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炫锟专利>正文

一种可减缓物体迎风平面受风力冲击的导风装置及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6351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减缓物体迎风平面受风力冲击的导风装置,涉及导风装置技术领域,该种可减缓物体迎风平面受风力冲击的导风装置,通过设置缓冲件,当风力迎风平面吹向门窗玻璃迎风平面时,部分风力会经过第一进风口导入进缓冲件内,经过缓冲件的缓冲改变风向,最终使风从第一出风口排出,从而改变气流方向,减缓物体迎风平面受到风力风压冲击,将部分正向吹至门窗玻璃迎风平面的风力转化为与门窗玻璃迎风平面平行的风力,从而使部分风力不会直接吹向门窗玻璃迎风平面,有效的防止了玻璃因台风对其造成的损坏,从而避免了门窗玻璃因台风损坏而对人们的安全和财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减缓物体迎风平面受风力冲击的导风装置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1、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风的作用很多,常见的使用:如人们用它进行发电。

2、但风在现实中也存在一定的危害,当风力过强时,如形成台风时会对人们的财产甚至生命造成巨大影响,比如人们家庭里与外界接触的门窗,由于其上未设置任何导风减压装置,经常因为强台风对门窗玻璃造成破坏,从而进一步对室内的人和物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减缓物体迎风平面受风力冲击的导风装置及其系统,以解决台风对门窗玻璃造成破坏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减缓物体迎风平面受风力冲击的导风装置,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呈折弯状,其内部中空,两端开口分别设为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缓冲件使用时,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中轴线与物体迎风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0°-110°,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中轴线与物体迎风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30°。

3、优选的,还包括引风件和出风件,所述引风件内部中空,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连接,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口大小大于第二出风口的开口大小,所述出风件内部中空,具有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三进风口的开口大小大于第三出风口的开口大小。

4、优选的,所述缓冲件呈圆管状,包括进风段、缓冲段和出风段,所述进风段垂直于物体迎风平面,所述出风段平行于物体迎风平面。

5、优选的,所述引风件和出风件均呈漏斗状或圆台状。

6、优选的,所述缓冲件呈l形方管状,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竖直段垂直于物体迎风平面,所述水平段平行于物体迎风平面。

7、优选的,所述引风件和出风件均呈棱台状。

8、优选的,所述出风件的第三出风口向靠近物体迎风平面一侧倾斜设置。

9、优选的,所述缓冲件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真空气泵强力吸盘。

10、一种可减缓物体迎风平面受风力冲击的导风系统,包括受风力冲击的物体和设于受风力冲击的物体迎风平面的若干所述的导风装置。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口大小为90mm时,平均每平方米受风力冲击的物体迎风平面按照四边角一中心矩阵布置5个可减缓物体迎风平面受风力冲击的导风装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3、本技术通过设置缓冲件,当风力迎风平面吹向门窗玻璃迎风平面时,部分风力会经过第一进风口导入进缓冲件内,经过缓冲件的缓冲改变风向,最终使风从第一出风口排出,从而改变气流方向,减缓物体迎风平面受到风力风压冲击,将部分正向吹至门窗玻璃迎风平面的风力转化为与门窗玻璃迎风平面平行的风力,从而使部分风力不会直接吹向门窗玻璃迎风平面,有效的防止了玻璃因台风对其造成的损坏,从而避免了门窗玻璃因台风损坏而对人们的安全和财产造成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减缓物体迎风平面受风力冲击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件(1),所述缓冲件(1)呈折弯状,其内部中空,两端开口分别设为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缓冲件(1)使用时,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中轴线与物体迎风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0°-110°,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中轴线与物体迎风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风件(2)和出风件(3),所述引风件(2)内部中空,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连接,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口大小大于第二出风口的开口大小,所述出风件(3)内部中空,具有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三进风口的开口大小大于第三出风口的开口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1)呈圆管状,包括进风段(11)、缓冲段(12)和出风段(13),所述进风段(11)垂直于物体迎风平面,所述出风段(13)平行于物体迎风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件(2)和出风件(3)均呈漏斗状或圆台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1)呈L形方管状,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竖直段垂直于物体迎风平面,所述水平段平行于物体迎风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件(2)和出风件(3)均呈棱台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件(3)的第三出风口向靠近物体迎风平面一侧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1)上设有固定件(4),所述固定件(4)为真空气泵强力吸盘。

9.一种可减缓物体迎风平面受风力冲击的导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受风力冲击的物体和设于受风力冲击的物体迎风平面的若干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导风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减缓物体迎风平面受风力冲击的导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口大小为90mm时,平均每平方米受风力冲击的物体迎风平面按照四边角一中心矩阵布置5个可减缓物体迎风平面受风力冲击的导风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缓物体迎风平面受风力冲击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件(1),所述缓冲件(1)呈折弯状,其内部中空,两端开口分别设为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缓冲件(1)使用时,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中轴线与物体迎风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0°-110°,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中轴线与物体迎风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风件(2)和出风件(3),所述引风件(2)内部中空,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连接,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口大小大于第二出风口的开口大小,所述出风件(3)内部中空,具有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三进风口的开口大小大于第三出风口的开口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1)呈圆管状,包括进风段(11)、缓冲段(12)和出风段(13),所述进风段(11)垂直于物体迎风平面,所述出风段(13)平行于物体迎风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炫锟
申请(专利权)人:郑炫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