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建筑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946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建筑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为圆锥形,所述桩体和插接部为整体结构,且桩体和插接部均为混凝土,所述桩体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为钢板,所述顶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钢筋笼结构。本技术中,设置桩体、插接部、顶板、钢筋笼结构、钢管、加强钢筋和底框架结构,当将桩体打入地面后,可以向钢管内部插入加强钢筋,加强钢筋底端会沿着钢管底端弯折部位插入土层中,从而加强桩体插入土层的牢固性。其次,顶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结构,当通过打桩机将桩体打入土层内部时,可以让保护结构来承受打桩机的撞击,打桩结束后可以将保护结构拆卸,且保护结构可以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建筑桩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是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和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建筑桩作为基础对建筑物进行固定,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效果。

2、现有的建筑桩为了便于打入土层中,建筑桩的表面必须设计成光滑的,并且桩体的不能设置凸出结构以增加桩体打入土层后的强度,所以现有的建筑桩在打入土层后,强度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其次,通过打桩机将建筑桩打入土层时,打桩机直接撞击桩体顶部,容易造成桩体顶部连接钢板变形,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用建筑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用建筑桩。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建筑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为圆锥形,所述桩体和插接部为整体结构,且桩体和插接部均为混凝土,所述桩体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为钢板,所述顶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钢筋笼结构,所述钢筋笼结构嵌设于桩体内部,所述桩体内部侧边贯穿固定有多个钢管,所述钢管内部穿设有加强钢筋,所述钢筋笼结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框架结构,且底框架结构嵌设于插接部内部,所述顶板顶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结构。

3、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钢管底端为弯折设计,且钢管底端穿过插接部延伸至插接部外部,每个所述钢管顶端贯穿顶板且与顶板表面平齐。因此可以将加强钢筋沿着钢管打入土层内部,实现对桩体的加强固定。

4、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笼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环形钢筋,多个所述第一环形钢筋外侧壁共同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竖钢筋。钢筋笼结构可以增加桩体的强度。

5、进一步的,所述底框架结构包括竖杆,所述竖杆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横杆,两个所述第一横杆远离竖杆的一端与钢筋笼结构最底部的第一环形钢筋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竖杆底端表面从上到下套接有多个直径逐渐缩小的第二环形钢筋,每个所述第二环形钢筋与竖杆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横杆。底框架结构可以增加插接部的强度。

6、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螺杆。通过第一螺杆可以连接地面桩。

7、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与顶板上表面贴合的垫板,且垫板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顶板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用于连接第二螺杆的螺孔,所述垫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且多个支撑杆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承接板。通过保护结构承载打桩机的撞击,可以对桩体起到保护作用。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9、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桩体、插接部、顶板、钢筋笼结构、钢管、加强钢筋和底框架结构,当将桩体打入地面后,可以向钢管内部插入加强钢筋,加强钢筋底端会沿着钢管底端弯折部位插入土层中,从而加强桩体插入土层的牢固性。其次,顶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结构,当通过打桩机将桩体打入土层内部时,可以让保护结构来承受打桩机的撞击,打桩结束后可以将保护结构拆卸,且保护结构可以重复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建筑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接部(2),所述插接部(2)为圆锥形,所述桩体(1)和插接部(2)为整体结构,且桩体(1)和插接部(2)均为混凝土,所述桩体(1)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且顶板(3)为钢板,所述顶板(3)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钢筋笼结构(4),所述钢筋笼结构(4)嵌设于桩体(1)内部,所述桩体(1)内部侧边贯穿固定有多个钢管(5),所述钢管(5)内部穿设有加强钢筋(6),所述钢筋笼结构(4)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框架结构(7),且底框架结构(7)嵌设于插接部(2)内部,所述顶板(3)顶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结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管(5)底端为弯折设计,且钢管(5)底端穿过插接部(2)延伸至插接部(2)外部,每个所述钢管(5)顶端贯穿顶板(3)且与顶板(3)表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结构(4)包括多个第一环形钢筋(41),多个所述第一环形钢筋(41)外侧壁共同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竖钢筋(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结构(7)包括竖杆(71),所述竖杆(71)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横杆(72),两个所述第一横杆(72)远离竖杆(71)的一端与钢筋笼结构(4)最底部的第一环形钢筋(4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竖杆(71)底端表面从上到下套接有多个直径逐渐缩小的第二环形钢筋(73),每个所述第二环形钢筋(73)与竖杆(71)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横杆(7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螺杆(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9)包括与顶板(3)上表面贴合的垫板(91),且垫板(91)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94),所述顶板(3)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用于连接第二螺杆(94)的螺孔(31),所述垫板(9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92),且多个支撑杆(92)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承接板(9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建筑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接部(2),所述插接部(2)为圆锥形,所述桩体(1)和插接部(2)为整体结构,且桩体(1)和插接部(2)均为混凝土,所述桩体(1)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且顶板(3)为钢板,所述顶板(3)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钢筋笼结构(4),所述钢筋笼结构(4)嵌设于桩体(1)内部,所述桩体(1)内部侧边贯穿固定有多个钢管(5),所述钢管(5)内部穿设有加强钢筋(6),所述钢筋笼结构(4)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框架结构(7),且底框架结构(7)嵌设于插接部(2)内部,所述顶板(3)顶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结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管(5)底端为弯折设计,且钢管(5)底端穿过插接部(2)延伸至插接部(2)外部,每个所述钢管(5)顶端贯穿顶板(3)且与顶板(3)表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结构(4)包括多个第一环形钢筋(41),多个所述第一环形钢筋(41)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红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