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适用于屋顶的风力发电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屋顶的风力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4900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屋顶的风力发电系统,包括:顶板、底板和侧翼板共同围成的具有迎风口和出风口的外部气流通道;U型管道和风机管道构成的内部气流通道,U型管道具有开口,风机管道内设置有发电机组件;U型管道的深度为w1,开口内径为d1,高度为h1,侧翼板邻近U型管道的端部到远离U型管道的尾部之间的水平距离为d2,满足以下关系:0.25h1≦d1≦0.5h1,0.25h1≦w1≦0.5h1,0.5h1≦d2≦0.75h1。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风力发电系统结构能够改善风速的转换比,进而提高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般涉及风力发电,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屋顶的风力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1、空气流具有的动能称风能,风能的利用就是将大气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风车、风帆等都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作为动力源替代人力、畜力,对生产力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由于电力已成为现代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利用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成电能成为现代风能的主要利用形式。

2、风力发电机通过涡轮从风中提取能量,根据贝茨定律,风能所能转换成动能的极限比值为16/27,约为59%,在此极限范围之内,风能转化量直接与空气密度、涡轮扫过的面积和风速的平方成正比。由于空气的质流穿越涡轮扫过的面积,随着风速以及空气的密度而变化,质流与风速呈线性增加,所以对涡轮有效用的风能与风速的立方成正比,风力发电技术的关键点之一就是如何捕获更大的风速,从而提升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提供一种适用于屋顶的风力发电系统,解决目前用于屋顶的风力发电系统通过发电机的风速小,发电效率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公开提供一种适用于屋顶的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外风道组件,包括顶板、底板和连接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侧翼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翼板共同围成的具有迎风口和出风口的外部气流通道,所述外部气流通道由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方向呈扩散式结构;内风道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u型管道和风机管道,所述u型管道和所述风机管道构成内部气流通道,所述侧翼板对称分布在所述u型管道的两侧,所述u型管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外部气流通道的所述迎风口处,且所述开口的朝向与所述迎风口的朝向相背,所述风机管道具有与所述开口连通的进风口,所述风机管道内设置有发电机组件;其中,所述u型管道的深度为w1,所述u型管道的所述开口内径为d1,所述u型管道的高度为h1,所述侧翼板邻近所述u型管道的端部到远离所述u型管道的尾部之间的水平距离为d2,满足以下关系:0.25h1≦d1≦0.5h1,且0.25h1≦w1≦0.5h1,且0.5h1≦d2≦0.75h1。

4、在一些实施例中,0.35h1≦d1≦0.4h1,且0.3h1≦w1≦0.4h1,且0.6h1≦d2≦0.7h1。

5、在一些实施例中,h1=1.5m~2.5m。

6、在一些实施例中,h1=1.75m~2m。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的朝向与所述迎风口的朝向相同。

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基座和回转支撑,所述回转支撑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基座,所述u型管道与所述风机管道之间通过过渡管道连连接,所述过渡管道和所述底板均固定在所述回转支撑的内圈,以使所述外风道组件和所述内风道组件能够一起跟随所述内圈相对于所述外圈回转,以调整所述进风口和所述迎风口的朝向。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管道呈圆柱型,所述过渡管道的下端管口与所述风机管道上端管口匹配衔接,所述过渡管道的上个端管口与所述u型管道的下端管道匹配衔接,其中,所述过渡管道的下端管口大于所述过渡管道的上个端管口。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管道的高度与其下端圆形截面直径d的比值大于1,所述侧翼板的高度l与弦长b的比值大于2。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翼板的截面呈圆头尖尾形,位于圆头的圆形前缘面朝向来风方向,所述侧翼板内表面的弯度大于外表面的弯度。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翼板的弦线与水平风向的夹角α小于15°,所述u形管道的宽度d与所述迎风口的宽度w的比值不小于0.5。

1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对适用于屋顶的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以及各个部件位置、距离的优化,等值外部风速经过外部气流通道时,外部气流引发空气在内部流通道内加速流动时的风速能达到最大化,从而大幅提升发电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屋顶的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0.35h1≦d1≦0.4h1,且0.3h1≦w1≦0.4h1,且0.6h1≦d2≦0.7h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h1=1.5m~2.5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h1=1.75m~2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朝向与所述迎风口的朝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和回转支撑,所述回转支撑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基座,所述U型管道与所述风机管道之间通过过渡管道连连接,所述过渡管道和所述底板均固定在所述回转支撑的内圈,以使所述外风道组件和所述内风道组件能够一起跟随所述内圈相对于所述外圈回转,以调整所述进风口和所述迎风口的朝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管道呈圆柱型,所述过渡管道的下端管口与所述风机管道上端管口匹配衔接,所述过渡管道的上个端管口与所述U型管道的下端管道匹配衔接,其中,所述过渡管道的下端管口大于所述过渡管道的上个端管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道的高度与其下端圆形截面直径D的比值大于1,所述侧翼板的高度L与弦长B的比值大于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板的截面呈圆头尖尾形,位于圆头的圆形前缘面朝向来风方向,所述侧翼板内表面的弯度大于外表面的弯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板的弦线与水平风向的夹角α小于15°,所述U形管道的宽度d与所述迎风口的宽度W的比值不小于0.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屋顶的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0.35h1≦d1≦0.4h1,且0.3h1≦w1≦0.4h1,且0.6h1≦d2≦0.7h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h1=1.5m~2.5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h1=1.75m~2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朝向与所述迎风口的朝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和回转支撑,所述回转支撑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基座,所述u型管道与所述风机管道之间通过过渡管道连连接,所述过渡管道和所述底板均固定在所述回转支撑的内圈,以使所述外风道组件和所述内风道组件能够一起跟随所述内圈相对于所述外圈回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国强张光杰庞明亮杨月张恩振李小敏樊兴家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业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