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模具加工固定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418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模具加工固定工装,涉及金属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的上方一侧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正面设置有工装主体,当需要对金属模具的另外面进行加工时,工装主体可在升降装置的驱动下进行抬升,两侧夹持块均与对应的调节杆转动连接,夹持块对金属模具夹持后即可带动金属模具沿调节杆转动换面,完成换面后升降装置再次驱动工装主体下降使金属模具贴合操作平台,以保证加工稳定性,从而该装置通过抬升以及转动等动作,完成金属模具在加工过程中的换面操作,提升需要多面加工的金属模具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模具加工,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金属模具加工固定工装


技术介绍

1、模具加工是指成型和制坯工具的加工,此外还包括剪切模和模切模具。通常情况下,模具有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将钢板放置在上下模之间,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实现材料的成型,当压力机打开时,就会获得由模具形状所确定的工件或去除相应的废料。而固定工装是模具加工过程中对工件进行卡紧固定的工装之一,便于工件后续加工。

2、然而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固定工装无法在对金属模具夹持的情况下实现模具的翻转调节,导致被固定后的金属模具仅有加工面露出,后续若想对金属模具的其余面进行加工时,首先需要控制工装松动金属模具,待金属模具位置调整完成后再次对金属模具进行固定,因此在对大批量的金属模具进行加工时,反复的操作则影响金属模具的加工效率,降低加工人员精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模具加工固定工装,旨在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固定工装无法在对金属模具夹持的情况下实现模具的翻转调节,导致被固定后的金属模具仅有加工面露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金属模具加工固定工装,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上方一侧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正面设置有工装主体;

4、所述操作平台的上方中间部位设置有加工区域,所述操作平台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加工区域上开设有多个排料孔,所述排料孔与收集箱之间贯通,所述收集箱的正面铰接有密封门,所述收集箱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板,当需要对金属模具的另外面进行加工时,工装主体可在升降装置的驱动下进行抬升,两侧夹持块均与对应的调节杆转动连接,夹持块对金属模具夹持后即可带动金属模具沿调节杆转动换面,完成换面后升降装置再次驱动工装主体下降使金属模具贴合操作平台,以保证加工稳定性,从而该装置通过抬升以及转动等动作,完成金属模具在加工过程中的换面操作,提升需要多面加工的金属模具的加工效率。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装主体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外壳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相对面且远离第一外壳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夹持块。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外壳远离夹持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板;

7、所述传动板的中间部位开设有滑孔,所述传动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正面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第二外壳的背面插接有检修门;

9、所述第一外壳贴合第二外壳的正面设置,所述传动板设置于第二外壳的内部,所述连接块分别滑动设置于对应的滑槽。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至第二外壳的内底面,所述传动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单向螺杆,所述单向螺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至第二外壳。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杆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两个主动轮,两个所述单向螺杆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分别与水平对称的从动轮之间设置有传动带。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杆与滑孔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单向螺杆分别与对应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4、(1)操作平台主要用于对金属模具进行加工,第一电机可传动双向螺杆进行转动,由于调节杆与双向螺杆螺纹连接,双向螺杆转动的同时带动调节杆以及夹持块根据金属模具的尺寸调节间距,夹持块持续靠近即可对金属模具进行夹持,当需要对金属模具的另外面进行加工时,工装主体可在升降装置的驱动下进行抬升,两侧夹持块均与对应的调节杆转动连接,夹持块对金属模具夹持后即可带动金属模具沿调节杆转动换面,完成换面后升降装置再次驱动工装主体下降使金属模具贴合操作平台,以保证加工稳定性,从而该装置通过抬升以及转动等动作,完成金属模具在加工过程中的换面操作,提升需要多面加工的金属模具的加工效率。

15、(2)工装主体通过连接块、传动板与升降装置的第二外壳连接成一体,启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可传动传动杆进行转动,传动杆转动的同时带动同轴的两个主动轮进行转动,主动轮转动的同时均带动传动带旋转,传动带旋转的同时均带动另一端内侧的从动轮进行转动,从动轮转动的同时带动对应的单向螺杆进行转动,因此在主动轮、传动带以及从动轮的配合下实现两侧单向螺杆同步转动,由于两个单向螺杆分别与传动板上对应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两侧单向螺杆同步转动的同时带动传动板传动工装主体实现升降,传动杆传动两侧单向螺杆转动的同时,传动板沿传动杆的表面进行升降,提升工装主体升降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模具加工固定工装,包括操作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1)的上方一侧设置有升降装置(3),所述升降装置(3)的正面设置有工装主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主体(2)包括第一外壳(201),所述第一外壳(20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03),所述第一电机(203)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外壳(201)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202),所述双向螺杆(202)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调节杆(204),所述调节杆(204)的相对面且远离第一外壳(20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夹持块(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201)远离夹持块(2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206),两个所述连接块(206)的另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板(2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第二外壳(301),所述第二外壳(301)的正面开设有两个滑槽(302),所述第二外壳(301)的背面插接有检修门(3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301)的内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304),所述第二电机(3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305),所述传动杆(30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至第二外壳(301)的内底面,所述传动杆(305)的两侧均设置有单向螺杆(306),所述单向螺杆(306)的两端均转动连接至第二外壳(3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305)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两个主动轮(307),两个所述单向螺杆(306)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轮(308),所述主动轮(307)分别与水平对称的从动轮(308)之间设置有传动带(30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305)与滑孔(208)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单向螺杆(306)分别与对应的螺纹孔(209)螺纹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模具加工固定工装,包括操作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1)的上方一侧设置有升降装置(3),所述升降装置(3)的正面设置有工装主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主体(2)包括第一外壳(201),所述第一外壳(20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03),所述第一电机(203)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外壳(201)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202),所述双向螺杆(202)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调节杆(204),所述调节杆(204)的相对面且远离第一外壳(20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夹持块(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201)远离夹持块(2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206),两个所述连接块(206)的另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板(2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模具加工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第二外壳(301),所述第二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阿特米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