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交直流电压信号中继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交直流电压信号中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903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气工程并且基于使用脉宽调制方法的能量转换。交直流电压信号中继器包含信号源、极性形成器、运算放大器、正负开关、噪声抑制滤波器、有源电阻、初级和次级绕组变压器以及微电路。微电路连接到电阻器和电容器,其产生的脉冲通过功率晶体管进入放大器。晶体管连接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信号源连接到极性形成器,该极性形成器在输出端产生正电压或负电压。当电压为正时,正向开关打开,将从变压器次级绕组整流的能量提供给平滑电容器。当输入端有负电压时,极性形成器的输出端形成负电压,闭合正开关,打开负开关。当交流电压施加到电源的输入端子时,有源电阻器被激活。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可以在输出端重复输入信号的任何形状和频率并放大音频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工程,并且基于使用脉宽调制方法(pwm)的能量转换。主要使用领域是无线电电子设备,例如逆变器、所有形式的信号发生器、变频器、音频功率放大器、电机驱动器、具有纯正弦波的不间断电源(ups)、交流或直流电压源,包括实验室、充电器、组合式“一体化”设备,例如焊机-逆变器-ups-直流电源-充电器。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输出端带有电动转换器且具有正电流反馈的放大器,为了减少频率响应的不均匀性,前末级发射极与分压器中点连接构成正反馈电路,由换流线圈和串联电感及有源电阻组成,其阻值等于等效电路的等效电阻(su 472439a1,1975年5月30日出版)。

2、来源su 1561171 a1,1990年04月30日出版,具有无变压器输入的电源是已知的,其包含具有与输入端子串联连接的电抗元件的网络整流器、参量稳定器、具有电流隔离输出的直流到高频交流电压转换器,以及作为连接到输出端子的附加参数稳定器的高频整流器,为了增加操作电气安全性,它包含两个保护隔离电容器,一个脉冲变压器,其初级绕组通过保护隔离电容器,连接到直流到高频交流电压转换器的电隔离输出,次级绕组连接到带有附加参数稳定器的高频整流器的输入。

3、作为最接近的模拟,我们选择了带有数字微电路的稳定电压转换器,可从文档ru2014713 c1(1994年6月15日出版)中获知。

4、数字微电路稳压转换器,包括反相输出的矩形电压发生器、具有第一和第二晶体管的推挽功率放大器、消除直通电流的单元、稳压装置、微电路电源和输出变压器其初级绕组的始端和末端分别连接到功率放大器的第一个和第二个晶体管的集电极,次级绕组通过整流器连接到变换器的输出端,附加的变压器的中间端子与外端子的绕组连接到消除直通电流的单元,其特征在于,为了提高效率并获得多个稳定电压,第一和第二缓冲元件具有集电极开路,输入端这些元件的输出端连接到方波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端,输出端通过第一和第二限流电阻分别连接到功率放大器的第一和第二pnp晶体管的基极,在第三和第四pnp晶体管上消除直通电流,所有四个晶体管的发射极都连接到输出变压器的附加绕组的中间端子和微电路供电电源正极性的输出端子,第三晶体管的基极通过第三和第四电阻器分别连接到输出变压器的附加绕组的起始端和第二缓冲器元件的输出端,第四晶体管的基极通过第五和第六电阻分别连接到附加绕组的末端和第一缓冲元件的输出,第三和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晶体管的基极功率放大器的稳定装置的输出端采用负极性可调电压形成器的形式,连接到输出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中间端子,该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设有根据所需输出电压的数量,具有连接到整流器的抽头,并且其中一个整流器的输出通过反馈电路连接到稳定装置的控制输入。ru 2014713c1,1994年06月15日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是无法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给出所需的输出信号形状。

