裂缝的修复,有效的避免了手臂的酸痛,提高了操作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缝器,具体为一种灌缝器,属于道路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1、沥青路面表面平整,行车舒适,在市政道路中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受车辆碾压及自然侵蚀等影响,会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裂缝,如不及时修复,随着车辆荷载加重和不断的自然侵蚀,裂缝会不断增大扩散,从而会影响车辆的通行,严重的甚至会引发交通事故。

2、然而,传统的沥青路面裂缝修复的过程中大多为工作人员手持灌缝筒,并将灌缝筒的端部对着路面裂缝,当灌缝筒端部沿着裂缝移动时沥青会从灌缝筒的端部流入到裂缝中而实现对路面裂缝的修复,由于在此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一直手持灌缝筒,从而容易导致工作人员手臂的酸痛,操作的舒适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灌缝器,在对路面裂缝进行修复的过程中能够对灌缝筒进行移动支撑,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长时间手持灌缝筒来进行路面裂缝的修复,有效的避免了手臂的酸痛,提高了操作的舒适性。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灌缝器,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缝器,包括连接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上抵触有灌注筒(6),所述连接杆(1)上设有移动结构(2),所述移动结构(2)包括转块(202),所述连接杆(1)上转动连接有转块(202),所述转块(202)转动连接于支撑板(201),所述支撑板(201)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203),所述第一滑块(203)上转动连接有第一移动轮(204),所述第一滑块(203)与支撑板(20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上固定连接有把手(7),所述支撑板(201)的截面呈U形结构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缝器,包括连接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上抵触有灌注筒(6),所述连接杆(1)上设有移动结构(2),所述移动结构(2)包括转块(202),所述连接杆(1)上转动连接有转块(202),所述转块(202)转动连接于支撑板(201),所述支撑板(201)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203),所述第一滑块(203)上转动连接有第一移动轮(204),所述第一滑块(203)与支撑板(20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上固定连接有把手(7),所述支撑板(201)的截面呈u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筒(6)上设有固定结构(3),所述固定结构(3)包括固定套(301),所述灌注筒(6)的外侧抵触有固定套(301),所述固定套(30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螺杆(302),两个所述螺杆(302)贯穿于同一个横杆(304),所述横杆(304)抵触于连接杆(1),所述螺杆(302)上螺纹连接有螺母(303),所述螺母(303)抵触于横杆(3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上设有支撑结构(4),所述支撑结构(4)包括转杆(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永柯
申请(专利权)人:董永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