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纤维材料透气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6222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纤维材料透气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顶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内腔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拉板,所述提拉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框。本技术通过检测箱、通口、密封板、提拉板、检测框、收紧板、螺杆、固定板、螺栓、压紧板、定位板、隔板、横板、通风口、飘带、出风口、外壳、均风板、电机、扇叶、进风口、支撑架、收纳箱和抽屉的配合使用,使该混合纤维材料透气性检测装置具备检测精度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布料透气性能检测装置的检测方式较为麻烦,且检测结果不够直观,无法对布料的各个部位进行透气性测试,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布料透气性检测,具体为一种混合纤维材料透气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透气性是指气体对薄膜、涂层、织物等高分子材料的渗透性,是聚合物重要的物理性能之一,透气性好的衣服穿在身上,可增加散热速度,避免人体出现积汗的现象,透气性也是判断纺织面料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纺织面料的透气性进行检测;

2、如中国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纺织用布料透气性能检测装置”,其公告号为:cn110333175a,该专利通过观察纺织布料上气泡的数量,以及气泡产生的速度,从而对布料透气性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提高料透气性能检测的速度,但是该专利的检测方式较为麻烦,且检测结果不够直观,无法对布料的各个部位进行透气性测试,检测精度较低,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多组检测机构提高混合纤维材料透气性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纤维材料透气性检测装置,具备检测精度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布料透气性能检测装置的检测方式较为麻烦,且检测结果不够直观,无法对布料的各个部位进行透气性测试,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纤维材料透气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顶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内腔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拉板,所述提拉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框,所述检测框内腔的前侧活动连接有收紧板,所述收紧板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与检测框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检测框内腔的后侧和收紧板的背面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压紧板,所述检测框内腔的后侧和收紧板的背面且位于固定板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检测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隔板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口,所述横板的底部设置有飘带,所述检测箱的左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检测箱的右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均风板,所述外壳的右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外壳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外壳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检测箱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腔设置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内腔设置有抽屉。

3、优选的,所述提拉板的顶部设置有提把,提把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4、优选的,所述提拉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所述检测箱的顶部开设有卡槽,卡块的表面与卡槽的内腔活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进风口的内腔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卡板,卡板的一侧与外壳的表面接触。

6、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正面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的内腔设置有透明玻璃。

7、优选的,所述压紧板远离螺栓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凸块。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技术通过检测箱、通口、密封板、提拉板、检测框、收紧板、螺杆、固定板、螺栓、压紧板、定位板、隔板、横板、通风口、飘带、出风口、外壳、均风板、电机、扇叶、进风口、支撑架、收纳箱和抽屉的配合使用,使该混合纤维材料透气性检测装置具备检测精度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布料透气性能检测装置的检测方式较为麻烦,且检测结果不够直观,无法对布料的各个部位进行透气性测试,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

10、2、本技术通过设置提把,方便检测人员向上提起提拉板和检测框,通过设置卡块和卡槽,使提拉板可以稳定的卡在检测箱的顶部,通过设置防尘网,可以防止外部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外壳的内腔,通过设置观察口,方便检测人员观察检测箱内腔中飘带的运动状态,以此判断检测混合纤维材料的透气性,通过设置防滑垫,能够增加压紧板一侧的摩擦力,使其能够紧紧夹住混合纤维材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纤维材料透气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顶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口(2),所述通口(2)的内腔设置有密封板(3),所述密封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拉板(4),所述提拉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框(5),所述检测框(5)内腔的前侧活动连接有收紧板(6),所述收紧板(6)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螺杆(7),所述螺杆(7)的表面与检测框(5)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检测框(5)内腔的后侧和收紧板(6)的背面均设置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栓(9),所述螺栓(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压紧板(10),所述检测框(5)内腔的后侧和收紧板(6)的背面且位于固定板(8)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板(11),所述检测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横板(13),所述隔板(12)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口(14),所述横板(13)的底部设置有飘带(15),所述检测箱(1)的左侧开设有出风口(16),所述检测箱(1)的右侧设置有外壳(17),所述外壳(17)的内壁设置有均风板(18),所述外壳(17)的右侧设置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的输出轴贯穿至外壳(17)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扇叶(20),所述外壳(17)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进风口(21),所述检测箱(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22),所述支撑架(22)的内腔设置有收纳箱(23),所述收纳箱(23)的内腔设置有抽屉(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纤维材料透气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板(4)的顶部设置有提把,提把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纤维材料透气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板(4)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所述检测箱(1)的顶部开设有卡槽,卡块的表面与卡槽的内腔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纤维材料透气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1)的内腔设置有防尘网(25),所述防尘网(25)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卡板,卡板的一侧与外壳(17)的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纤维材料透气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的正面设置有观察口(26),所述观察口(26)的内腔设置有透明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纤维材料透气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10)远离螺栓(9)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27),所述防滑垫(27)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凸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纤维材料透气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顶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口(2),所述通口(2)的内腔设置有密封板(3),所述密封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拉板(4),所述提拉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框(5),所述检测框(5)内腔的前侧活动连接有收紧板(6),所述收紧板(6)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螺杆(7),所述螺杆(7)的表面与检测框(5)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检测框(5)内腔的后侧和收紧板(6)的背面均设置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栓(9),所述螺栓(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压紧板(10),所述检测框(5)内腔的后侧和收紧板(6)的背面且位于固定板(8)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板(11),所述检测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横板(13),所述隔板(12)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口(14),所述横板(13)的底部设置有飘带(15),所述检测箱(1)的左侧开设有出风口(16),所述检测箱(1)的右侧设置有外壳(17),所述外壳(17)的内壁设置有均风板(18),所述外壳(17)的右侧设置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的输出轴贯穿至外壳(17)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扇叶(20),所述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亮刘晓翠马宇萌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中捷仕达隔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