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381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9
本技术涉及一种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将眼睛对准主体上的检测孔。多个补光灯对眼部进行补光,摄像件拍摄眼球的图像,摄像件捕捉到通过检测孔的眼球图像。通过分析摄像件拍摄的图像和补光灯的相对位置,进行精准的眼动追踪和虹膜识别。以提高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视力筛查的,尤其涉及一种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


技术介绍

1、虹膜识别和眼动追踪技术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安全认证、人机交互以及医疗健康评估。传统的虹膜识别技术通常依赖特定光学设备和相机,在一定距离内捕捉眼睛的高分辨率图像,进一步通过算法进行身份验证。眼动追踪则用于捕捉和分析眼球的运动轨迹,用于判断用户注意力、心理状态或其他可能的医疗问题。

2、近年来,为了增加便利性和应用场景,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集成了近眼虹膜识别和眼动追踪功能的模组。这些模组通常更小巧,可以轻易集成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其他便携设备中。通过近距离的虹膜扫描和眼动捕捉,它们旨在提供更快速和个性化的服务。

3、然而,这些现有模组面临一个主要问题,即精准度相对较低。对于虹膜识别来说,近距离的光学捕捉容易受到环境光线、角度和用户操作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识别准确性下降。而眼动追踪方面,由于模组尺寸和计算能力的限制,现有的算法往往无法准确捕捉到微小或快速的眼动,从而降低了其在注意力评估或医疗诊断中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以解决现有的近眼虹膜识别和眼动追踪功能的模组精准度低的问题。

2、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所述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包括:

3、所述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包括:

4、主体,开设有对准眼球的检测孔;

5、多个补光灯,设于所述主体上;

6、摄像件,设于所述主体上,多个所述补光灯和所述摄像件共同环绕所述检测孔设置。

7、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具有第一面,所述检测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面;

8、所述摄像件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面的夹角为α,满足关系式:40°≤α≤50°。

9、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检测孔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补光灯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10、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单个所述检测孔周围设有多个所述补光灯和一个所述摄像件;多个所述补光灯和一个所述摄像件等角度环绕所述检测孔设置。

11、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还设有聚光部,所述聚光部设于所述第一面上;

12、所述聚光部与所述第一面围设成聚光空间,所述补光灯位于所述聚光空间内。

13、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光灯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处。

14、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还具有与所述检测孔连通的第一腔,所述主体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检测孔连通的安装孔;

15、所述摄像件一端设于所述第一腔内,另一端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16、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还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腔内;

17、所述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还包括:

18、pcba,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多个所述补光灯设于所述pcba上。

19、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还包括:

20、主板,所述主板设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pcba、所述摄像件均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21、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远离所述主板的一侧凸出形成有抵接部;

22、所述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还包括:

23、柔性接触件,设于所述抵接部上,所述柔性接触件包裹所述抵接部。

24、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本实施例中的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将眼睛对准主体上的检测孔。多个补光灯对眼部进行补光,摄像件拍摄眼球的图像,摄像件捕捉到通过检测孔的眼球图像。通过分析摄像件拍摄的图像和补光灯的相对位置,进行精准的眼动追踪和虹膜识别。以提高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的精准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第一面,所述检测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检测孔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补光灯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检测孔周围设有多个所述补光灯和一个所述摄像件;多个所述补光灯和一个所述摄像件等角度环绕所述检测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设有聚光部,所述聚光部设于所述第一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具有与所述检测孔连通的第一腔,所述主体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检测孔连通的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第一面,所述检测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检测孔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补光灯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检测孔周围设有多个所述补光灯和一个所述摄像件;多个所述补光灯和一个所述摄像件等角度环绕所述检测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眼的虹膜识别、眼动追踪的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与涌李镇张强梁立伟王勃飞陈晨航许明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弘智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