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防洪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596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2
本技术涉及防洪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外墙防洪水装置,包括地面主体,所述地面主体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设置有第一下水口和第二下水口,所述第二下水口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地面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两组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左侧且位于地面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两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由支撑盒、卡槽、支撑杆、卡接块和卡接柱组成,所述滑动柱的左侧且位于地面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两组支撑盒,所述支撑盒内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卡槽,且所述支撑盒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通过卡接柱与卡槽进行连接,与现有的防洪水装置相比较,本技术通过设计能够提高防洪水装置的整体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洪设施,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外墙防洪水装置


技术介绍

1、我国有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黑龙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等,流域发生洪水灾害会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命财产;

2、专利文献no.201420334768.8公开了一种防洪水门挡,包括浮筒、浮筒轴、防水布、硬杆条、两根扁条、顶杆,所述两根扁条分别贴在门框的两边,所述顶杆安装在最底部,且两端固定在扁条上,顶杆上方安装有多个硬杆条,所述硬杆条之间连接有防水布,在所述硬杆条上方安装有一浮筒,所述浮筒通过浮筒轴连接在两根扁条上,其技术结构简单、设置方便,可以设置于地表面下,作永久的备用,也可设置在地表面上作临时使用,当洪水上升时,由于浮筒密度小,浮筒因浮力上升,将防水布与硬杆条组成的布帘拉上而挡住洪水;其缺陷在于:其防洪水门挡在洪水来临时,由浮筒带动硬杆条上升,将防水布与硬杆条组成的布帘拉上而挡住洪水,在洪水过猛时,仅通过扁条对硬杆条进行支撑,使得很容易倒塌,从而无法阻挡洪水,因此对于现有防洪水装置的改进,设计一种新型建筑外墙防洪水装置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防洪水装置的实用性,显得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墙防洪水装置,包括地面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主体(1)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设置有第一下水口(2)和第二下水口(3),所述第二下水口(3)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板(4),所述地面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两组滑动柱(5),所述滑动柱(5)的左侧且位于地面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两组支撑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防洪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水口(2)的顶部设置有井盖,且所述第一下水口(2)和第二下水口(3)的内部呈相互连通状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防洪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水口(2)的内部开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防洪水装置,包括地面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主体(1)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设置有第一下水口(2)和第二下水口(3),所述第二下水口(3)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板(4),所述地面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两组滑动柱(5),所述滑动柱(5)的左侧且位于地面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两组支撑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防洪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水口(2)的顶部设置有井盖,且所述第一下水口(2)和第二下水口(3)的内部呈相互连通状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防洪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水口(2)的内部开设有出水口,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市顺发泵阀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