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锁领域,特别是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
技术介绍
1、智能锁包括门外的把手和门内的把手,现有的智能锁通常门外的把手能够调节其安装朝向,但门内的把手的安装朝向则是固定的一个方法,但用户存在门内的把手各种不同的安装朝向的需求,用户需要根据室内环境或者个人喜好需要将门内把手设置横向朝左或者朝右,亦或是竖向朝上或者朝下,因此,也需要针对门内的把手开发一种针对门内把手的换向结构,但若是直接将门外把手的换向结构应用到门内把手上,势必会增加门内把手的零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本申请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门内把手的换向结构,在不额外增加门内把手的零件的情况下使门内把手的朝向定位至用户所需求的朝向。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
3、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包括把手、壳体、复位组件以及限位组件,所述把手包括转轴,所述壳体上设有轴孔,所述转轴可转动地插接到轴孔中,所述复位组件套接安装在转轴上,并为转轴提供旋转后复位的力,所述限位组件与壳体配合将把手和复位组件限位安装在壳体上,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换向槽,所述换向槽以转轴的轴心线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复位组件上设有换向块,所述换向块伸入换向槽中,所述换向块与不同的换向槽配合将把手定位至不同的朝向。
4、根据本申请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无需额外增设门内把手的零件,复位组件以及限位组件均是传统的门内把手所具有的零件,仅通过把手的转轴上的换向槽与复位组
5、进一步地,所述换向槽设有四个,所述换向块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换向块为对称设置。四个换向槽使得把手在每旋转90度之后均可以通过换向块进行定位,换向块对称设置有两个,使换向块和换向槽之间的定位结构能够更加的稳定。
6、再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换向板和扭簧,所述换向块设置在换向板上,所述扭簧为把手提供旋转后复位的弹力。扭簧可以在用户在门内旋转把手转动开锁后提供复位的弹力。
7、再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固定柱,所述换向板上设有活动柱,所述扭簧的一端抵压在所述固定柱上,其另一端抵压在活动柱上,所述换向板随转轴转动时,通过所述活动柱作用在扭簧上,使其发生弹性形变。固定柱为固定不动,活动柱可以随着换向板转动,使得扭簧在固定柱和活动柱两者的配合下发生弹性形变。
8、再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活动柱的转动路径的外侧。可以避免固定柱阻碍活动柱的转动。
9、再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向复位组件延伸设置有环体,所述环体的内部为所述轴孔,所述环体的端部与所述换向板相抵接触,所述扭簧套接在环体外侧。环体可以使转轴能够更加稳定的在轴孔中转动,还能与限位组件配合夹持限位安装换向板,换向板再将扭簧限位安装在壳体和换向板之间。
10、再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垫片,所述环体的端部通过第一垫片与换向板相抵接触。通过环体通过第一垫片与换向板接触,避免了环体发生磨损。
11、再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卡簧,通过卡簧与壳体配合将把手和复位组件限位安装在壳体上。
12、再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设有卡簧槽,所述卡簧安装在所述卡簧槽内。
13、再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二垫片,所述卡簧通过所述第二垫片与所述复位组件相接触。第二垫片可以避免卡簧发生磨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壳体、复位组件以及限位组件,所述把手包括转轴,所述壳体上设有轴孔,所述转轴可转动地插接到轴孔中,所述复位组件套接安装在转轴上,并为转轴提供旋转后复位的力,所述限位组件与壳体配合将把手和复位组件限位安装在壳体上,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换向槽,所述换向槽以转轴的轴心线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复位组件上设有换向块,所述换向块伸入换向槽中,所述换向块与不同的换向槽配合将把手定位至不同的朝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槽设有四个,所述换向块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换向块为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换向板和扭簧,所述换向块设置在换向板上,所述扭簧为把手提供旋转后复位的弹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固定柱,所述换向板上设有活动柱,所述扭簧的一端抵压在所述固定柱上,其另一端抵压在活动柱上,所述换向板随转轴转动时,通过所述活动柱作用在扭簧上,使其发生弹性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向复位组件延伸设置有环体,所述环体的内部为所述轴孔,所述环体的端部与所述换向板相抵接触,所述扭簧套接在环体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垫片,所述环体的端部通过第一垫片与换向板相抵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卡簧,通过卡簧与壳体配合将把手和复位组件限位安装在壳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有卡簧槽,所述卡簧安装在所述卡簧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二垫片,所述卡簧通过所述第二垫片与所述复位组件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壳体、复位组件以及限位组件,所述把手包括转轴,所述壳体上设有轴孔,所述转轴可转动地插接到轴孔中,所述复位组件套接安装在转轴上,并为转轴提供旋转后复位的力,所述限位组件与壳体配合将把手和复位组件限位安装在壳体上,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换向槽,所述换向槽以转轴的轴心线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复位组件上设有换向块,所述换向块伸入换向槽中,所述换向块与不同的换向槽配合将把手定位至不同的朝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槽设有四个,所述换向块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换向块为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换向板和扭簧,所述换向块设置在换向板上,所述扭簧为把手提供旋转后复位的弹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内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固定柱,所述换向板上设有活动柱,所述扭簧的一端抵压在所述固定柱上,其另一端抵压在活动柱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
申请(专利权)人:豪力士智能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