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6123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4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所述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包括:箱体;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开设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活动提手,所述活动提手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上;训练强度控制机构,所述训练强度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手部训练机构,所述手部训练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手部训练机构用于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的手部训练;自动消毒机构,所述自动消毒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自动消毒机构用于对手部训练机构进行杀菌消毒。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具有自动杀菌消毒功能、携带较为方便、使用较为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1、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主要通过内科手段进行研究。疾病种类有脊髓、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脱髓鞘性疾病,运动障碍疾病,癫痫,头痛,变性疾病,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等。神经内科中病人的手部恢复护理的过程中,有时需要病人自己对手部进行锻炼。

2、但是,现有的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不仅不便于携带,并且往往没有自动杀菌消毒功能,因此在使用后其上可能会附着有细菌和病毒,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的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往往没有自动杀菌消毒功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包括:箱体;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开设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活动提手,所述活动提手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上;训练强度控制机构,所述训练强度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手部训练机构,所述手部训练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手部训练机构用于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的手部训练;自动消毒机构,所述自动消毒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自动消毒机构用于对手部训练机构进行杀菌消毒。

3、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螺杆、升降板、壳体、顶板、双轴电机、两个传动杆、两个主动锥齿轮和两个从动锥齿轮,两个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壁上,所述升降板螺纹套设在两个所述螺杆上,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顶部,所述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双轴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上,两个所述传动杆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双轴电机输出轴的两端,两个所述主动锥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传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两个所述从动锥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螺杆上,两个所述主动锥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从动锥齿轮相啮合。

4、优选的,所述训练强度控制机构包括储气瓶、空气泵、导管和单向阀,所述储气瓶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底部,所述空气泵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底部,所述导管设置在所述空气泵的出气端,所述导管与所述储气瓶相连通,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导管上。

5、优选的,所述手部训练机构包括软管和按压气囊,所述软管设置在所述储气瓶上,所述软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按压气囊设置在所述软管的一端。

6、优选的,所述储气瓶上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储气瓶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7、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双轴电机、空气泵、气压传感器和电磁阀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u型板,所述u型板与两个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所述u型板上设置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锂电池电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自动消毒机构包括多个紫外线灯条、光电传感器发射端和光电传感器接收端,多个所述紫外线灯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光电传感器发射端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一侧,所述光电传感器接收端设置在所述矩形开口的内壁上,所述光电传感器发射端与光电传感器接收端相适配,多个所述紫外线灯条、光电传感器发射端和光电传感器接收端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1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通过活动提手可以使该装置携带较为方便,通过升降机构可以使手部训练机构的使用和收纳较为方便,通过训练强度控制机构可以对手部训练机构的训练强度进行调节,通过手部训练机构可以对患者的手部进行锻炼,通过自动消毒机构可以对手部训练机构进行杀菌消毒,通过两个螺杆转动可以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通过双轴电机、两个传动杆、两个主动锥齿轮和两个从动锥齿轮可以带动两个螺杆转动,通过空气泵、导管和单向阀可以将气体注入储气瓶内,从而提升储气瓶内的气压,通过按压气囊可以对患者的手部进行锻炼,通过气压传感器可以对储气瓶内的气压进行监测,通过排气管和电磁阀可以将储气瓶内的气体排出,从而控制储气瓶和按压气囊内的气压,通过控制器可以对该装置进行操作控制,通过锂电池可以对该装置进行供电,通过充电接口可以外接充电线,从而对锂电池进行充电,通过多个紫外线灯条发出的紫外光可以对按压气囊的表面进行杀菌消毒,通过光电传感器发射端和光电传感器接收端可以控制多个紫外线灯条的启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螺杆、升降板、壳体、顶板、双轴电机、两个传动杆、两个主动锥齿轮和两个从动锥齿轮,两个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壁上,所述升降板螺纹套设在两个所述螺杆上,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顶部,所述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双轴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上,两个所述传动杆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双轴电机输出轴的两端,两个所述主动锥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传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两个所述从动锥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螺杆上,两个所述主动锥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从动锥齿轮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强度控制机构包括储气瓶、空气泵、导管和单向阀,所述储气瓶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底部,所述空气泵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底部,所述导管设置在所述空气泵的出气端,所述导管与所述储气瓶相连通,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导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训练机构包括软管和按压气囊,所述软管设置在所述储气瓶上,所述软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按压气囊设置在所述软管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瓶上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储气瓶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双轴电机、空气泵、气压传感器和电磁阀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U型板,所述U型板与两个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所述U型板上设置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锂电池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消毒机构包括多个紫外线灯条、光电传感器发射端和光电传感器接收端,多个所述紫外线灯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光电传感器发射端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一侧,所述光电传感器接收端设置在所述矩形开口的内壁上,所述光电传感器发射端与光电传感器接收端相适配,多个所述紫外线灯条、光电传感器发射端和光电传感器接收端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螺杆、升降板、壳体、顶板、双轴电机、两个传动杆、两个主动锥齿轮和两个从动锥齿轮,两个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壁上,所述升降板螺纹套设在两个所述螺杆上,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顶部,所述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双轴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上,两个所述传动杆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双轴电机输出轴的两端,两个所述主动锥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传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两个所述从动锥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螺杆上,两个所述主动锥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从动锥齿轮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强度控制机构包括储气瓶、空气泵、导管和单向阀,所述储气瓶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底部,所述空气泵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底部,所述导管设置在所述空气泵的出气端,所述导管与所述储气瓶相连通,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导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训练机构包括软管和按压气囊,所述软管设置在所述储气瓶上,所述软管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颖贺辉李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