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tr组件测试,具体为一种自动排液装置。
技术介绍
1、tr组件是一个无线收发系统中频与天线之间部分,就是一端接天线,一端接中频处理单元,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收发单元,tr组件是相控阵雷达的核心,一个相控阵雷达有很多的tr组件,其功能就是对信号进行放大、移相、衰减。
2、tr组件测试过程中是需要液冷系统对其进行冷却的,在测试结束后需要将组件内的液冷液排空,现有制冷液的排空方式,往往就是手动接空气泵,手动排液,存在效率低下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排液装置,解决了现有tr组件测试过程中需要手动排液,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排液装置,包括支撑架与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机箱和液冷源机组,所述机箱的一侧贯穿并连通有送液管、回流管和气管,所述送液管和回流管的一端分别与液冷源机组的出液口和回液口连通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排液装置,包括支撑架(1)与设置在支撑架(1)上的机箱(2)和液冷源机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2)的一侧贯穿并连通有送液管(4)、回流管(5)和气管(6),所述送液管(4)和回流管(5)的一端分别与液冷源机组(3)的出液口和回液口连通设置,所述送液管(4)和回流管(5)的另一端均贯穿机箱(2)另一侧,并连通固定有对接插头(7),所述送液管(4)和回流管(5)的表面从左往右均依次设置有第一三通式温压变送器(8)和第一电磁截止阀(9),所述气管(6)的一端与送液管(4)上的第一三通式温压变送器(8)连通,且气管(6)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电磁截止阀(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液装置,包括支撑架(1)与设置在支撑架(1)上的机箱(2)和液冷源机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2)的一侧贯穿并连通有送液管(4)、回流管(5)和气管(6),所述送液管(4)和回流管(5)的一端分别与液冷源机组(3)的出液口和回液口连通设置,所述送液管(4)和回流管(5)的另一端均贯穿机箱(2)另一侧,并连通固定有对接插头(7),所述送液管(4)和回流管(5)的表面从左往右均依次设置有第一三通式温压变送器(8)和第一电磁截止阀(9),所述气管(6)的一端与送液管(4)上的第一三通式温压变送器(8)连通,且气管(6)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电磁截止阀(10),所述回流管(5)上的第一三通式温压变送器(8)还连通有排液管(11),所述排液管(11)的表面设置有第三电磁截止阀(12),且排液管(11)的一端贯穿机箱(2),并延伸至机箱(2)的外部,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设置有对接调节组件(13)和对接组件(14),所述对接调节组件与两个对接插头(7)相配合使用,且对接组件(14)上设置有tr组件液冷模块(15),所述tr组件液冷模块(15)的一侧连通有与对接插头(7)相适配的进液管(16)和出液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液管(4)和回流管(5)靠近对接插头(7)的一侧设置有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包括横板(19)和两个l型支板(20),两个所述l型支板(20)均固连在横板(19)的底部,所述机箱(2)和液冷源机组(3)均固连在横板(19)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调节组件(13)包括t型条(21),所述t型条(21)的外周套设并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块(22),所述滑块(22)和t型条(21)之间通过第一紧固螺栓(23)进行固定,所述滑块(22)的顶部固连有对接条(24),且对接条(24)和对接插头(7)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进行固定;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飞,周履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国睿安泰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