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588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颈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气囊环、加强气囊柱和充气组件,支撑气囊环开设有缺口,且缺口两侧均为封闭端,支撑气囊环的内部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输气管,支撑气囊环的外壁上且靠近缺口位置开设有气阀;多个加强气囊柱间隔分布在容纳腔内,输气管穿设贯通在多个加强气囊柱之间;输气管的一端与气阀连通。本颈部支撑装置不使用时,支撑气囊环和加强气囊柱均处于压扁状态,从而便于收纳和携带;使用时,将支撑气囊环套设在在颈部上,通过连接件将支撑气囊环的缺口的两侧连接在一起,通过充气组件对支撑气囊环和加强气囊柱进行充气膨胀,从而利用支撑气囊环的弹性产生的作用力顶在肩部和下颌上,将颈部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具体涉及一种颈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颈部支撑枕可限制颈椎的弯曲、拉伸和转动等,以对颈托使用者的颈部和颈部进行固定以辅助使用者颈部创伤的康复或缓解使用者的颈部不适,从而避免颈托使用者在恢复过程中的大幅度或不必要的转动避免造成的其他损伤。

2、目前,当患者的颈部受伤时,颈部需要套设有一个颈部支撑枕,以便对患者的进行支撑,有利于治疗恢复。但现有的颈部支撑枕在套设在患者颈部位置时,需要辅助人员先托着患者的颈部,之后再将颈部支撑枕围绕颈部一圈套设上去,操作十分不便;有时候需要两个以上的人员才能将颈部支撑枕套在患者的颈部上;而且现有的颈部支撑枕占用空间大,不便收纳和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颈部支撑装置,解决现有的颈部支撑枕在套设在患者颈部位置时,需要辅助人员先托着患者的颈部,之后再将颈部支撑枕围绕颈部一圈套设上去,操作十分不便;而且占用空间大,不便收纳和携带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充气球囊、充气管和充气针,所述充气管的一端与充气球囊连接,另一端与充气针连接,所述充气针远离充气管的一端能够插入气阀内,所述充气针远离充气管的一端圆周侧面开设有充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包括管体和封板,所述管体固定穿设在支撑气囊环的外侧壁上,所述管体位于容纳腔内的端面两侧沿轴线方向均开设有弹性槽,两个弹性槽内均设有弹簧,所述封板的侧面贴合在管体位于容纳腔内的端面上,所述封板的直径小于管体的外径,所述弹簧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充气球囊、充气管和充气针,所述充气管的一端与充气球囊连接,另一端与充气针连接,所述充气针远离充气管的一端能够插入气阀内,所述充气针远离充气管的一端圆周侧面开设有充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包括管体和封板,所述管体固定穿设在支撑气囊环的外侧壁上,所述管体位于容纳腔内的端面两侧沿轴线方向均开设有弹性槽,两个弹性槽内均设有弹簧,所述封板的侧面贴合在管体位于容纳腔内的端面上,所述封板的直径小于管体的外径,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弹性槽的内底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封板的侧面上,所述输气管的一端固定套设在管体位于容纳腔内的端部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航游月梅黄正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