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砖结构及拼接挡土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065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7
本技术属于建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挡土砖结构及拼接挡土墙,包括拼叠部和后缘部,所述拼叠部和后缘部之间由颈部连接,所述拼叠部上下对应设置有两承压面,其中一所述承压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另一所述承压面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拼叠部的两侧各设置有半圆的弧形突出部,所述定位凸起和第一定位孔都设置在所述弧形突出部的轴心线上。在拼叠部的上下两端面分别设置了能插接在一起的定位凸起和定位孔,在砖块搭接时可以利用凸起和孔槽来增加砖块之间的连接性能,避免上下砖块之间的水平移动,特别在砖块交错搭接时,墙体具有更佳的整体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材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挡土砖结构及拼接挡土墙


技术介绍

1、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2、在专利cn214939855u中公开的一种生态挡土砖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将挡土砖上下交错堆叠放置,水平相邻的挡土砖之间的缺口形成供植物生长的养殖位,可在缺口内养殖植物形成一生态景观,提高挡土砖形成的挡土墙的景观视觉感受,有利于水生植物、微生物的存活,解决了环境内的生态不平衡的问题,另外,由于植物生长的原因,也能进一步加固挡土墙的牢固度;而且,由于单个挡土砖的锚固通孔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块挡土砖相邻的通孔之间的距离,上下交错放置的挡土砖的锚固通孔能够一一对齐,仅需在上下对齐的锚固通孔中插入锚固棒即可实现挡土砖之间的纵向固定,固定起来简单方便,节约了施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也给予了植物更好的生长环境。

3、在上述方案中,挡土墙由挡土砖上下交错堆叠放置而成,仅仅通过砖与砖之间的重力以及表面的摩擦力来维持墙体形态,无法满足大面积土堆的稳定,如果利用锚固通孔来加固挡土砖之间的强度,又大大增加了额外工时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挡土砖结构及拼接挡土墙。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3、挡土砖结构,包括拼叠部和后缘部,所述拼叠部和后缘部之间由颈部连接,所述拼叠部上下对应设置有两承压面,其中一所述承压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另一所述承压面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拼叠部的两侧各设置有半圆的弧形突出部,所述定位凸起和第一定位孔都设置在所述弧形突出部的轴心线上。

4、在所述的挡土砖结构中,两所述弧形突出部具有相同的直径,并且两所述弧形突出部轴心线的间距也等于直径。

5、在所述的挡土砖结构中,在所述第一定位孔靠近后缘部一侧的承压面上还开设有两第二定位孔,两所述第二定位孔轴心线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弧形突出部的直径。

6、在所述的挡土砖结构中,所述承压面上开设有填充通槽,从所述填充通槽中向外延伸出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并于所述弧形突出部的弧面通出。

7、在所述的挡土砖结构中,所述拼叠部的立面上设置有与两所述弧形突出部弧面相衔接的外露面,所述外露面上开设有若干垂直于所述承压面的凹槽。

8、在所述的挡土砖结构中,所述后缘部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抵靠面,两所述抵靠面分别与各自同侧的所述弧形突出部弧面相切。

9、在所述的挡土砖结构中,所述颈部的两侧立面与各自同侧的所述弧形突出部弧面相衔接并且与所述抵靠面相平行。

1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拼接挡土墙,所述拼接挡土墙包括若干所述的挡土砖结构。

11、在所述的拼接挡土墙中,相邻两所述拼叠部之间通过所述弧形突出部的弧面相切抵靠在一起,所述拼叠部下端所述定位凸起插设在下侧所述拼叠部的第一定位孔中。

12、在所述的拼接挡土墙中,相邻两所述拼叠部之间通过所述弧形突出部的弧面相切抵靠在一起,所述拼叠部下端所述定位凸起插设在下侧所述拼叠部的第二定位孔中。

13、本技术的优点有:

14、在拼叠部的上下两端面分别设置了能插接在一起的定位凸起和定位孔,在砖块搭接时可以利用凸起和孔槽来增加砖块之间的连接性能,避免上下砖块之间的水平移动,特别在砖块交错搭接时,墙体具有更佳的整体强度。

15、相邻砖块之间为半圆弧面相接触,并且定位孔和凸起都设置在圆弧的轴心线上,在墙体设置弯角时,不管相邻两砖块呈何种角度,上侧交错搭接的砖块始终能将两凸起插接在下侧的定位孔中,不管是直墙还是弯曲墙都能有良好的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挡土砖结构,包括拼叠部(1)和后缘部(2),所述拼叠部(1)和后缘部(2)之间由颈部(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拼叠部(1)上下对应设置有两承压面(11),其中一所述承压面(11)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2),另一所述承压面(11)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3),所述拼叠部(1)的两侧各设置有半圆的弧形突出部(14),所述定位凸起(12)和第一定位孔(13)都设置在所述弧形突出部(14)的轴心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土砖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弧形突出部(14)具有相同的直径,并且两所述弧形突出部(14)轴心线的间距也等于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土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定位孔(13)靠近后缘部(2)一侧的承压面(11)上还开设有两第二定位孔(15),两所述第二定位孔(15)轴心线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弧形突出部(14)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土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面(11)上开设有填充通槽(16),从所述填充通槽(16)中向外延伸出排水槽(17),所述排水槽(17)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13)和第二定位孔(15)并于所述弧形突出部(14)的弧面通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土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叠部(1)的立面上设置有与两所述弧形突出部(14)弧面相衔接的外露面(18),所述外露面(18)上开设有若干垂直于所述承压面(11)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土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缘部(2)上设置有两对称的抵靠面(21),两所述抵靠面(21)分别与各自同侧的所述弧形突出部(14)弧面相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土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3)的两侧立面与各自同侧的所述弧形突出部(14)弧面相衔接并且与所述抵靠面(21)相平行。

8.拼接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挡土墙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若干所述的挡土砖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接挡土墙,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拼叠部(1)之间通过所述弧形突出部(14)的弧面相切抵靠在一起,所述拼叠部(1)下端所述定位凸起(12)插设在下侧所述拼叠部(1)的第一定位孔(1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接挡土墙,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拼叠部(1)之间通过所述弧形突出部(14)的弧面相切抵靠在一起,所述拼叠部(1)下端所述定位凸起(12)插设在下侧所述拼叠部(1)的第二定位孔(15)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挡土砖结构,包括拼叠部(1)和后缘部(2),所述拼叠部(1)和后缘部(2)之间由颈部(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拼叠部(1)上下对应设置有两承压面(11),其中一所述承压面(11)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2),另一所述承压面(11)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3),所述拼叠部(1)的两侧各设置有半圆的弧形突出部(14),所述定位凸起(12)和第一定位孔(13)都设置在所述弧形突出部(14)的轴心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土砖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弧形突出部(14)具有相同的直径,并且两所述弧形突出部(14)轴心线的间距也等于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土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定位孔(13)靠近后缘部(2)一侧的承压面(11)上还开设有两第二定位孔(15),两所述第二定位孔(15)轴心线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弧形突出部(14)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土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面(11)上开设有填充通槽(16),从所述填充通槽(16)中向外延伸出排水槽(17),所述排水槽(17)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13)和第二定位孔(15)并于所述弧形突出部(14)的弧面通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佳峰沈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县鸿翔资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