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4899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6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湿热回收系统,包括主管段、至少两个冷凝器、回路切换机构、冷媒转移管路;所述主管段包括连接于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一冷媒出口之间的压缩机;所述至少两个冷凝器并联于所述第一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一冷媒出口之间,且与所述主管段一道形成至少两个工作回路;所述回路切换机构将所述第一冷媒出口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冷凝器的第二冷媒入口相连接,并可选择性地将所述至少两个冷凝器中的一个冷凝器所在的工作回路导通;所述冷媒转移管路将所述回路切换机构与所述压缩机的低压端相连通。本技术可使得暂停运行的冷凝器中的冷媒回流至运行中的冷凝器回路中去,防止暂停运行的冷凝器中的冷媒由于串气现象存积过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除湿热回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湿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1、游泳池是人们进行游泳运动的专门场所,人们可以在其中活动或进行比赛。多数游泳池建在地面,都会配置泳池除湿、制冷、水加热于一体的除湿热回收热泵,目前用在游泳池除湿热回收热泵中的能量转换系统,大多都靠直动式电磁阀闭、合,阀体在不同位置开有通孔,每个孔都通向不同的管,腔中间是阀,两面是两块电磁铁,哪面的磁铁线圈通电阀体就会被吸引到哪边,通过控制阀体的移动来档住或漏出不同的排油的孔,而进油孔是常开的,液压油就会进入不同的排油管,然后通过油的压力来推动油缸的活塞,活塞又带动活塞杆,活塞杆带动机械装置动。这样通过控制电磁铁的电流就控制了机械运动。这种设备每个独立的压缩循环系统共用一个蒸发器,分三个冷凝器通过电磁阀转换,三个冷凝器对应于上述三个功能。每个功能的运行时,蒸发器只与其中一个冷凝器形成一个压缩循环系统。

2、但在每次转换模式(变换冷凝器)后,由于不同冷凝器内部的容积不同,则系统冷媒循环量也会变化,需要存储大量冷媒和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才能满足不同模式时的冷媒需求。而在系统中每个模式只运行一个冷凝器,而剩余两个冷凝器都处于闲置,并存储有大量冷媒,这部分冷媒却白白闲置在冷凝器内部,不能利用。

3、另外由于三个冷凝器都并联在系统的高压部分,其中运行的那一个冷凝器压力会较高,其它两个冷凝器较低,根据四通阀和单向阀间隙特性,当压差较大时,不可避免产生串气到其它两个冷凝器的现象,功率参数越大,阀间隙也越大,串气量也越大,并且阀使用的时间越长磨损导致的间隙也越大。长时间运行一个模式时,串气到其它两个压力较低的闲置冷凝器内的冷媒也会越多,系统循环的冷媒将会越来越少,最终导致冷媒不够,吸气压力低、回油困难、运行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传统的除湿热回收系统内冷媒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构造一种改进的除湿热回收系统。

2、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构造一种除湿热回收系统,包括:

4、主管段,所述主管段包括第一冷媒入口、第一冷媒出口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一冷媒出口之间的压缩机;

5、至少两个冷凝器,所述至少两个冷凝器并联于所述第一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一冷媒出口之间,且与所述主管段一道形成至少两个工作回路,每一冷凝器均包括第二冷媒入口;

6、回路切换机构,所述回路切换机构将所述第一冷媒出口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冷凝器的第二冷媒入口相连接,并可选择性地将所述至少两个冷凝器中的一个冷凝器所在的工作回路导通;以及

7、冷媒转移管路,所述冷媒转移管路将所述回路切换机构与所述压缩机的低压端相连通,以将所述至少两个冷凝器中的闲置冷凝器中的冷媒导引至导通的工作回路中。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转移管路上设置有可操作地开关所述冷媒转移管路的阀门。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的高压端以及低压端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阀门包括用于根据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差调节所述冷媒转移管路开关的第一电磁阀。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路切换机构包括两个四通阀,所述两个四通阀之间相连通。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转移管路的所述一端与所述两个四通阀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路切换机构包括第一四通阀以及第二四通阀,所述第一四通阀包括第一进气端口、第一得电端口、第一失电端口以及第一回气端口,所述第二四通阀包括第二进气端口、第二得电端口、第二失电端口以及第二回气端口;

13、所述第一进气端口与所述第一失电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得电端口与所述第一回气端口相连通;或所述第一进气端口与所述第一得电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失电端口与所述第一回气端口相连通;

14、所述第二进气端口与所述第二失电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得电端口与所述第二回气端口相连通;或所述第二进气端口与所述第二得电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失电端口与所述第二回气端口相连通。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冷凝器包括三个冷凝器,所述三个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以及第三冷凝器,所述第一进气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下游相连通,所述第一失电端口与所述第二进气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得电端口与所述第三冷凝器的上游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气端口与所述第二回气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失电端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上游相连通,所述第二得电端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上游相连通。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转移管路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一回气端口以及所述第二回气端口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冷凝器的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止回阀。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管段还包括储液器以及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储液器之间还设置有膨胀阀、第二电磁阀、视液镜以及过滤器。

19、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20、本技术通过设置冷媒转移管路,使得暂停运行的冷凝器中的冷媒回流至运行中的冷凝器回路中去,防止暂停运行的冷凝器中的冷媒由于串气现象存积过多,造成系统循环冷媒不够的现象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转移管路上设置有可操作地开关所述冷媒转移管路的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06)的高压端以及低压端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阀门包括用于根据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差调节所述冷媒转移管路开关的第一电磁阀(1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路切换机构包括两个四通阀,所述两个四通阀之间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转移管路的所述一端与所述两个四通阀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路切换机构包括第一四通阀(107)以及第二四通阀(108),所述第一四通阀(107)包括第一进气端口(1071)、第一得电端口(1072)、第一失电端口(1073)以及第一回气端口(1074),所述第二四通阀(108)包括第二进气端口(1081)、第二得电端口(1082)、第二失电端口(1083)以及第二回气端口(108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冷凝器包括三个冷凝器,所述三个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101)、第二冷凝器(102)以及第三冷凝器(103),所述第一进气端口(1071)与所述压缩机(106)的下游相连通,所述第一失电端口(1073)与所述第二进气端口(1081)相连通,所述第一得电端口(1072)与所述第三冷凝器(103)的上游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气端口(1074)与所述第二回气端口(1084)相连通,所述第二失电端口(1083)与所述第一冷凝器(101)的上游相连通,所述第二得电端口(1082)与所述第二冷凝器(102)的上游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转移管路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一回气端口(1074)以及所述第二回气端口(1084)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冷凝器的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止回阀(1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段还包括储液器(104)以及蒸发器(105),所述蒸发器(105)与所述储液器(104)之间还设置有膨胀阀(113)、第二电磁阀(114)、视液镜(115)以及过滤器(1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转移管路上设置有可操作地开关所述冷媒转移管路的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06)的高压端以及低压端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阀门包括用于根据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差调节所述冷媒转移管路开关的第一电磁阀(1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路切换机构包括两个四通阀,所述两个四通阀之间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转移管路的所述一端与所述两个四通阀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路切换机构包括第一四通阀(107)以及第二四通阀(108),所述第一四通阀(107)包括第一进气端口(1071)、第一得电端口(1072)、第一失电端口(1073)以及第一回气端口(1074),所述第二四通阀(108)包括第二进气端口(1081)、第二得电端口(1082)、第二失电端口(1083)以及第二回气端口(108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热回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本度廖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易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