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分支线路的气体绝缘母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64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分支线路的气体绝缘母线,包含彼此平行配置在一竖直平面内且容纳在母线容器内的三相母线导体;由母线导体分支引出的三相分支线路导体,它们彼此平行配置在一水平平面内且容纳在由母线容器分支引出的分支线路容器内。(*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分支线路的气体绝缘母线,特别是涉及容纳在充有绝缘气体的接地容器内的母线导体和由母线导体分支引出的分支线路导体的结构配置。常规的三相气体绝缘的母线其中的一种典型结构如下所述。作为母线线路的3个具体配置在圆柱形接地金属容器即母线容器中,配置方式为当沿导体的纵向观看时,由三个导体限定的空间或范围的横断面成三角形(例如参照序号为JP-A56-132107和55-139010的公告的日本专利公开)。为了方便,在下文这种三导体配置将称为三角形配置。按照这种母线,按如下方式分支引出电力线路。母线容器上与之垂直固定有分支线路容器,在该容器内部三相分支线路导体按三角形配置。三相分支线路导体分别电连接到三相母线导体中相应的一相上。由于各导体在母线容器和分支线路容器内按三角形配置,引出分支线路的结构相当复杂。如上所述在具有按照三角形配置的三个导体的气体绝缘母线中,为了支承在接地的容器内的三个导体,如下所述,主要利用两种结构。按照其中的一种,利用绝缘支承元件各自独立支承三相导体(参阅JP-A2-114813和JP5-244710)。按另一种,为了成一整体支承所有三个导体以及密封在容器内充有的绝缘气体,采用固定到容器一端上的圆盘形绝缘隔离件(参阅JP-A60-2013)。在如上所述利用各自独立的绝缘支承元件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各绝缘元件的高度,3个导体可以按彼此平行的方式配置。此外,还要通过调节绝缘元件的高度对于沿容器纵向的每一相要使各个导体距接地的容器的内壁的距离即对地的绝缘距离保持相等。按照上述结构,为了组装带有分支线路的母线和对数量不少的绝缘元件的高度进行调节,这是十分麻烦和耗时的。此外,为了安装支承绝缘元件要在容器内部必须设有适当的固定基座。因此,容器的内侧结构变得很复杂。由于三相母线导体在母线容器内按三角形配置,它们仅能沿相对于导体的纵向或左或右的其中一个方向引出分支线路。即在同一点由母线导体朝两个方向引出分支线路即形成十字形的分支线路是十分困难的。另一方面,在上述JP-A60-2013中,圆盘形绝缘隔离件的直径等于或大于容器中的孔径。因此,存在如下的风险。往往会使机械应力作用在具有这样大表面面积的绝缘隔离件上,这是因为在由绝缘隔离件隔开的两个容器之间存在不小的气体压力差。此外,如果这样大的隔离件是由环氧树脂制成的,在该隔离件中可能含有缺陷例如空隙。这种缺陷会引起电场应力。还已知有一种气体绝缘母线,三相导体在容器中配置在单一的竖直平面内(例如参阅JP-A58-63016和58-63017)。此外,还已知一种气体绝缘母线,其中使用跑道形的绝缘隔离件以便固定地支承所有三相导体(例如参阅JP-A59-165907、60-9314和60-9315)。然而,这些常规的气体绝缘母线存在上述相同的问题。此外,还已知一种带有分支线路隔离开关的三相气体绝缘母线,如在JP-A60-59717的日本技术公开体。在这种在先技术中,三相母线导体配置在母线容器中的第一水平面内,由母线导体分支引出的三相分支线路导体配置在由母线容器分支引出的分支线路容器内,处在相对第一平面倾斜一定角度的第二平面内。然而,利用这种结构不可能或难于在分支线路容器内容纳每相相同类型的隔离开关操动结构。这是由于在分支线路容器内部按一定倾斜角度配置的各分支导体限定的空间或范围的形成限制在该分支线路容器内容纳三相隔离开关的操动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分支线路的气体绝缘母线,其中对于在气体绝缘母线中的分支线路部分的各元件都是标准化的,以及可在气体绝缘的母线中形成十字形的分支线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通过缩小绝缘隔离件和利用这种缩小的绝缘隔离件支承三相导体提供一种紧凑、低造价的气体绝缘母线,因此,使用于分支线路的容器的结构简单,可以易于组装具有分支线路的气体绝缘母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一种具有分支线路的气体绝缘母线具有三相第一导体,彼此平行配置在第一平面内且容纳在第一容器内;以及三相第二导体,电连接到第一导体上,彼此平行配置在第二平面内且容纳在由第一容器分支引出的第二容器内,其中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彼此垂直,第二平面平行于第一导体。第一和第二容器是按照一种气密封的容器构成的,充有SF6气体,第一和第二容器包含至少装在第一和第二容器一端上的法兰;以及绝缘隔离件,固定到法兰上,用于支承第一和第二导体。第二导体5分别由第一导体分支引出的连接导体和装在连接导体中途的隔离开关相串联,其中用于操作隔离开关刀片的机构也容纳在密封的第二容器内。作为用于支承第一或第二导体的绝缘隔离件,采用跑道形的隔离件。