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芯组件及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483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5
本技术公开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装置,其中,所述滤芯组件包括滤瓶、滤瓶盖以及滤芯盖;所述滤瓶盖盖合所述滤瓶,滤瓶盖设置有避让口,用以供过滤组件安装,滤瓶盖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水口,滤瓶盖还设置有卡接槽;所述滤芯盖可拆卸地设置于避让口处,滤芯盖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水口,滤芯盖还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槽限位配合,以使多个所述第二过水口与多个所述第一过水口一一对应密封导通。本技术的滤芯组件,能够解决滤芯盖和滤瓶盖上的流道口对不齐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净水,特别涉及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净水装置的滤芯集成复合化是未来净水装置的发展趋势,将前置滤芯、反渗透滤芯和后置滤芯集成为一个过滤单元,可以实现净水装置整机尺寸的降低,减少净水装置的占用空间,实现净水装置的小型化。由于前置滤芯、后置滤芯的寿命通常低于反渗透滤芯的寿命,因此需要经常更换前置和后置滤芯,因此目前部分净水装置将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设置为相对于滤芯组件整体可拆卸,以方便单独更换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

2、针对前置、后置滤芯可拆卸的滤芯组件,其滤盖通常包括滤瓶盖和滤芯盖两部分,通过将滤芯盖设置为相对于滤瓶盖可拆卸,通过拆卸滤芯盖,从而实现更换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的作用。由于滤芯盖相对于滤瓶盖可拆卸,且滤芯盖相对于前置滤芯、后置滤芯设置,因此需要在滤芯盖上设置相应的流道,以与滤瓶盖上的流道对接,形成完整的水流路。然而,由于滤盖上缺乏有效的限位结构,从而致使滤芯盖与滤瓶盖装配完成后,受到水压的作用,滤芯盖和滤瓶盖会产生相对位移,滤芯盖上的流道口与滤瓶盖上的流道口对不齐,同时两个流道的连接处的密封性也较差,容易漏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组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过水口为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和废水出水口,所述多个第二过水口为第一进水过口、第一出水过口和第二出水过口,所述第一进水过口和所述第一进水口密封导通,所述第一出水过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密封导通,所述第二出水过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密封导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具有容纳腔,所述滤芯组件还包括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和中心管,所述中心管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并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组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过水口为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和废水出水口,所述多个第二过水口为第一进水过口、第一出水过口和第二出水过口,所述第一进水过口和所述第一进水口密封导通,所述第一出水过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密封导通,所述第二出水过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密封导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具有容纳腔,所述滤芯组件还包括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和中心管,所述中心管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并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外周;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废水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进水过口、所述第一出水过口和所述第二出水过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盖设置有多个沉槽,所述沉槽与所述第一进水过口、所述一出水过口和所述第二出水过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进水过口、所述一出水过口和所述第二出水过口分别形成于所述沉槽的槽底。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明桂鹏郑跃东黄廷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