2、所要求保护的专利技术的技术成果在于其能够在输出处重复输入信号的任何形状和频率,包括正电压或负电压,这使得能够放大音频信号。

3、技术成果通过实现交流和直流电压信号中继器来实现,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具有输入端子xs1.1和xs1.2的信号源、极性形成器da2.1、运算放大器da1.1和da1.2、正a2和负a3开关、噪声抑制滤波器、有源电阻、具有初级1和次级2和3绕组的变压器以及连接到电阻器r7和电容器c48的微电路ic1,其中的脉冲通过功率晶体管vt1-vt4提供给放大器,连接到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1,而信号源通过输入端xs1.1和电阻器r116与极性形成器da2.1连接,在输出端产生正或负电压;在正电压下,正向开关a2打开,从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2整流的能量流向平滑电容器c17、c18、c19,平滑电容器c17、c18和c19上产生的电压由vds3进行整流,二极管电桥连接至运算放大器da1.1的同相输入端3,运算放大器da1.1用作由电阻r115、r100、r101、r102、r103形成的反馈电路,当超过运算放大器da1.1反相输入端2处的电压时,运算放大器da1.1输出端1处将产生正电压,该正电压通过电阻r104和二极管vd6提供给ic1的输入端4微电路中,极性形成器da2.1输出端信号源的输入端xs1.1加负电压,输入端xs1.2加正电压,产生负电压,闭合正向开关a2,负极开关a3打开,变压器t1次级绕组3的能量流向平滑电容器c17、c18、c19,在电源端子xs1.1-xs1.2的输入端产生交流电压电源,有源电阻打开。

4、负载通过噪声抑制滤波器连接至平滑电容器。

5、电阻r101是可变电阻,用于调节输出电压。

6、到达运算放大器da1.1反相输入端2的反馈信号由信号源通过二极管电桥vds5和电阻r114提供,以稳定任何极性和形状的转换器的输出电压。

7、为了整形输出信号,使用了有源电阻器(vds3、r106、vt20、da1.2)。

8、交直流电压信号中继器可以改变直流电压输出的极性,也可以对任意形状的交流电压进行中继和放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交直流电压信号中继器,其特征在于,包含输入端子XS1.1和XS1.2的信号源、极性形成器DA2.1、运算放大器DA1.1和DA1.2、正极A2和负极A3开关、抑制滤波器干扰、有源电阻器、具有初级1和次级2和3绕组的变压器以及连接到电阻器R7和电容器C48的IC1微电路,其脉冲通过功率晶体管VT1-VT4提供给放大器,连接到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1,此时信号源通过输入端XS1.1和电阻R116与极性形成器DA2.1连接,在输出端产生正或负电压;当电压为正时,正向开关A2打开,从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2整流的能量流向平滑电容器C17、C18、C19,平滑电容器C17、C18和C19上产生的电压由VDS3二极管整流当运算放大器DA1.1的反相输入2处的电压升高时,运算放大器VA1.1的反相输入3,运算放大器DA1.1用作由电阻器R115、R100、R101、R102、R103形成的反馈电路,当超过运算放大器DA1.1的反相输入端2处的电压时,运算放大器DA1.1的输出端1处会产生正电压,该正电压通过电阻器R104和二极管VD6提供给1C1微电路的输入端4,当信号源输入端XS1.1为负电压,信号源输入端XS1.2为正电压时,在极性形成器DA2.1的输出端形成负电压,闭合正向开关A2,负开关A3打开,能量从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3流出,用于平滑电容器C17、C18、C19,当电源端子XS1.1-XS1.2输入有交流电压时,有源电阻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通过干扰抑制滤波器连接至平滑电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中继器,其特征在于,电阻器R101是用于调节输出电压的可变电阻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提供给运算放大器DA1.1的反相输入端2的反馈信号来自信号源,通过二极管电桥VDS5和电阻器R114,以稳定任何极性和形状转换器的输出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中继器,其特征在于,使用有源电阻器(VDS3、R106、VT20、DA1.2)来整形输出信号。

6.它能够改变输出处的直流电压的极性,以及转发和放大任何形式的交流电压。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交直流电压信号中继器,其特征在于,包含输入端子xs1.1和xs1.2的信号源、极性形成器da2.1、运算放大器da1.1和da1.2、正极a2和负极a3开关、抑制滤波器干扰、有源电阻器、具有初级1和次级2和3绕组的变压器以及连接到电阻器r7和电容器c48的ic1微电路,其脉冲通过功率晶体管vt1-vt4提供给放大器,连接到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1,此时信号源通过输入端xs1.1和电阻r116与极性形成器da2.1连接,在输出端产生正或负电压;当电压为正时,正向开关a2打开,从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2整流的能量流向平滑电容器c17、c18、c19,平滑电容器c17、c18和c19上产生的电压由vds3二极管整流当运算放大器da1.1的反相输入2处的电压升高时,运算放大器va1.1的反相输入3,运算放大器da1.1用作由电阻器r115、r100、r101、r102、r103形成的反馈电路,当超过运算放大器da1.1的反相输入端2处的电压时,运算放大器da1.1的输出端1处会产生正电压,该正电压通过电阻器r104和二极管vd6提供给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安东诺夫
申请(专利权)人: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安东诺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