附图说明图1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气体绝缘母线的断面图,沿该母线的纵向具有一T形的分支线路;图2是沿图1中的断面线II-II所截取的气体绝缘母线的断面图;图3是沿图1中的断面线III-III所截取的气体绝缘母线的断面图;图4表示由图1中所示的气体绝缘母线的右手侧观看的视图;图5是为了便于了解其中配置母线导体和分支线路导体的各个平面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具有T形分支线路的气体绝缘母线中,母线容器(接地的金属容器)1和T形分支线路容器4的一端彼此连接。此外,虽然附图中母线容器1具有圆形截面,但可以具有例如矩形、跑道形、椭圆形等形状。分支线路容器4的另一端装有利用固定装置例如螺栓(未表示)固定到其上的法兰21。法兰21在其中心具有一个孔,孔的形状希望呈跑道形。例如利用螺栓(未表示)将绝缘隔离件8固定到法兰21上,使隔离件8封住该孔。因此,也希望隔离件8的形状呈跑道形,与该孔的形状相似但比之稍大。如图2和3中所示,端接法兰22固定到母线容器1的其中一端。与法兰21的情况相类似,端接法兰22在其中心也具有一跑道形的孔,由绝缘隔离件10封闭。母线容器1的另一端具有几乎与其这一端相同的结构。即在与母线容器的这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利用固定装置例如螺栓(未表示)将具有跑道形孔和绝缘隔离件12的端接法兰23固定。这样构成的密封容器充以SF6绝缘气体。三相母线导体2以彼此平行并包含在同一平面内的方式配置在母线容器1中。在图1中它们配置在包含圆柱形母线容器1的直径的竖直平面内。母线导体2的一端利用装到法兰22上的绝缘隔离件10固定地支承(图2和图3)。母线导体2的另一端经过被称为漏斗型(tulip)触头11与由利用固定到法兰23上的绝缘隔离件12支承的导体相连接。即母线导体2的另一端的构成使得当两个母线容器连接时,容纳在其中一个母线容器中的母线导体利用漏斗型触头自动地连接到容纳在邻近的母线容器中的对应的母线导体上。关于在容器内部的导体的配置应注意如下介绍。如上所述的方式即三个导体要配置在单一的平面内是为了比较。即这不仅意指这样一种情况即其中3个导体严格意义上处于同一平面内,而且指这样一种情况即其中即使它们不是严格处在同一平面内,与上述三角形配置相比较它们可以认为处在同一平面内。如果分支线路导体以与母线导体相同的方式配置,对于绝缘隔离件8、10、12可以通用具有相同类型和相同尺寸的绝缘隔离件。此外,如果如图4中所示,绝缘隔离件8、10的形状为跑道形,使从每个导体到接地的容器的内表面的绝缘距离相等。将连接导体15电连接到母线导体2上。每个连接导体15构成适当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绝缘母线,包含: 三相的第一导体,容纳在第一容器内,彼此平行配置在第一平面内;以及 三相的第二导体,容纳在由第一容器分支引出的第二容器内,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导体上并彼此平行配置在第二平面内, 其中第一和第二平面是彼此垂直的,第二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导体。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11-25 313342/961.一种气体绝缘母线,包含三相的第一导体,容纳在第一容器内,彼此平行配置在第一平面内;以及三相的第二导体,容纳在由第一容器分支引出的第二容器内,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导体上并彼此平行配置在第二平面内,其中第一和第二平面是彼此垂直的,第二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导体。2.一种气体绝缘母线,包含三相的第一导体,容纳在第一容器内,彼此平行配置在第一平面内;以及三相的第二导体,容纳在由第一容器分支引出的第二容器内,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导体上并彼此平行配置在第二平面内,其中,第二导体以对于包含所述第二导体的中心线的竖直线对称的方式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绝缘母线,其中设有在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导体上的连接导体;以及在其一端连接到该连接导体上以及在另一端连接到第二导体上的隔离开关,其中,连接导体的成形使得隔离开关位于在第二平面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绝缘母线,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体利用装在一固定到第一和第二母线容器端部上的法兰上的跑道形绝缘隔离件固定地支承。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绝缘母线,其中,第二容器的形成在于以T形方式由第一容器分支引出。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绝缘母线,其中的第二容器是十字形的。7.一种气体绝缘母线,包含第一容器;第一三相导体,彼此平行配置在所述第一容器内的第一平面内;第二容器,由所述第一容器分支引出,第二三相导体,由所述第一导体分支引出并且配置在所述第二容器内,其中所述第二导体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丰一铃木德雄井波义昭石田幸靖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