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G光模块高速信号误码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5857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2
本技术涉及误码仪领域,公开了一种10G光模块高速信号误码测试装置,本技术解决了有时并不是所有的端口在使用时,都会一起连接数据线,这导致将挡板打开时,会出现一部分端口被数据线连接,灰尘不会进入到端口的内部,一部分端口暴露在空气中,不能达到防尘的效果,导致最终防尘效果不好的问题,通过设置有推动机构和弹性机构,按压推动机构向左侧进行运动,使得不需要进行连接端口的挡板,在打开时不会被打开,拉动弹性机构向右侧进行运动,进而使得推动机构可以向上进行运动,将需要连接的端口露出来进行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不会出现不需要连接的端口暴露在灰尘中的情况,从而达到了使防尘效果更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误码仪领域,具体为一种10g光模块高速信号误码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1、误码测试装置是一种用于测试数字通信系统的设备,用于评估数字信号传输时误码率(ber)的性能,bert会向被测设备发送一定量的随机或规则的二进制序列,然后比较接收端数据与发送端数据之间的差异,以确定误码率。

2、公开号为cn217741720u,一种数字光模块误码率的测试装置,包括误码仪本体;所述误码仪本体上固接有围板,所述围板上滑动插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和底部固接有挡板,所述围板和升降板上设有限位机构现有的误码测试装置为了防止灰尘对数据端口的污染,会在误码测试装置具有端口的一端安装挡板,在端口不接数据线时,将挡板往下拉动将误码测试装置的端口处关闭起来,在连接时将其打开,但是有时并不是所有的端口在使用时,都会一起连接数据线,这导致将挡板打开时,会出现一部分端口被数据线连接,灰尘不会进入到端口的内部,一部分端口暴露在空气中,不能达到防尘的效果,导致最终防尘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10g光模块高速信号误码测试装置,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有时并不是所有的端口在使用时,都会一起连接数据线,这导致将挡板打开时,会出现一部分端口被数据线连接,灰尘不会进入到端口的内部,一部分端口暴露在空气中,不能达到防尘的效果,导致最终防尘效果不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g光模块高速信号误码测试装置,包括有误码测试仪主体,设置在误码测试仪主体左侧内部的第一凹槽,设置在第一凹槽内部的端口,误码测试仪主体的左端设置有推动机构,误码测试仪主体的前侧设置有弹性机构;

3、推动机构包括有竖直滑动连接在误码测试仪主体左端外侧的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上方内部设置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的上方连通有第一孔洞,第四凹槽的内侧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限位杆,端口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上方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槽,第二挡板的下方设置有密封垫,第三凹槽的外侧连通有第二孔洞。

4、优选的,第一孔洞的外观结构形状为“工”字形,且第一孔洞左右两端的宽度一致。

5、优选的,第二凹槽与第二限位杆为间隙配合,且第二限位杆与第一弹簧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6、优选的,第一孔洞左右两端的宽度与第二限位杆下端的宽度一致,且第二限位杆的上端宽度与第一孔洞的中间宽度一致,并且第二限位杆的下端宽度大于第二限位杆的上端宽度。

7、优选的,第一限位杆的宽度与第一限位槽的宽度一致,且第一限位杆的外观结构为长方体。

8、优选的,弹性机构包括有设置在误码测试仪主体前侧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孔洞,第三孔洞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限位杆,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三限位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下方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槽。

9、优选的,第三限位杆的外观结构形状为梯形,且第三限位杆与第三孔洞为间隙配合。

10、优选的,第三限位杆与第二弹簧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第三限位杆的宽度与第二限位槽的宽度一致。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10g光模块高速信号误码测试装置,通过设置有推动机构和弹性机构,按压推动机构向左侧进行运动,使得不需要进行连接的端口的挡板,在打开时不会被打开,拉动弹性机构向右侧进行运动,进而使得推动机构可以向上进行运动,将需要连接的端口露出来进行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不会出现不需要连接的端口暴露在灰尘中的情况,从而达到了使防尘效果更好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0G光模块高速信号误码测试装置,包括有误码测试仪主体(1),设置在误码测试仪主体(1)左侧内部的第一凹槽(2),设置在第一凹槽(2)内部的端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误码测试仪主体(1)的左端设置有推动机构(4),所述误码测试仪主体(1)的前侧设置有弹性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G光模块高速信号误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洞(403)的外观结构形状为“工”字形,且第一孔洞(403)左右两端的宽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G光模块高速信号误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405)与第二限位杆(407)为间隙配合,且第二限位杆(407)与第一弹簧(406)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G光模块高速信号误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洞(403)左右两端的宽度与第二限位杆(407)下端的宽度一致,且第二限位杆(407)的上端宽度与第一孔洞(403)的中间宽度一致,并且第二限位杆(407)的下端宽度大于第二限位杆(407)的上端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G光模块高速信号误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404)的宽度与第一限位槽(411)的宽度一致,且第一限位杆(404)的外观结构为长方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G光模块高速信号误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5)包括有设置在误码测试仪主体(1)前侧的支撑板(501),所述支撑板(5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孔洞(502),所述第三孔洞(502)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限位杆(503),所述支撑板(5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04),所述第三限位杆(50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505),所述第一连接板(401)的下方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槽(5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10G光模块高速信号误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杆(503)的外观结构形状为梯形,且第三限位杆(503)与第三孔洞(502)为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10G光模块高速信号误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杆(503)与第二弹簧(504)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第三限位杆(503)的宽度与第二限位槽(506)的宽度一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g光模块高速信号误码测试装置,包括有误码测试仪主体(1),设置在误码测试仪主体(1)左侧内部的第一凹槽(2),设置在第一凹槽(2)内部的端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误码测试仪主体(1)的左端设置有推动机构(4),所述误码测试仪主体(1)的前侧设置有弹性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g光模块高速信号误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洞(403)的外观结构形状为“工”字形,且第一孔洞(403)左右两端的宽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g光模块高速信号误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405)与第二限位杆(407)为间隙配合,且第二限位杆(407)与第一弹簧(406)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g光模块高速信号误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洞(403)左右两端的宽度与第二限位杆(407)下端的宽度一致,且第二限位杆(407)的上端宽度与第一孔洞(403)的中间宽度一致,并且第二限位杆(407)的下端宽度大于第二限位杆(407)的上端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刚鲁从科余梦玲曹香贺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跃升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