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664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4
本技术公开了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包括具有通口的壳体;壳体内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上可滑动地安装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一端连接有锁舌头,活动杆的另一端部设置有限位柱和传动杆,活动杆上还设置第一弹性件;壳体内安装有转动驱动装置,转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能与传动杆配合的传动头,传动头具有凹部和凸部。本技术中,通过传动头与传动杆之间的配合,可在精简传动结构的基础上,高效地实现对锁舌头伸缩的电控驱动;当电控失效后,可通过机械锁结构来转动驱动件,并通过第二连动件与驱动架的配合以及第一连动件与连动柱的配合,来实现对锁舌头伸缩的机械驱动,具有操作便捷、运行稳定可靠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门锁,尤其是涉及方舱车用门锁结构


技术介绍

1、方舱车是将方舱配备运输底盘,并在方舱内部根据任务要求安装不同的电子设备,它可形成良好的机动性能及响应能力,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目前,方舱的门锁大多采用传统的机械锁结构,但是对于刚性的箱式装载体来说,一方面,机械锁结构本身会影响方舱车的智能性;另一方面,因传统机械锁的传动结构较为繁杂,应用于体积及重量均较大的方舱门时,极易出现开锁失效的不稳定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具有操作便捷、运行稳定可靠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2、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包括具有通口的壳体;

4、壳体内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上可滑动地安装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一端连接有锁舌头,活动杆的另一端部设置有限位柱和传动杆,活动杆上还设置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支撑座和锁舌头;

5、壳体内安装有转动驱动装置,转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能与传动杆配合的传动头,传动头具有凹部和凸部;

6、当传动杆抵接在凹部时,第一弹性件作用于活动杆,使得:限位柱抵接在支撑座上,且锁舌头部分穿过通口;

7、当转动驱动装置驱动传动头转动,使得传动杆抵接在凸部时,活动杆朝着压缩第一弹性件的方向移动,且锁舌头能缩回于通口内。

8、进一步地,所述凹部的一端与所述凸部的另一端之间呈螺旋面衔接,且所述凹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凸部的一端之间呈平面衔接。

9、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另一端部还设置有连动柱;

10、所述壳体内可转动地安装有驱动件,驱动件具有驱动架;

11、所述壳体内还可转动地连接有连动架,连动架具有与连动柱配合的第一连动件和与驱动架配合的第二连动件。

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贯穿所述活动杆的上下两端。

13、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安装有能与所述限位柱配合的行程开关。

14、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的工作端呈弧面设置。

15、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的工作端还连接有防撞弹簧片。

16、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工作端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切口;

17、所述防撞弹簧片的两端具有能置入切口的连接段。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动件的工作端设置有可用于作用所述连动柱的防撞垫片层。

19、进一步地,所述锁舌头的末端部呈斜面设置。

2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支撑架,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安装在支撑架上。

2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传动头与传动杆之间的配合,可在精简传动结构的基础上,高效地实现对锁舌头伸缩的电控驱动;当电控失效后,可通过机械锁结构来转动驱动件,并通过第二连动件与驱动架的配合以及第一连动件与连动柱的配合,来实现对锁舌头伸缩的机械驱动。其中,通过第一弹性件的设置,在开锁后,能自动复位锁舌头的位置;通过防撞弹簧片的设置可降低对传动杆的撞击损伤,通过防撞垫片层的设置可降低对连动柱的撞击损伤。可见,本技术具有操作便捷、运行稳定可靠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通口(2)的壳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25)的一端与所述凸部(26)的另一端之间呈螺旋面衔接,且所述凹部(25)的另一端与所述凸部(26)的一端之间呈平面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4)另一端部还设置有连动柱(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6)贯穿所述活动杆(4)的上下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还安装有能与所述限位柱(6)配合的行程开关(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8)的工作端呈弧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8)的工作端还连接有防撞弹簧片(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8)工作端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切口(19);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动件(15)的工作端设置有可用于作用所述连动柱(7)的防撞垫片层(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头(5)的末端部呈斜面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通口(2)的壳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25)的一端与所述凸部(26)的另一端之间呈螺旋面衔接,且所述凹部(25)的另一端与所述凸部(26)的一端之间呈平面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4)另一端部还设置有连动柱(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6)贯穿所述活动杆(4)的上下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舱车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还安装有能与所述限位柱(6)配合的行程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黎明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天阳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