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火盖、燃烧器以及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62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0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心火盖、燃烧器以及灶具。该中心火盖包括中心火盖本体、第一围环和第二围环,中心火盖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防干烧装置的中心通孔,中心火盖本体的顶面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围环和第二围环,第一围环和第二围环分别与中心通孔同轴设置,第一围环设置在第二围环内侧且与第二围环沿径向间隔设置,第一围环开设有与中心通孔相连通的进气孔,不仅降低了防干烧装置周围处的温度,还能降低环形槽内的温度,从而提高了对防干烧装置的隔热防护效果,可有效避免对防干烧装置的影响,保证防干烧装置有效运行。燃烧器以及灶具包括如上的中心火盖,提高了对防干烧装置的隔热防护效果,保证防干烧装置有效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中心火盖、燃烧器以及灶具


技术介绍

1、灶具作为家庭日常生活中烹饪所需的厨房器具,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户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目前,市场上已有带防干烧功能的灶具,即配置了防干烧装置,防干烧装置安装在燃烧器中心以进行锅底的温度检测,实现干烧自动熄火的目的,保障灶具的使用安全。

2、但是,由于防干烧装置易受火焰灼烧的温度影响,防干烧装置在受燃烧火焰灼烧时,防干烧装置的精度和寿命等都很容易受到影响,现有的一些燃烧器只是在中心火盖的中间位置处设有通孔,防干烧装置设置在通孔中,但通孔的隔热防护效果不佳,通孔无法对防干烧装置进行有效的保护,导致防干烧装置工作异常,存在安全隐患。

3、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新的中心火盖、燃烧器以及灶具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火盖,提高了对防干烧装置的隔热防护效果,保证防干烧装置有效运行。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中心火盖,包括中心火盖本体,所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火盖,包括中心火盖本体(10),所述中心火盖本体(10)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防干烧装置(300)的中心通孔(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火盖本体(10)的顶面(131)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围环(20)和第二围环(30),所述第一围环(20)和所述第二围环(30)分别与所述中心通孔(15)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围环(20)设置在所述第二围环(30)内侧且与所述第二围环(30)沿径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围环(20)开设有与所述中心通孔(15)相连通的进气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围环(30)的外周面由下至上朝远离所述中心通孔(15)的中心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火盖,包括中心火盖本体(10),所述中心火盖本体(10)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防干烧装置(300)的中心通孔(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火盖本体(10)的顶面(131)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围环(20)和第二围环(30),所述第一围环(20)和所述第二围环(30)分别与所述中心通孔(15)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围环(20)设置在所述第二围环(30)内侧且与所述第二围环(30)沿径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围环(20)开设有与所述中心通孔(15)相连通的进气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围环(30)的外周面由下至上朝远离所述中心通孔(15)的中心线(151)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围环(30)包括第二围环本体(31),所述第二围环本体(31)设置于所述顶面(131);所述第二围环(30)还包括反射层(32)和/或保温层(33),所述反射层(32)和/或所述保温层(33)设置在所述第二围环本体(31)的外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心火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任有忠吴伟良姚家前曾庆中潘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