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4836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5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背板包括相连接的底板组件与侧板组件,底板组件包括底板与多个固定件,侧板组件设置于底板的周缘处,底板包括两个第一侧部,固定件设置于第一侧部面对侧板组件的表面。侧板组件包括两个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上开设有与固定件相对应的镂空部,镂空部用于容置部分固定件,且镂空部的部分内壁抵持部分固定件以限制固定件向底板所在的方向移动,实现了底板组件与侧板组件的组装。镂空部还用于伸入抵持件,抵持件用于推动固定件形变以将用于抵持固定件的镂空部的部分内壁与固定件相错开,实现了底板组件与侧板组件的拆卸。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一种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液晶显示装置因其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画面柔和等优点,被广泛地用于显示领域。

2、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的显示面板以及用于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以及设置于背板内的多个组件。现有技术中,背板通常是一体成型的,在组装背光模组时,需要从背板的内底部自下而上依次组装多个组件,当背板内的某个组件出现损坏时,需要自上而下依次拆卸背板内的组件,并更换损坏的组件,使得背光模组的组装与拆卸都比较费时,增加了组装与维修成本。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背板以提高背光模组的组装与拆卸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及一种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其旨在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背板以提高背光模组的组装与拆卸效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相连接的底板组件与侧板组件,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底板与多个固定件,所述侧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周缘处,所述底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部,至少一个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部面对所述侧板组件的表面。所述侧板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侧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件相对应的至少一个镂空部,所述镂空部用于容置部分所述固定件,且所述镂空部的部分内壁抵持部分所述固定件,以限制所述固定件向所述底板所在的方向移动,所述镂空部还用于伸入抵持件。其中,所述抵持件用于推动所述固定件形变,以将用于抵持所述固定件的所述镂空部的部分内壁与所述固定件相错开。

3、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将所述底板组件的多个所述固定件容置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镂空部内,实现了所述底板组件与所述侧板组件的组装。而且,通过所述抵持件推动所述固定件形变使得用于抵持所述固定件的所述镂空部的部分内壁与所述固定件错开,实现了所述底板组件与所述侧板组件的拆卸。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背板,无需从背板的内底部自下而上依次组装多个组件以及自上而下依次拆卸背板内的组件,提高了所述背光模组的组装与拆卸效率。

4、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镂空部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侧板面对所述第一侧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

5、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包括支撑部与卡合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部面对所述侧板组件的表面,所述卡合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背对所述第一侧部的一端。所述支撑部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凹槽间隙配合,所述卡合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部分所述卡合部向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凹槽的部分侧壁抵持所述固定件的部分所述卡合部,以限制所述固定件向所述底板所在的方向移动。

6、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镂空部为一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与外侧。

7、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包括支撑部与卡合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部面对所述侧板组件的表面,所述卡合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背对所述第一侧部的一端。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部分所述卡合部容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的部分侧壁抵持所述固定件的部分所述卡合部,以限制所述固定件向所述底板所在的方向移动。

8、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合部背对所述支撑部的表面为斜面,且在所述卡合部背对所述支撑部方向上,所述斜面向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所在的方向倾斜。

9、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板组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与第三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三侧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之间。所述侧板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面对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之间。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面对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且部分所述发光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限位件之间。

1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元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限位件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面对所述底板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二侧板面对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背对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且露出所述限位件。

11、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板背对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与所述底板接触,且所述第二支撑板面对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的部分与所述限位件接触。

12、基于同样的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上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13、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通过将所述底板组件的多个所述固定件容置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镂空部内,实现了所述底板组件与所述侧板组件的组装。而且,通过所述抵持件推动所述固定件形变使得用于抵持所述固定件的所述镂空部的部分内壁与所述固定件错开,实现了所述底板组件与所述侧板组件的拆卸。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背板,无需从背板的内底部自下而上依次组装多个组件以及自上而下依次拆卸背板内的组件,提高了所述背光模组的组装与拆卸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相连接的底板组件与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底板与多个固定件,所述侧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周缘处,所述底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部,至少一个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部面对所述侧板组件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侧板面对所述第一侧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支撑部与卡合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部面对所述侧板组件的表面,所述卡合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背对所述第一侧部的一端,所述支撑部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凹槽间隙配合,所述卡合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部分所述卡合部向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凹槽的部分侧壁抵持所述固定件的部分所述卡合部以限制所述固定件向所述底板所在的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为一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与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支撑部与卡合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部面对所述侧板组件的表面,所述卡合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背对所述第一侧部的一端,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部分所述卡合部容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的部分侧壁抵持所述固定件的部分所述卡合部以限制所述固定件向所述底板所在的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背对所述支撑部的表面为斜面,且在所述卡合部背对所述支撑部方向上,所述斜面向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所在的方向倾斜。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与第三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三侧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之间,所述侧板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面对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元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限位件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面对所述底板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二侧板面对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背对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且露出所述限位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背对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与所述底板接触,且所述第二支撑板面对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的部分与所述限位件接触。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相连接的底板组件与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底板与多个固定件,所述侧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周缘处,所述底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部,至少一个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部面对所述侧板组件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侧板面对所述第一侧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支撑部与卡合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部面对所述侧板组件的表面,所述卡合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背对所述第一侧部的一端,所述支撑部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凹槽间隙配合,所述卡合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部分所述卡合部向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凹槽的部分侧壁抵持所述固定件的部分所述卡合部以限制所述固定件向所述底板所在的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为一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与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支撑部与卡合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部面对所述侧板组件的表面,所述卡合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背对所述第一侧部的一端,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部分所述卡合部容置于所述通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远吴立谢俊烽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