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工作角度的前脚踏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02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工作角度的前脚踏机构,涉及前脚踏机构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脚踏组件,所述脚踏组件的一侧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顶部设有输出组件。本技术通过连接杆、连接块、第一固定杆、踏板、第二固定杆、配重块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产生垂直方向的动能,为装置提供动力,通过第一传动杆、“十”字转芯、第二传动杆、“T”字转芯、转轴、长转动杆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在占用更小空间的情况下传递动能和改变动力方向,通过底板、转轨、转块、壳体、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短转动杆、紧固螺丝的共同作用下,可以360°调节前脚踏机构的工作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前脚踏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工作角度的前脚踏机构


技术介绍

1、前脚踏机构指的是一种用于动力传输和控制的装置,常见于一些机械设备中,通过人的踩踏力量驱动装置,将输入端的线性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并输出,从而实现机械式驱动的效果,多用于驱动动力需求小的机器或装置。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2、1、现有的可调工作角度的前脚踏机构,内部结构占据了较大的空间,导致其仅能在专用的框架内工作,泛用性差;

3、2、现有的可调工作角度的前脚踏机构,在调节工作角度的过程中需要整体取出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接着再通过工作台调整工作角度,调整完毕后需要重新组装前脚踏机构,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可调工作角度的前脚踏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脚踏组件,所述脚踏组件的一侧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顶部设有输出组件。

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脚踏组件包括连接杆、连接块、第一固定杆、踏板、第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工作角度的前脚踏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脚踏组件(2),所述脚踏组件(2)的一侧设有传动组件(3),所述传动组件(3)的顶部设有输出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工作角度的前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1)的杆身与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22)的一侧与连接杆(2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23)和第二固定杆(25)的一侧与连接块(22)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杆(23)和第二固定杆(25)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踏板(24)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26)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工作角度的前脚踏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脚踏组件(2),所述脚踏组件(2)的一侧设有传动组件(3),所述传动组件(3)的顶部设有输出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工作角度的前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1)的杆身与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22)的一侧与连接杆(2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23)和第二固定杆(25)的一侧与连接块(22)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杆(23)和第二固定杆(25)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踏板(24)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26)的一侧与第二固定杆(25)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工作角度的前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第一传动杆(31)、“十”字转芯(32)、第二传动杆(33)、“t”字转芯(34)、转轴(35)、长转动杆(36),所述第一传动杆(31)位于另一个连接块(22)的外壁,所述第二传动杆(33)位于第一传动杆(31)的一端,所述“十”字转芯(32)位于第一传动杆(31)和第二传动杆(33)之间,所述“t”字转芯(34)位于第二传动杆(33)的一端,所述转轴(35)位于“t”字转芯(34)顶部,所述长转动杆(36)位于转轴(35)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工作角度的前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31)的一端与另一个连接块(2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十”字转芯(32)纵向的两端与第一传动杆(31)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卫元刘远张奎谢春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立可赛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